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略思维-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发生罢工,要紧的是,什么会使罢工继续下去?达成承诺的关键在于降低这个威胁,使其变得更加可信。边缘政策按照一天之后再来“奉一天的模式将罢工进行下去。永不返回工作岗位的威胁并不可信,假如管理层已经差不多满足工会的要求了,就更没人相信了。不过,多持续一天或一星期就是一个可信的威胁。由此造成的工人的损失比他们将会得到的收益小。假如他们相信他们将会取胜(而且会很快取胜),他们再持续一会儿就是值得的。假如工人们的信念是正确的,那么,管理层就会意识到,屈服的代价比较小,实际上自己也应该马上这么做。于是工人的威胁就不会造成任何损害。问题是,公司对整个局面的看法可能抱有同样的乐观看法。假如它相信工人马上就会退让,以再失去一天或一星期的利润换取一份对自己更有利的合同就是值得的。这么一来,双方继续处于僵持状态,罢工继续进行。
  稍早的时候我们讨论过边缘政策的风险,即双方同时从光滑斜坡跌落的可能性。随着冲突持续,双方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性虽然很小,却不断增长。正是离风险越来越近的感觉促使其中一方退让。以罢工形式出现的边缘政策造成代价的方式不同,但效果却是一样的。一旦罢工开始,与其说存在一种遭受大损失的小可能性,不如说存在一种遭受小损失的大可能性,甚至是必然性。随着罢工持续得不到解决,小损失不断变大,从光滑斜坡跌落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长。证明自己决心的办法是接受更大的风险或者白白看着罢工的损失增长。只有当一方发现另一方确实更强大,它才会考虑退让。力量可能有很多形式:一方的等待成本可能没那么大,因为它有其他很有价值的选择;取胜可能非常重要,原因可能是这一方还在跟其他工会进行谈判;失败的代价可能非常高昂,因此罢工的代价显得较小。
  边缘政策的这一应用适用于国家与国家以及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讨价还价。当美国希望其盟国加大它们承担的防务开支份额时,若是一边谈判一边按照原有合同行事,它就会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只要原有的规定美国承担最大份额的合同继续有效,美国的盟国当然乐意让谈判无休止地继续下去。美国能不能——又应不应该——寻求边缘政策呢?
  风险与边缘政策会从根本上改变讨价还价的进程。在我们以前提到的各方相继提出建议的谈判的例子中,以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前景促使各方在第一轮就达成协议。边缘政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就在于有时候大家确实会越过边缘。谈判破裂而举行罢工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出现。双方可能发自内心地感到遗憾,但这些事情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变得难以收拾,且持续时间可能超出人们的意料之外。
  4 .同时就许多事情讨价还价
  我们对讨价还价的讨论到目前为止仍然集中在一个层面,也就是金钱的总数及其如何在双方之间分配。实际上,还有更多层面的讨价还价:工会与管理层在乎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医疗福利、退休保障、工作条件,等等;美国和它的北约盟国在乎的不仅仅是防务开支的总额,还有这笔钱如何使用。理论上,许多这样的问题可以简化至等同于金钱总数问题的地步,但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即各方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能各不相同。
  类似这样的区别,为达成一致接受的讨价还价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假定一家公司有能力签下一份团体医疗保险合同,而这份保单的条件优于工人自己可能签下的保单,比如一个四口之家每年只要交付1000美元,而不是2000美元。这样的话,工人可能更愿意接受医疗保险,而不是年薪提高1500美元,同样,公司也宁可为工人提供医疗保险而不是额外多支付1500美元工资。'3'看起来,谈判者应该将所有有关共同利益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讨价还价,利用各方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的不同,达成对大家来说都更好的结果。这有时候行得通;比如,以贸易自由化为目标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更加广泛的谈判,其成效就超过了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或产品的谈判。
  不过,将各种问题混合起来的做法,也使得利用其中一个讨价还价博弈创造可用于另一个讨价还价博弈的威胁成为可能。比如,美国若是威胁日本说,要打破美日军事关系,任凭日本面对俄罗斯入侵的风险而不顾,也许可以在迫使日本打开进口市场的谈判中取得更大的进展。美国当然不会坐视日本遭到人侵,因为那样并不符合它的利益;它那样说不过是一个威胁而已,目的是迫使日本在经济方面作出让步。因此,日本可能坚持要把经济与军事分开谈判。
  5 .案例分析之十一:施比受好?
  回想一下我们讨论过的酒店管理层与其职员谈判如何分配旺季收入的讨价还价问题。现在,假定不是职员和管理层交替提出建议,而是只有管理层一方可以提出建议,职员只能接受或拒绝。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整个旺季持续101天。酒店每营业一天,可以得到1000美元利润。谈判在旺季开始之际启动。每天,管理层提出一个建议,由工会表示接受或拒绝。假如工会接受,酒店开门营业,开始赚钱。假如工会拒绝,谈判继续,直到工会接受下一个建议,或者旺季结束,损失全部利润。
  表11…3 
  说明,随着旺季一天天过去,可能赚到的利润也日渐减少。假如工会和管理层双方的惟一考虑是自己的收益,你估计会发生什么事情,且何时发生?
  表11…3工资讨价还价― 全部建议由管理层提出单位:美元余下天数
  000 000 000 000000 , 1 勺白内j 月峙曰勺建议方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可分配利润工会可得数目, 1 
,白八」
  1oo 101管理层管理层1000C 心101 仪旧241净伽群一
  案例讨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估计最后结果与50对50的平分有天壤之别。由于管理层具备惟一的提出建议的权力,因此在讨价还价当中处于非常强势的有利地位。管理层应该有办法得到尽可能接近总数的一个数目,并在第一天达成协定。
  为了预测这个讨价还价的结果,我们从结尾开始,从此倒推回去。在最后一天,继续讨价还价已经毫无价值,因此工会应该愿意接受任何得益为正的金额,比如1美元。而在倒数第二天,工会意识到,今天拒绝对方的建议,明天只能得到1美元;于是它宁可接受今天的2美元。这一论证过程一直进行到第一天。管理层提议给工会101美元,而工会由于看不出以后可能达成什么更好的方案,表示接受。整个过程如表11…4 
  所示。
  表11…4工资讨价还价― 全部建议由管理层提出单位:美元余下天数可分配利润工会可得数目, l 勺白丹J 月峙哎」
  000 000 000 000000 112 内J4 哎」
  1 2 3 4 5 100 101建议方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管理层100 000 101 〔 洲)
  1oo 101
  这个故事显然夸大了管理层讨价还价的真实力量。推迟谈判,哪怕只是推迟一天,就要使管理层付出999美元的代价,而工会的代价只有1美元。工会不仅在乎自己的工资,还会拿自己的工资与管理层的工资相比,从这个角度看,这样极端不平等的分配不可能发生。不过,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回到一个平等的分配方案上。管理层仍然掌握全部讨价还价的力量。它的目标应该是找出工会可以接受的最小数目,提出来,使工会即便知道管理层的收益可能远远超过自己,也仍然愿意接受它的建议,而不致落得一无所获的下场。比如,到了最后阶段,工会若是别无选择,可能愿意接受自己得到334美元而管理层得到666美元的结果。若是这样,管理层可以在整整101天里每天沿用这个2比1的分配方案,从而获得总利润的2/3。这一解决讨价还价问题的技巧的价值在于,它暗示了讨价还价的力量的一些不同来源。折中妥协或平均分配是解决讨价还价问题的一个常见办法,却并非惟一途径。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给出了一个理由,说明了我们为什么可能会看到不平等的分配。特别地,它暗示了在提出建议的时候,“施比受更好”。
  6 .附录:耐性自有回报
  即便讨论的问题缺少一个固定的结束点,我们仍然有可能运用倒后推理的策略。①这是大多数讨价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