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拐点下的困惑:陶冬预言中国经济的危与机-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者在这里,无意罗列所有的潜力行业,因为这样做一定挂一漏万,而且好的管理层对于好的企业至关重要,行业内部也需进一步的细化分析。笔者希望阐述的是,“爆米花”与“玉米粒”的差别。中国经济正在面临重大的转型,这个时代充满着商机、挑战和变数,旧的投资利器在新的时代未必同样灵验。投资中国的“玉米粒”,应该就在那些新的、发掘不足、尚未上市的领域里寻找。

    2012年5月
第10节
    十年一变的大趋势

    投资中国,其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十年看对一个大趋势便足够了。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是出口热。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经济特区崛起,东南沿海地区涌入大量外资。在外部大环境上,全球化生产外包方兴未艾,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工厂转移。

    这些使中国的出口产业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我们成了世界加工厂,中国经济的第一桶金也是由此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朱基的铁腕调控。不过今天回首望去,那些事件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早已无影无踪了。出口热,才是那时的大故事、真故事、赚钱的故事。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是房地产热。加入WTO,将中国经济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重组银行、清理资本市场先后完成,由此带来了信贷的巨额扩张,资产的潜在价值得以释放。资产价格暴涨,城市人口资产收入大增,是那十年的风景线,由此又带来了一轮产能扩张、基建扩张,内需开始成熟。在这个过程中,石油价格由每桶20美元飙升至140美元,再跌回30美元。全世界金融银行业,差一点在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中没顶。不过十年后再看这些,也不过是潮起潮落。房地产热、基建热,才是彼时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轨迹的大故事、真故事、赚钱的故事。

    今后十年的大趋势

    今后的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大趋势又是什么?笔者认为,消费乃大故事。2008年,美国占全世界消费的30%,中国仅占4。3%,至2020年估计中国可以占到全世界消费的23%,略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扩大内需的口号其实已经提出多年,国民整体购买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不过经济由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的转型上,过去几年却效果不彰。这场金融危机,令主动转型变成了被迫转型,美国人“寅吃卯粮”的生活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靠出口(主要是出口至美国市场)拉动的增长模式自然变得难以为继,起码失去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其实这两年在刺激消费上,政府做了许多工作,例如由汇率升值转向鼓励加薪。目前中国的巨额顺差是不可持续的,人民币升值可以缩减贸易顺差,但是出口订单和经济好处却流向其他国家。近年政府开始容忍甚至鼓励工资上涨,这样做也可以降低出口竞争力,削减顺差,不过好处却留在中国工人口袋里(当然所产生的通胀压力另当别论)。笔者相信政府在削减个人所得税、增加社会保障上,也会有进一步的行动,以减少消费者后顾之忧,增加可支配收入。

    城镇化带来商机

    笔者看好中国消费的最大原因,是取消户籍制度及城镇化。中国现有的城市消费力已经不弱,而且还会进一步增长,不过指望这个消费群的消费在若干年内再翻一番是不现实的。但是笔者预言中国会通过城镇化,在今后十年制造出另一个5亿城市消费群体,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战争、饥荒、疫情除外)。

    农民进城或就地工业化的初始资金,是关系到城镇化过程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农民宅基地转售的政策势必开放,农地按揭、转让政策也势必开放。而此可以激活中小城市的商业活动,令中国的消费版图由“点”向“面”铺开。

    提起城镇化,许多人马上联想到房地产。其实那些新城市人口的购买力与当下商品房的售价之间差距颇大,相信他们的居住会由政策房来解决。不过无论他们买不买商品房,解决城市新人口的居住必需水泥、钢铁。另外,一旦农村人口进城,手机便由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阻塞、扩大城市腹地的主要手段。笔者以为,城镇化会带来一系列消费的变局,增长点与消费模式可能与过去城市人口所经历的不同,这里不过是提出几个抛砖引玉的看法,而真正的商机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发掘、去实现。

    坦率地说,站在2010年,还看不清楚中国消费十年后的旺景。不过在1990年,谁想象到了中国会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并付诸投资行动,他就成功了。在2000年谁想象到了房价会翻几倍,并付诸投资行动,他就成功了。

    2010年2月
第11节
    刘易斯拐点,今后十年的最大拐点

    刘易斯拐点,乃中国经济在今后十年的最大拐点,它将重新定义中国的增长模式,重新设定中国的增长潜力、消费潜力。在中国做投资,必须洞察刘易斯拐点可能带来的危机与商机。

    刘易斯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刘易斯(W.ArthurLew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发展中国家一般拥有二元化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较高,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多少人都耕种同一块地,生产率低、收入低,在那里没有失业,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城市劳动力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怎么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刘易斯拐点逼近

    中国农民工短缺在2010年变得十分突出。笔者估计,2010年低端工人工资暴涨了近四成,而且在今后几年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其实,中国目前还没有到农民工绝对短缺的地步,只是农民工流向发生了变化。2005年,70。3%的农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在2009年,随着工厂生产线内迁和基础设施项目启动,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民工总数的17。0%及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农民工占比则减少至62。5%。同时,内需市场(尤其是服务业)火爆,对低端劳动力需求甚殷,又抢走了沿海制造业的一批工人。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导致多了一批留家务农的。

    不过,刘易斯拐点离我们已经不远了。联合国测算,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人口于2032年进入负增长)。由于内需的迅速扩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笔者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于2014年左右进入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劳动力需求达到8。37亿人,供应为8。19亿人,就业市场净短缺达到1760万人,这个数目相当于美国现有劳动力总数的11%,日本的25%,德国的41%。

    人口结构变局的危与机

    就业市场的逆转,对于中国经济将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从宏观上看,它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黄金时代已开始褪色;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已差不多走到尽头;中国长达7~8年的通缩时期,已彻底结束。从国际角度上看,制造业模式,可能面临一次全面的调整;过去十年的全球低通胀,也会遭遇冲击。

    从投资角度看,刘易斯拐点意味着什么?

    1.以过往新兴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端工资无一例外地会出现一次持续的飞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这种情形肯定会在中国出现。

    2.工资上涨常态化,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此轮通胀之后,CPI的回落估计有限,中烈度通胀可能持续存在。

    3.低端住房需求与家居改善需求大增,不过这是一个与现有房地产市场不同的新市场,建材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家具供应商的受益程度料大过开发商。

    4.加大投资力度,生产流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