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亲”,寻求合作:2001年8月,雀巢中国区总裁穆力一行来到洪雅,给阳坪乳业留下极具诱惑力的合作条件:除了共同合作生产现有的普通牛奶之外,雀巢还希望携手阳坪乳业共同打造中国西部的“牦牛奶”生产基地。但他们最终没有能够了却心愿。
新希望与阳坪乳业的接触时间,前后加起来只有两个月。按照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和阳坪乳业集团共同组建四川新阳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占其中55%的股份,居绝对控股地位。在签约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刘永好无不感叹地说:“我们终于‘抢亲’成功了。”
随后,2002年7月,新希望出资4940万元收购重庆天友乳业有限公司股权,并共同组建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天友乳业在重庆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左右,可以算得上是重庆乳业的“垄断者”。2002年8月,刘永好出资4400万元,收购了四川华西乳业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就在收购华西的当天,新希望向外界发布了收购“山城奶王”重庆天友乳业的公告。公告表明,新希望增资改组重庆天友乳业,新改组的重庆天友乳业股份公司中,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占%股份,是第二大股东。公告同时表明,组建协议生效后,新希望实际投入资金万元。通过这一收购,使新希望将重庆%的乳品市场份额归入旗下。
重庆和成都一直是光明、伊利等奶业巨头争夺的焦点,而最终胜出的是新希望。尽管刘永好是乳业领域的后来者,但他通过一系列迅速的收购行为,挟资本以令诸侯,在短时间内稳坐了西南“*”交椅。
2002年8月23日,新希望获杭州双峰乳业食品有限公司70%的股权。图为刘永好在签约仪式上致辞。
二、打通农业产业链(6)
一心想在乳品行业有所作为的刘永好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2002年8月22日,刘永好向北扩展袭击东北长春苗苗,新希望占60%的股份,按照刘永好的规划,他希望能够将长春建成东北地区的区域总部,然后,再分别往北、往南拿下黑龙江、辽宁的乳品巨头,继而图霸整个东北市场。
8月23日,新希望出资2100万元取得了杭州首位品牌乳企双峰乳业食品有限公司70%的控股权,其意图是向华东片区进军。26日,新希望股份与南通天成保健品有限公司签署正式协议;共同组建江苏新希望天成保健品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以货币投资4080万元;占51%的股权。
9月4日,新希望股份与河北天香乳业有限公司签署正式协议;投入货币资金1600万元,与其共同组建河北新天香乳业有限公司;新希望股份占80%的股权;同时投资万元与河北天香乳业合资兴建“奶牛养殖产业化及超高温灭菌乳”项目。
9月9日;新希望股份出资1965万元;重组处于亏损边缘的原国有青岛市奶业公司;组建了青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新希望股份占总股本的65%。9月21日;新希望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浙江田园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杭州新希望美丽健乳业有限公司;新希望股份出资6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
2002年12月,一心要打造“希望乳业帝国”的刘永好又将乳业巨头纷争近两年的云南邓川蝶泉乳品有限公司纳入旗下。6日,洱源县政府将其持有的蝶泉公司的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新希望。其收购价高于雀巢的3900万元。在此之前,光明、伊利、蒙牛、红塔等乳业与蝶泉都有过密切接触。光明乳业早在2000年6月曾与蝶泉签署过参股5%的合作协议。但蝶泉最终花落新希望。
邓川蝶泉牛奶在云南是家喻户晓的,这家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就覆盖云南全省70%地、州、市的乳业企业,拥有*点2000多个,奶牛近5万头。然而,刘永好并不满足蝶泉乳业现在的规模,他在与洱源县人民政府洽谈股权收购事宜时,承诺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即将蝶泉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8000万元。他计划在蝶泉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后的12个月内,完成日加工200吨液态奶技改工程,新公司运转两年内,鲜奶加工量达到每年7万吨,5年内鲜奶加工量每年达10万吨以上。
刘永好在乳业收购上的一路疯狂扫荡,显示出“资本大鳄”的霸气。继2002年一举拿下8个省11家乳品公司后,刘永好的资本铁蹄还在一路征战。
2003年3月26日,刘永好与昆明雪兰牛奶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1109万元人民币溢价收购雪兰公司的全部职工股权,并在此基础上对雪兰公司新增3509万元进行增资扩股,从而使新希望持有股权达51%。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个集奶牛饲养、牛奶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主要产品为各类“雪兰”牌液态奶,在昆明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该品牌荣获“国家质量达标食品”等称号,公司也被评为“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刘永好收购雪兰,是继收购云南邓川蝶泉乳品有限责任公司之后,新希望在云南对乳业的又一次重大投资。
李成云,这位曾经的伊利、蒙牛的业务高管,河北华龙集团的营销副总,于2006年10月在内蒙古和天津分别成立了七苏木非常牛乳业公司,他的“非常牛”品牌第一年就创造了4850万元的销售收入,高于蒙牛第一年4300万的销售收入。他在不打广告的情况下,以比同行增加5%的生产成本,比同行低5%的销售价格的运营模式,把市场份额扩大到了华北、东北和华中大部分地区。2008年5月,新希望斥资1亿元收购内蒙古非常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李成云被任命为新希望乳业控股公司首席运营官,进一步加强了新希望在北方的力量。新希望收编以李成云为代表的非常牛团队,可以说给新希望乳业管理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 想看书来
二、打通农业产业链(7)
随后,2009年年初,新希望乳业以6450万元获昆明市农垦总公司所持有的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和“雪兰”商标。交易完成后,新希望乳业拥有雪兰近94%的股权。
2005年4月12日,第三届国际学生奶大会在昆明开幕。刘永好在新希望展台前接受记者采访。
通过短短几年来的资本铁蹄征战,新希望乳业在国内市场的整体布局上已经搭出了框架。其分布区域为东北(苗苗)、华北(天香、琴牌)、华中(白帝)、华东(双峰、美丽健)、西南(天友、华西、阳坪、蝶泉、雪兰)、北方(非常牛)等区域。刘永好继“饲料大王”之后,又添了一个“乳业大王”的称号。2002年11月,他就被推选为中国乳业协会的副理事长,成为中国乳品业的主流人物。2005年3月6日,在参加政协会议期间,人民网记者就学生奶价格是否上涨这一热点问题对刘永好进行了专访。刘永好表示,学生奶的价格应随市场的调节而调节。当原料价格上涨,学生奶产品价格不涨时,企业就会亏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4。整合乳业,做“都市牧牛人”
中国乳业界有句行话:年产30万吨才有发言权,100万吨才有抗衡权。意思是说,企业年产乳制品30万吨,才有资格和光明、伊利、三元这些国内老大坐在一起商讨问题。年产100万吨,才有底气说要和国外企业竞争。新希望通过2002年的疯狂收购,已达到控制奶牛数量10万头,形成年产约30万吨产能。2003年新希望乳品销量达万吨;销售能力达11亿元,占该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这使刘永好对乳业充满信心,并进行了大致规划。他将2002年规划为收购年,2003年定位为调整年,2004年是收获年。
一心想挤进乳业一线的新希望集团,要想在全国范围内争得一席之地,当务之急就是要整合这十几家企业。因为,首先,新希望收购的十余家乳品企业,几乎都是省级或市级的地方性品牌,并不是全国性的品牌,新希望不可能以地方品牌跟中国乳业三强竞争;其次,尽管牛奶和猪饲料同属于农产品范畴,但在消费者的意识中,牛奶往往被划归为饮料、食品范畴,与猪饲料的品牌类属相去甚远,新希望作为一家从事饲料产品经营的企业,其原有品牌对液态奶产品的销售并不会带来直接的帮助;再次,新希望在收购过程中,对许多企业都承诺了诸如“不放弃或改变原有品牌”之类的条件,这一条件往往是在收购过程中,使收购获得成功的一个“筹码”。但从长远来看,新希望的十几个品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