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久以前曾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依旧记忆犹新。
  快过圣诞节了,这一天,5岁的小男孩在家门口期盼着,等着爸爸下班回来。终于看到爸爸疲惫的身影朝家门口走来,小男孩高兴地迎上去,仰着头问爸爸:“爸爸,您1小时能挣多少钱?”
  爸爸劳累了一天,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有些不耐烦:“小孩子问这干什么?”
  小男孩用央求的目光看着父亲:“我想知道,您能告诉我吗?”
  “20美元。”父亲没好气地说,然后自顾自走进了房间。
  小男孩紧跟在父亲身后,从口袋里掏出10美元,在手里揉搓着,然后小声问父亲:“爸爸,您能再借我10美元吗?”
  父亲越发不耐烦:“要钱干什么啊?你不是有零花钱吗?”
  “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凑不够20美元。”
  “为什么要凑够20美元?你需要买圣诞礼物吗?”父亲边说边掏出10美元,放在小男孩手里。
  小男孩把两张钞票整理齐整,然后很郑重地高举到父亲面前:“爸爸,我能用这20美元买你1小时吗?圣诞节的时候,求你用1小时陪我玩!”
  这位父亲长时间无言,他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
  美国著名心理教育学家尼金·玛洛娜女士曾呼吁:“当你早晨起来,打上领带,匆匆奔向自己为之操劳和奋斗的工作与事业时,您是否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自己对儿女所承担的义务呢?”
  我很欣慰,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我这个父亲没有放弃自己的角色。从成为父亲那一天起,我就担负起父亲教育的职责,为女儿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我做的最基本一点,就是尽量增加和女儿相处的时间,每天都尽可能地拿出一定的时间陪她玩,和她一起看书、看电视。尤其确定了“三三教子”理念后,我更是注重在孩子玩的时候、看书的时候以及看电视的时候,和她坐在一起。这种亲密无间的相处,让孩子把我当成最知心的朋友。
  除了让女儿每天都看到我,我更多地在塑造女儿性格以及培养心理素质方面倾注心力。她妈妈多为孩子的饮食、起居操心,为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费力,而我更多地注重孩子的内心培育。通过充分发挥父职,依依不仅自信、开朗,而且具有男孩子般的果敢、坚强和不轻易服输的韧劲。同时,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我觉得这孩子越来越像我了,这让我感到快慰。
  也许您是财富多多的企业家,也许您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也许您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可是,在所有的身份中,父亲这一职务最值得您去付出心血。
  我们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母亲共同对其实施教育,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您还应进一步了解这样的事实: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襁褓中的孩子,并非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近母远父。更令人惊讶的是,孩子的悦父态度比悦母态度更为积极,当父亲在场时,孩子会更多地微笑,牙牙学语,注视父亲和大笑,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是孩子眼中的第一快乐天使。
  而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父亲对孩子采取的以激励为主,并不过分约束的亲子态度,让孩子感到自由而又充满安全感和愉悦感,这有可能使孩子获得最佳发展。到孩子长到可以到外面的世界玩耍的年纪,他开始寻求和超越父子、母子关系以外的亲密伙伴,这个时候如果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很密切,孩子会首先把视线锁定父亲,而非母亲或其他亲人。
  我通过十几年大量的调查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听母亲的教育的比例高于父亲,可是到读小学的时候,愿意听母亲教育的比例逐渐下降,尤其到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的教育影响力急剧下降。到孩子上了中学,愿意听父亲教育的比例便超过了母亲。
  如果把这个数据变化用坐标图画出来的话,母亲的教育影响力是一个抛物线,而父亲是一个缓缓上升的斜线。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父亲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孩子潜意识中更容易接受父亲对自己的影响。
  了解了这些,您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心去做一个好父亲呢?
  而当上父亲很容易,但要做一个好父亲,还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如何爱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个做父亲的需要学习的课程。
  从你做父亲那一天起,“父亲”就是你终生的职业。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是父亲!
  

做事有条理易成才
有本杂志上刊登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商人,在小镇上做了十几年的生意,到后来,他竟然失败了。当一位债主跑来向他要债的时候,这位可怜的商人正在思考他失败的原因。
  商人问债主:“我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是我对顾客不热情、不客气吗?”债主说:“也许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你不是还有许多资产吗?你完全可以从头再来!”
  “什么?从头再来?”商人有些生气。
  “是的,你应该把你目前经营的情况,列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再从头做起。”债主好意劝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详细核算一下,列出一张表格吗?是要把门面、地板、桌椅、橱柜、窗户都重新洗刷、油漆一下,重新开张吗?”商人有些纳闷。
  “是的,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计划去办事。”债主坚定地说。
  “事实上,这些事情我早在15年前就想做了,但是一直没有去做。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商人喃喃自语道。后来,他确实按债主的主意去做了,再后来,他成功了!
  做事没有条理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有条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大的成就。
  做事有条理对一个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是他的做事态度,是他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条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孩子做事有条有理,在学习上就不会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也极高,时间也一定很充足,一切必能依照预定的计划去进行。就像厨师用锅煎鱼,不时地翻动鱼身,会使鱼变得烂碎,看起来就觉得不好吃。相反地,如果只煎一面,不加翻动,将会粘住锅底或者烧焦。最好的办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摇动锅子,或用铲子轻轻翻动,待鱼全部煎熟,再起锅。
  任何伟大的品格、超人的才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日常小事上积累的结果。不愿干小事的人必定干不了大事。
  许多孩子都有早晨起床找不到袜子、学习用品或者生活用品的现象,这便是做事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表现。
  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计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孩子们往往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从而给他们的一生带来麻烦。
  一位小学生做事非常磨蹭,本来没有多少作业,却非要拖到很晚,熬得妈妈又气又急。
  有一次,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她跟儿子约定,做作业的时间只有半小时。然后,妈妈把闹钟上好,同时,儿子开始做作业。半小时一到,闹钟就响起来,儿子还差两道题目没做完。儿子向妈妈投来求助的眼神,但是,妈妈毫不犹豫地说:“时间到了,你不要做了,睡觉吧。”
  第二天,妈妈把儿子没做完作业的原因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支持妈妈的做法。这天晚上,妈妈又上好了闹钟,儿子一开始做作业就很抓紧时间,效率明显提高,居然顺利地在半小时内做完了作业。
  从这以后,儿子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而且,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限,有计划地去做了。
  引导孩子周密计划,学会有条理、有理智地生活,都离不开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冲动蛮干乱计划。
  一位爸爸用另一种方法,使儿子改掉了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这位爸爸这样说道:
  一次,我发现儿子又忘戴红领巾了,为了让孩子尝尝丢三落四的后果,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次,我没有给他送红领巾。儿子放学回来沮丧地说,因为他没戴红领巾,他们班被扣了1分,同学们都责怪他。于是,我趁热打铁地说:“以后你一定要把该带的东西整理好!”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这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