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大陆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也是当初为什么王星和田地坚持将这个倒计时牌设置在罗湖桥头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由于这个地点地形复杂、地带敏感、管辖权互相交叉,一般来说,在此实施一个有形的建筑体策划难度极大。正因为如此,策划者在运筹这个项目的时候,避开了自下而上的程序性方式,而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先成功地获取项目的实施权利,再进入项目的具体操作。 在这个项目建设的同时,位于深圳火车站的边缘地带,也设置了一个名称为《连接》的雕塑,寓意为连接香港和深圳,也许是因为造型难看、也许是因为无法产生应有的效应,它不仅没有产生任何关注度,甚至引起了专业人士和普通群众的反感,不久便拆除了。而倒计时牌的策划和建设却成功地按预想的设计展开和运行。 建设资金很快便落实了。深圳的企业捷足先登,一家南京的企业,在倒计时牌快要建设完工的时候赶来,一定要加入建造的行列,他们说得很诚恳:不是为了宣传什么企业形象,就是想为迎接香港回归的过程中做点什么。这样的热情无法拒绝。 《深圳晚报》的记者宋革,长期跟踪香港回归的活动新闻,他连续追踪和采访了从倒计时到纪念碑的一系列活动。在倒计时牌落成揭幕时写的新闻稿《香港朝母亲走来》还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他惊叹王星、田地几个人物,能在一般策划人不敢涉足的政治领域有所建树。他认为,和政治家不同,作为民间人士,他们从事这样的策划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他们不过是为了一个民族的梦圆而兴奋,而由兴奋带来的冲动促使他们去思考和表达,和一般文人不同的是,他们不是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形诸文字,而是赋予这个思考以一种更为宏大的形体,以昭示世人。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策划实施这样题材的举动,并不是如本文所描述的那样简单,因为涉及到政治,其所进行的每一步,都必须经过缜密的考量和斟酌。倒计时和此后所进行的香港题材的系列活动都得到国务院港澳办、新华社等机构的允许。毕竟,政治策划不是文艺演出策划,因为其影响是政治层面的。 我们不想详细描述倒计时建造的过程和细节。想说的是,在7月1日揭幕的时候,天降细雨,迷迷蒙蒙,身着红色旗袍的礼仪小姐在迷蒙的细雨里显得特别娇艳,她们一字儿排开,在迷蒙的深圳河边,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当天最吸引眼球的风景,无疑是这个刚刚揭去红色帷幕的倒计时牌,在细雨的冲刷下,这个庄严的建筑显现出历史的硬度和质感。按香港的说法,凡是搬迁和建造之类事宜,遇见雨天是喜事,他们认为,雨为财。 喜也好,财也好,反正是吉祥。 倒计时揭幕活动结束的时候,王星久久的站立在罗湖桥上不愿离去;他想从川流不息的港人眼里阅读他们看见这个倒计时牌时候的表情。 一个时代到了尾声,另一个时代即将开始。 作为一个策划人,王星也许可以说是和这个时代同呼吸了!  
上 篇(1)
代表中国政府作出庄严承诺——香港明天更好巨型宣传牌策划实录 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牌落成之后,香港概念一时间大热特热,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在期盼这个时刻的到来。 香港毕竟浸润在英国殖民统治已经一个世纪了,这个弹丸之地是世界的金融、航运、黄金之都,是世界重要的自由港,东方之珠,魅力四射。尽管全中国人民都在期盼着这个时刻的早点到来,但是,作为长期生活在与祖国大陆完全迥异的社会制度下的香港同胞,部分人心里还是有一点说不清的情结。他们渴望结束殖民统治,渴望融入祖国母亲的怀抱,但是,回归之后的香港还能不能继续保持繁荣、香港的命运会不会由此变得不可把握,他们似乎在怀疑;加上香港右翼媒体居心不良的渲染和炒作,什么“九七大限”呀、公安接管呀,更使得不少港人忧心忡忡。那时,在香港,渴望回归和对回归前途茫然无措的人都有,不少港人趁九七来临之前移民海外,漂泊他乡。 如果我们说那个时候全体香港人都在热烈期待香港回归,肯定不是那么客观,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香港尽管还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与祖国文化相似的文化特色,但其文化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受殖民主义文化的影响。 在一个偶然的时候,王星忽然看见一则消息,部分香港知名人士为了迎接香港回归、鼓舞港人士气,发起并成立了一个“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这个基金刹那间激发了王星的灵感——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在港人每天必经的深圳罗湖桥头建立一座巨型的宣传牌,明确地宣示香港明天会更好的概念,将可以直接激发港人对祖国的信赖和亲近感,使600万港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安定感。 他沿着自己的思路进一步深化这个刚刚出现的策划: 罗湖桥是祖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每天从这里入境的香港人达到十几、二十万,节假日最高时更达三十万以上,这块宣传牌矗立在这里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媒介的作用; 这块宣传牌,是在一个敏感的时候建造的,它寄予了祖国人民和香港同胞对回归之后的香港未来的衷心期盼和美好祝福,它将可充分鼓舞港人,同时,因为它建造在一个敏感的位置,更多的港人一定会相信这是中国政府对香港明天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个好的创意或策划是没有人会阻拦的,王星还坚信,这项策划将会顺利进行,在罗湖桥的右边,这块宣传牌将会和左边的倒计时牌形成呼应,让每一个路经这里的港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热情关注。 田地听了他的建议后,立刻感觉到这个策划的闪光之处,而且,也非常具备可操作性。他们立即来到罗湖桥头,查看地点。 罗湖桥是中国陆路口岸最繁忙的地方,人头攒动,威严的武警战士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由于这里明显的人群效应,所以,口岸地区也是广告大户青睐的地点。在建造倒计时牌的时候,曾经将某音响广告拆除。现在,在罗湖桥的右边,同样也有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它的位置正好位于王星策划建造宣传牌的位置。 一个策划的产生可能非常容易,它甚至是灵光一闪之间的事情,你只需要对这个灵光一闪的思想进行适当的整理便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方案。 王星怀着兴奋的心情向田地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延续1995年的香港回归项目的概念,再次凭借稳健的策划,将香港回归概念形成一个系列。 田地听了王星的设想,眼前为之一亮。倒计时、宣传牌,加上即将建造的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将在罗湖桥头构成一道风景,人文的、历史的、政治的风景,它们以物质的语言表达了祖国母亲对游子的深切关怀。 说干就干,眼下已经是1996年的春天了,这块宣传牌必须最迟在7月1日前建造完成,在香港回归倒计时一周年的时刻竣工,以此向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献礼。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上 篇(2)
于是,王星和田地开始梳理整个运筹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 首先确立发起机构。香港回归项目无疑是政治色彩非常浓厚的工程,并不是说谁都可以插进来操作的。当时,田地和王星把持着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深圳记者站,但是这个站简直就像祖国南沙群岛上的一个哨位,不是把村长不当干部,而是它的确有点小,还不足以承载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的内涵太广阔了。 那就把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作为发起单位吧。王星说。 问题是中国名牌杂志社还是不够分量,而且,它的本部远在北京。田地说,必须有一个深圳本地的机构介入进来,这样才可以把关系理顺,才能使项目更具有号召力。 这样,新华社深圳特区支社便纳入了活动的视野,由它作为香港明天会更好巨型宣传牌的发起单位之一,将可以有合适的理由运用深圳方方面面的关系,关键的是,它也是一个新闻机构,方便策划的运作。于是,一份以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和新华社深圳特区支社的名义联合署名的请示报告递交给了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 这明显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创意,市委书记厉有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批准了。 但是仅仅立项还不足以推进项目的展开。在罗湖桥头建造这样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