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大大的,刘备还是缺人才啊。只要给刘备指出市场发展方向,只要打几次漂亮的市场攻防战,刘备这条咸鱼还是可以翻身的;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当副总,这才是诸葛亮的想法。
诸葛亮精心给刘备制作了一份完美的市场攻防策划营销案——天下三分图。刘备一看策划案,立马欢喜得不得了,真合我意啊!两个人一拍即合,从此刘备诸葛亮开始了辉煌的创业过程。
事实上,诸葛亮职业目标的实现过程有些周折,但他的职业目标的确实现了,最后确实成了蜀汉公司的二当家。
现代职场启示
很多人喜欢跳槽,跳来跳去,跳了好些年,跳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打转。诸葛亮的做法很值得借鉴,职业目标拟定以后,如果没有碰到能够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老板,就在现单位窝着,等找到合适的老板后,立刻跟过去,事业发展马上有了最大的成功机会。盲目地变换公司,四处跳槽,忠诚度方面得不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你永远也不会得到重用的机会。
职业生涯目标设定好后,那就得认真地寻找合适的老板了,精心准备一份符合老板需要的报告,让老板一下子看中你、重用你,如此你的事业发展的进程就加快了。
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在社会上打拼并希望发展到足够高的社会地位,没有合适的老板跟是不行的。找到了合适的老板,就等于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根据地,找到了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曹丕VS曹植,认准继承人(1)
三国典故:曹操鸡肋杀杨修
刘备按照天下三分图的公司发展战略,很快地组建了荆州公司、益州公司,下一步就是成立汉中公司。很快的,刘备把曹操在汉中的市场份额也抢了过来,负责汉中市场的经理夏侯渊还被刘备砍了头。
暴怒之下的曹老板亲自出马,要抢回汉中市场,很多经理都跟着曹老大到了汉中,其中档案部经理杨修也跟了来。
曹老板出师不利,进了别人嘴里的骨头,想再抢回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保卫科的人来询问晚上安全口令时,焦头烂额的曹老板随口说了句“鸡肋”做为夜间口令。听到口令的杨修向来认为自己聪明,觉得明白了曹操的心意,曹操会放弃汉中市场回许都,于是让手下人收拾收拾准备回去。自然有人向曹老大打报告,曹老大一生气,新仇旧恨加起来,就把杨修给杀了,说是扰乱军心。
杨修是怎么死的?
曹老大一向喜欢杨修,要不然,也不会让杨修担任档案部经理,此外杨修跟曹植的关系相当密切,怎么会为这么小的事情把杨修给杀了呢?其实是杨修自己的问题,“鸡肋”只不过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已。要说杨修为什么会死,应该从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的继承权说起。
自曹冲死了之后,曹操一边伤心一边为继承人的事情烦恼。曹操公司的发展大了,人员也增多了,家大业大,跟其他老板一样,曹操也开始烦恼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公司总归是要交给下一代人接班的,长生不老的事情只是个神话,曹操也不例外。公司应该交给谁?曹丕还是曹植?
曹丕、曹植背后做了N多小动作,就是希望能够抢到继承人的位置。曹老板怎么会不知道两个儿子做的那些龌龊事呢,只是曹操实在没有想好,应该让谁做公司的下一任继承人,所以我们的曹老大始终在那里装哑巴。
老曹本能地喜欢曹植,觉得曹植文采比较好,为人宽厚老实。曹丕政治才能突出,但为人过于阴沉狡诈。为了争夺公司继承人的位置,两个人的幕僚可没有少操心,为曹植操心最多的就是经理杨修。
杨修跟曹植的关系实际上等同于师徒关系,给曹植出的主意大多来自杨修。当曹操终于在心里确认曹丕为下一任继承人的时候,跟曹植有关的人肯定要倒霉了,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曹植的老师杨修。只是我们的杨修,死的时候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去了另一个世界。
事实上,即使没有鸡肋的事情发生,曹操也会杀掉杨修。杨修跟错人了,死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绩优股寻找的方法
希望在公司里生存,自身实力固然重要,但别忘了谁是将来的老大,如果站错了队伍,肯定会被清除出局。杨修死得很冤吗?不冤,因为他站错了队伍。选择绩优股,为自己谋取一个完美的未来事业,是一个职场人时刻需要注意的事情。
认清公司发展矛盾。公司的发展是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以及公司内部的发展来拟订的,什么时候会用什么人做继承人,名义上并没有公布出来,但选择规则事实存在。认清公司的核心发展矛盾,也就是认清公司发展方向。一般情况下,公司为了下一步的发展,继承人选择方面,往往优先选择能够解决公司主要矛盾的人。认清了公司的发展矛盾,会让你从很多琐碎的事情中脱离出来,以一颗清平的心,去看待整个公司的发展脉络,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事业方向。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曹丕VS曹植,认准继承人(2)
认清继承人特点。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唯一选项,往往是对错选择题,甚至是多项选择题。认清楚每个选项的优点、缺点,尤其是每个选项的长板,至关重要。
老大喜欢什么样的人,并不是优选次序,优选次序的第一位是公司发展矛盾,优选次序的第二位是选项中谁能够解决问题。跟着能够解决问题的选项,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错。
现代职场启示
杨修死了,是因为曹老大觉得他如果不死,继续辅佐曹植,将来会给曹丕带来极大的麻烦。杀掉杨修,曹植周边的人都意识到了危险,会慢慢地消散,自然就事先解除了曹丕将来最大的难题。
现代职场里,很多人都喜欢跟着一位强势的领导人,觉得一方面可以学到东西,另一方面发展肯定会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跟随的领导是位内部管理高手,但公司当前的核心矛盾是销售量始终上不去,公司以后选择什么样的人当领导?结果不言自喻。
职场生存,跟领导时,也要看看公司的发展,别一味觉得谁能力高就跟谁。对于公司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能力,而是公司现在和以后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跟对了领导,你才有被重用的可能;跟错了,那你得跟杨修好好沟通沟通心得体会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曹丕VS曹植,方向要明确(1)
三国典故:曹操选曹丕担任继承人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丕、曹植、曹彰、曹昂、曹冲五个儿子是出类拔萃的经理人,其中最得曹操宠爱的曹冲早亡,长子曹昂死于乱军中。剩下三位经理人中,曹丕性格阴冷,擅长政治;曹植才华横溢,放浪不羁;曹彰武艺高强,战功卓著。
公司发展壮大了,发展也相对稳定,继承人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几个儿子中选出一个继承人来,不仅仅是自己的喜好问题,更需要从公司的整体发展考虑。老曹的头很大,碰到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况,也有点头晕晕的。
如果选择曹植,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不去猜测,但后世南唐李后主的事实,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舞文弄墨的曹植排除掉,更何况一统北方江湖的曹老板呢。
曹操最后选择曹丕担任继承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公司大了正常发展后,公司外部压力往往会激起公司内部同仇敌忾的张力,应该说,公司的外部压力是一个公司健康发展的外在动力。一个组织、一个公司真正的衰败,往往是从内部崩溃开始的。选择擅长于政治的曹丕接手公司,能够更好地处理公司的内部事务,使得公司内部保持团结一致,对公司来说是最合理的选择,所以把曹彰也排除掉了。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为什么曹丕长于政治,曹植长于词令呢?看看两位公子的老师就明白了。曹丕的老师——司马懿,曹植的老师——杨修。
对老曹来说,市场的事情可以放一放,谁做接班人绝对不能放。曹冲死后,曹操一直郁郁寡欢,继承人在哪里啊?我们的老曹同志发出悲呛的哭音,铜雀台上天问之音缭绕不绝。
剩下的几个有点出息的儿子得培养啊,给曹丕、曹植选什么老师呢?老曹的心绞痛又发作了。
司马懿嘛,大家都知道的,政治天才、军事天才,三国里最杰出的经理人。老曹在时,市场已经相对稳定,向外继续扩展不怎么现实。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