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政府对为什么打这场战争,为什么要让那么多青年去到几万公里以外的朝鲜牺牲生命,却没有多少有力的解释。
当记者调查民众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时,不少美国民众回答——不开收音机。
可见,在中美两国统帅的较量中,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在准备时间短、国际观众多看好对手的不利情况下,一上场就精神抖擞,“高招”迭出,照着对手的要害处——胳肢窝、太阳穴、膝关节,屡出重拳,出组合拳,掌握了赛场上的主动权。
美国的杜鲁门总统,虽长得个高体壮,也不乏出重拳、狠拳,但拳法相对单一,出拳准确度不高,还有点花拳绣腿。结果,被打得眼眶子肿了起来,牙也掉了两颗半,被打晕趴下了好几次,还差点掉下赛场,出溜到观众席上去。
有限目标,往往是最好的目标
真正要战场较量了,那就看看这场军事“锦标赛”谁输谁赢吧。
从实力上看,这场比赛似乎没有任何悬念;
从能力上看,弱方又极具潜力。
实力PK能力,结果殊难预料。不过,还是强者胜算大些吧!算命先生一般都会这么算。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中国没有经历过,而美国则经验丰富,且从没有失败过。
这,是一场在异国战场上进行的现代化战争。对中国而言,与国内战争不同,既缺乏百姓实地支持,又没有根据地,筹粮、筹款不方便,信息不灵通;对美国而言,在其他国家折腾却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是一场弱国对强国在异国战场上进行的现代化战争。对毛泽东而言,这不是打蒋介石,也不是打日本鬼子,而是打老美。老美是谁?老美就是世界老大。
第一章 统帅大比较:毛泽东PK杜鲁门(10)
美军是一支钢铁攒成的军队,天上飞机嗡嗡,地下大炮轰轰,坦克、装甲车隆隆;最可怕的,他还有100多枚一放就惊天动地的大炮仗——原子弹。
不要说中国,就是当时的苏联老大哥,就是斯大林,也要尽量避免与美国佬交手。
你看就是到现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有哪个国家敢打美国?
拉登偷袭了一回,还不敢袭击人家的军队,而是没出息到底,袭击人家的普通百姓。但你看拉登后来干什么去了?还不是“拉灯”藏起来啦,哪里还敢开灯啊!
这不,拉登在“拉灯”藏起来若干年后,仍然被美军在巴基斯坦找到,击毙海葬了。
真正的悬念,就在于没有悬念
杜鲁门打出第一拳:要做办得到的事——大军直扑鸭绿江。●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毛泽东打出第一拳:不做办不到的事——不碰拳头,专剁指头。
杜鲁门,在常胜将军麦克阿瑟的鼓吹下,在一连串胜利的感染下,对取得最后胜利充满自信。他认为,不出七天,美军就能直取朝鲜全境,饮马鸭绿江,朝鲜战争也就结束了。
而此时此刻,中国的26万大军却昼宿夜出,越过鸭绿江,扑到朝鲜战场上去了。
战争即将打响,镇定自若的毛泽东给彭德怀司令发了一封电报,为这场战争制定了指导原则和作战方针。
在10月21日的电报中,他告诉他的“猛张飞”彭德怀,总的原则是“不做办不到的事”,并强调,必须“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
毛泽东认为,与老虎搏斗,一拳是打不死的,必须能做啥就做啥,能砸它的爪子就砸它的爪子,能拽它的尾巴就拽它的尾巴,能拔它的毛就拔它的毛,先把它搞晕菜,搞残疾再说。
有限目标,往往就是最好的目标。
让人想不到的是,毛泽东出的是组合拳,第一拳刚刚下去,第二拳又打出了。
潜水艇战术:中国初战胜利之关键
战争机器隆隆地开动起来。此时,作为统帅的毛泽东,昼思夜想,殚精竭虑。
他睡不着觉。
硬碰硬,是绝对不行的。
软碰硬,更是不行的。
怎么碰呢?用什么碰呢?
10月21日凌晨,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毛泽东连续发出了三封给彭德怀的电报。
在电报中,毛泽东给出了答案。
他说,要取得对强大对手的胜利,就必须迷惑敌人,“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
这一方针,成为了志愿军初战制胜的关键。
其实,中国要出兵,事先已经向美国发出了明确警告,并且是多次警告,可杜鲁门、麦克阿瑟就是不听你哼哼。人家根本就不信——别忽悠我,你以为忽悠就能把我美国忽悠瘸了啊?少来这套。
“兵者,诡道也。”既然不信,毛泽东就充分利用杜鲁门这个不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秘密出兵的方式打你。
也就是说,志愿军不是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的。
按照毛泽东的指令,志愿军昼宿夜行,白天搞好隐藏,晚上行军。
并且,几百部电台全部实行了静默,包括最高前线指挥官彭德怀的。以至于到后来开战时,出现了彭德怀司令员找不到各军长,各军长找不到下属,急得彭老总哇哇直叫的有趣情况。
就这样,26万虎狼之师秘密渡过了鸭绿江,开赴到朝鲜战场。
26万大军,如果四人排成一排,能排大约50公里!
当时,敌人的侦察机天天在天上飞,地面有先进的电子侦察,可就是没有发现中国军队的蛛丝马迹。
第一章 统帅大比较:毛泽东PK杜鲁门(11)
这么大规模的兵力调动,美国人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这么多先进设备,干啥去了呢?
原因就一条:不是设备差,也不是他们干活马虎,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中国敢出兵!
为了保密,毛泽东还致电各中央局,说我们采取秘密出兵方式,“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
部队跨过鸭绿江了,不说;
与敌人交上手了,不说;
第一次战役打赢了,还是不说。
典型一个闷葫芦罐。
直到11月7日,新华社才首次报道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参战”的消息,但也只是轻描淡写。
关于作战战报,毛泽东在11月5日明确指示彭德怀:“为了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目前还是不宜以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发表战报,而应以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部的名义发表战报。”
11月17日,毛泽东专门致信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一切有关朝鲜主力战场的新闻,都应将朝鲜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部队联在一起说。”
直到12月5日,即开战40天后,第二次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朝鲜战局得到了根本扭转,毛泽东才作出指示,正式对外宣布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番号及出兵作战的消息。
毛泽东的这种“突然性”,就是人们常说的“潜水艇战术”。
中国的潜水艇战术,成为志愿军与联合国军交手首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而对方却一切都知道,于是,战争开始了。”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马歇尔非常懊恼地说。
这也正是过后美国人一直感到恼闷的原因——为什么就不听听中国的话呢?为什么人家没有忽悠我们,而我们自己忽忽悠悠就瘸了呢?
正因为这样,在越南战争中,当中国再说什么话的时候,美国人就绝不认为是忽悠了。
新华社不让他过北纬17度线,他就乖乖地不敢过。
近年来,有这么一种声音,说中国这是搞偷袭,与日本偷袭珍珠港没有什么区别,不值得自豪。
其实,完全不是一码事。志愿军突袭联合国军,中国早已提前通过各种渠道,甚至公开声明,告知美国政府了,而美国人根本不信,他们根本不信中国敢出兵。珍珠港事件则完全是日本军界卑鄙龌龊搞偷袭的结果。
至于中国什么时候出兵、出多少兵、在哪里出兵,那自然属于军事机密,完全没必要告诉别人,更没必要像豪气冲天的麦克阿瑟将军一样,牛哄哄地用电台对全世界广播。
对这一点,美国人也是认账的。
狼在什么情况下能吃老虎
老虎厉害还是狼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