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介绍说,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并不把买卖股票看作投机行为,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因为当时的股票价格基本上以红利为基础,正常情况下价格变动幅度很小。如果投资者愿意,完全可以不看股价变动,而只根据红利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买卖股票,偶尔检查一下就行了。
随着实践经验慢慢丰富,格雷厄姆被公司派去招徕客户。这项工作在当时是非常体面的,而且很轻松,可是他却毫无建树。他把这归纳为自己太害羞了,缺乏厚颜无耻的能力。
为了帮助顾客了解债券知识,他刻苦钻研当时最权威的教科书《债券投资原理》,并把它应用到铁路行业——当时发行债券最多、最重要的行业。虽然他过去并没有受过正规会计训练,可是这时候已经能发现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把戏了。
当时有一家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债券很受投资者欢迎,于是格雷厄姆对这家公司1914年6月的财务报告进行仔细研究,结果发现该公司的外部条件和资金状况都很危险。
就这样,他写了一份分析报告交给当时一位担任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交易员的朋友,建议投资者对这样的债券敬而远之。没想到,这位朋友把报告转交给百奇公司的一位合伙人。百奇公司认为,这份报告写得语气坚定、非常透彻,超过一般专业人员水准,于是邀请格雷厄姆去该公司工作,周工资18美元,比他以前的工资高出50%。
格雷厄姆本来还郁闷呢:工资一分不少,可是从来没有谈成过一单生意,他想,如果这时候自己提出辞职,老板一定会同意的。没想到,老板坚决不答应,并且随即成立一个分析部门让格雷厄姆负责。
格雷厄姆很快发现,有一家宣布即将解散的古根海姆勘探公司,1915年9月1日的交易价格为每股美元,而实际上该公司拥有4家铜矿开采公司。经过仔细测算,这几家公司连同总公司其他资产在内的实际价值,相当于每股美元。这就是说,如果按照现行价格出售该公司所有财产,投资者能够得到每股-=美元。
当然,这种交易是有风险的,这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该公司股东有可能不同意解散公司,法律诉讼也可能会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现在用于测算的股票价格和资产清算价格将来都可能会有变化。不过格雷厄姆认为,这种风险与其收益相比要小得多。
在格雷厄姆的建议下,他所在的公司大量买入该股票,并且由格雷厄姆全权负责,他本人可以从盈利中获得20%的报酬。
果然不出所料,1916年1月17日该公司解散了,格雷厄姆不但分得一笔巨额财产,而且这种旗开得胜让他的声誉扶摇直上。
他因此总结道:只有正确的股票投资才能使投资者成为赢家。后来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给研究生上课时,反复强调这一点。他说:“我记得……桥牌高手们打牌时注重正确而不是成功。因为大家都知道,正确会使你成为赢家,而错误从长期来看终究会导致败局。”
一个与此相反的例子是,格雷厄姆读大学时就见到过CTR公司生产的霍尔瑞斯机器,他对这种机器很了解,而且对这家公司很有感情,自称为接触过这种机器的少数几个金融界人士之一。1916年,他找到该公司董事局主席,大肆赞赏这只股票,可是没想到对方毫不客气地说,永远不要再提这只股票,它的债券利息是6%,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而且公司发行的都是“清水股”,凭借的是它的信誉和其他短期资产。
1926年,CTR公司改名为IBM公司,格雷厄姆一生都没买过这只股票。因为他牢牢记住了该公司董事局主席对他说过的这番话:资产和销售额太少、还债能力特别不可靠的公司,决不能成为投资对象。
格雷厄姆提醒投资者:一个能力有问题的公司发展成IBM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可是这对投资者来说却会导致彻底破产。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格雷厄姆认为,要想投资取得成功,首先要保证投资正确,只有正确的投资才能取得成功;如果带有赌博性质,即使成功了,也不能算投资,而只能算是投机。
善于发现某公司账外价值(1)
北太平洋公司的案例论证了机警的投资者感兴趣的两个观点:第一,受传统统计方法的影响,股价将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而在有些情况下不可能描绘出普通股真实的经营情况和结果。第二,如果长期保持与收益相关的低股利率,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交易,这是由于低股利压低股价,同时它又允许不断增长的资产净值以未分配的收益形式积累。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许多股票仅仅从相关资料和财务年报上是看不到它真实情况的。这是因为如果这家上市公司年末分红较低,就会压低股价,让投资者看到一种“假象”。而这时候,公司不断增长的资产净值,又会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式积累资金、加速发展。
从这一点上看,我国股市中许多上市公司年末不分红,除了无红可分以外,也包含这层意思在内。
所以他说,投资者应当善于发现上市公司隐藏在背后的真实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预测。
他举例说,在美国股市上,北太平洋铁路公司是一只绩优股。从1901~1930年间,它每年的红利分配都没有低于过5美元。只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初受经济萧条影响,虽然躲过倒闭、关门的一劫,却元气大伤,一直没有缓过气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6~1940年间,业绩很差,没有一点分红,直到1940年起才重新精神抖擞起来。
1947年12月31日,它的收盘价为每股20美元;1948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每股美元。单纯从这样的股价看,似乎并没有起色。因为要知道,20美元的股价还没有超过它1937年的水平为什么呢。
格雷厄姆提醒说,投资者如果仅仅凭这些来预测该股走势,就会大错特错、上当受骗。事实上,它的财务报告中的收益计算是偏低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重要收益没有列入收入账户。例如:
北太平洋公司在1938~1947年的10年间,累计有相当于每股68美元的盈利留在了普通股中作为净资产,而这68美元还不到其间股票总价格的1/3。10年间的总额高达5930万美元,由于该公司在其中拥有的股份,所以相当于每股平均收益每年应该增加美元。
除此以外,该公司和另一家上市公司拥有成功的运输业的近一半,10年间未分配收入高达960万美元,由于该公司在其中拥有50%的股份,所以相当于每股平均收益每年应增加美元。
该公司拥有西北发展公司100%的股份,10年间未分配收入高达110万美元,相当于每股平均收益每年应增加美元。
该公司房地产部门的盈利在财务上记入了盈余而不是收入,10年间未分配数额高达1280万美元,相当于每股平均收益每年应增加美元。
综上所述,对照该公司1947年报中反映的10年间净收入附加净资产9400万美元,相当于每股平均收益每年美元;调整后10年间的净收入附加净资产应该是17820万美元,相当于每股平均收益每年为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该公司上述未分配收益的这部分股份并非一定要向股东报告。也就是说:一方面,这种账外资产是真实的;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又是不违法的。投资者如果不懂其中窍门,就不会发现这一点,从而不可能得到该股票未来正确的收益预测。
至此,投资者容易看到,调整后的总收益和每股平均收益都比原来增加了大约90%!这说明什么呢?这只能说明,在北太平洋铁路公司貌视业绩“非常不好”的背后,实际上业绩“非常优秀”。
事实上,该公司通过其他运输者定期支付的租金就能获得大量收入。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公司的公路业至少投入了4000万美元用来添置新设备。根据战时规定,这些费用可以作为特殊折旧费或折旧计提,这表明,该公司的许多有形资产,现在依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净数值很小很小。而这些新设备已经开始产生收益,1947年该公司在公路业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净租金收入就高达万美元。
所有这些分析表明,1947年、1948年北太平洋公司的收益和股价都被严重低估了。这时候以这样的股价买入该股票,不但不会有什么投资风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