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业者手稿-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后人的,除却财富上的思考外,更重要的就是这种胸怀、气度,和境界。

  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沦为时间的易碎品,而“境界”的力量却穿透时空,平和而久远。王国维曾经说过,“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句话有着它背后的深刻道理。境界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层面,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得失,俯仰天地的情怀。

  境界首先体现在一种关怀精神上,它总是与人的某种终极追求相联系的,这种终极追求的召唤,能够让人抛开眼前的利益纠葛,承受住来自于内外界的各种身心压力,用一种类似于宗教一样的虔诚心态去为自己所信奉的事业追求做出牺牲。一个斤斤计算个人私利的人是无法奢谈“境界”两个字的。

  其次,境界也体现为一种批判审视意识,因为它是与终极关怀相联系的,这种关怀精神能让人用一种未来指向的眼光去批判性地审视当下,让我们摆脱生活经验的简单积累与既有思维模式,提出一些创新的理念甚至问题。不管是做诗词还是做研究,你能用一些新的视角、新的框架去把握和描述既有的东西,或者直接推动一些新事物的产生,那你的价值肯定就会大点。境界其实也决定了你发现问题、把握机会的眼光。

  说到境界,就不能不提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我们不仅要继承和传播人类既有的文明成果,还要有勇气去维护一个社会的正义与价值,服从于政治和经济之外的更高权威,自觉服务于公众。另外,这种“服务”和“服从”并不总是遵循一种既定的模式,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会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权力结构的改变而改变的。

  终极追求是一种彼岸性的东西,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现实条件的约束,每一个人也还都有无奈的时候。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所能够达到的高度首先是由我们的境界高才可成就的。

  当然,自我境界的追求源于自己不断地修炼,以及自我反省,自查自觉。最后的回归,都是境界的回归。

  这两天,准确的说是这两年,一直在所谓的B2C上下功夫。

  我们单单一个首机网,就搞了两年,再加上网销,四处开店,捯饬了5、6个小店,加上3个推广的3G手机商城,是G3商城;是天翼商城;是沃商城;人员单纯的网销客服就6人,啥不算,每个月100多台机器,赚1万块,就这样折腾了下来。

  我一直在思考这条路走的如此艰难,到底对不对?

  因为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所以说一般人还真的没法玩。

  
  我们还要是在产品,服务,用户体验,客户,还有好多数不完的环节上做奴隶!!!

  我想,京东也好,卖包包也罢,还有的当当,都无非就是一个综合超市,想上市?在我看来,有点难。

  可是话返回来说:我们不做电子商务,做啥去啊?去做啥啊?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电子商务意识,NND,不赚钱,一切都是秆屁。

  这才是硬道理。赚钱,要不然,我们的老婆孩子,跟着我们的兄弟姐妹都去喝西北风?

  电子商务害人匪浅!!!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日后,告诫后来人,没有两把刷子,千万不要趟电子商务这趟浑水,太深了,深不可测。我们都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关键是这条路泥泞,处处有杀机,到处是陷阱,危险重重。

  新商业模式,还是要靠顾客的买单来赚取利润,所以说:先商务,后电子。

  想好了我们为什么来做电子商务?我们做电子商务为了什么?

  如果没有中立性,公正性,开放的平台,B2C的未来在哪里?

  还是东方不败那句话:欲练神功,引刀自宫。可是自宫之后呢?我们真的就能练成葵花宝典?

  我们的商业模式的终点:消费者。

  如果他们不买单,我们无非还是一群YY的主!

  为了理想而奋斗!

  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

  电商的兄弟们,我们要去向哪里了!!!可是最后是我们要去的方向在哪里?我们能看到或是能到达那个地方?

  有点郁闷,发发牢骚,但是路还是要走,手机还是要卖。

  最后,还是一句:电子商务是趋势,我们要继续努力!

  牢骚也是郁闷的表现。 。。

创业初期,我们缺的不仅仅是人才

  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些朋友会感叹:

  “招人真难。我的项目马上就要上线了,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好的销售总监,能想到办法帮我把东西卖出去。”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你缺的可能不是人才,你缺的是策略。

  情景通常是这样的。创业者A结合自己的线下资源,比如一个皮鞋品牌,觉得可以考虑在互联网上开一个专门卖鞋的B2C网站。于是他和那个品牌合股,雇人开发一个独立的B2C网站,开始网上卖鞋。生意开张了,A觉得是时候招聘一个销售总监,来完成大家的销售预期了。但是却发现,这样的人很难招到。于是A开始感慨:人才难找啊。

  真的是这样吗?给大家讲两个我听来的故事。

  周鸿祎早期是做3721,卖中文域名的。这玩意难卖,看不见、摸不着。开发出这玩意,招一个销售总监,给他定指标是最容易做的事情,这似乎就叫:管理。但是,有用吗?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东西卖给谁、怎么卖,当初为什么要开发它呢?

  周鸿祎制订了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他找到一群销售人员,给他们几个简单的指引:1)到二线城市去,2)引:中文域名就是网上门牌号码,3)诱:你不买,别人可能就买了。据说就靠这样简单的销售策略,3721中文域名销售战绩颇丰。这样的销售策略,你需要每一个销售人员都是销售大师吗?不需要。

  另一个故事有关史玉柱的《征途》。这是一款新游戏,怎么卖?当时网络游戏是盛大《传奇》的天下。标准“管理”的做法是:找一群销售,给销售定指标,和奖金挂钩,然后让销售各显其能。有用吗?

  传闻史玉柱制订了一项“策反”的销售策略。他找到一批人,每天去玩《传奇》。他们的任务很简单:1)找到其他玩家,2)聊天,3)说:《征途》挺好玩的,去玩吧。这样的销售策略,你需要每一个销售人员都是销售大师吗?不需要。

  这两个故事都未经验证。但听闻后,深感这两个“策略”的简单、高明。

  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自己是最重要的“人才”。你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可能是因为策略的缺失。你渴求的人才,也是希望给你带来“策略”的人才。你需要的,首先是策略,然后才是人才。

  对人才的“不满”,可能是因为管理的薄弱

  有一位从事互联网的朋友说“工程师一个必须的突破就是,化繁为简的能力。”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或许应该这么说:“工程师如果有了化繁为简的能力,那就太好了。”这是一种期望。之所以叫做期望,是因为永远都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这不是“必须的突破”。可为什么管理者喜欢这么提呢?

  我认为,是因为管理的薄弱。

  化繁为简的能力,是组织的能力,是管理者的能力,不是工程师的能力。怎样才是好的管理?我们来看看盖房子。你找20个工人来,说,这是图纸,这是钱。你们必须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把房子在20天内盖好。这是不现实的。作为管理者,我们懂得如何化繁为简。我们要先把工种先分为木工、水电工、瓦工等等。再把工序分为一二三四五。然后,重要的部分来了,你要给每个工人下达一个“简单”的指令,比如把砖头直直的砌起来,3米高、2米宽。就这样。

  工程师只应接受简单的指令。我们“期望”大家足够聪明,但如果把质量“依赖于”大家的聪明,就会把公司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上了。

  对人才期望过高,对现有能力和主动性不满,可能是因为管理的薄弱。

  不要期望雇人来做你做的事

  最后,反过来说,找到有主观能动性、有策略、能够化繁为简的人才,当然是公司的重要资产。这些关乎文化。强调创始人的策略和管理能力时,不应忽略员工文化的建设。

  但是,特别是在创业初期,不要期望雇人来做你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