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国家,不仅一次又一次地从大灾难中恢复过来,而且重新获得发展的趋势和动力……其主要原因是普通人,即各类组织中处理日常业务的人,在周围世界纷纷土崩瓦解之时,承担起了责任,继续为明天进行建设。”这些人的责任感来自哪里呢?在德鲁克看来,它来自人们内心的要求,来自对工作和职业意义的追求,工作与职业的意义就存在于帮助人们改变生活的行动之中。他看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管理者为社区非营利组织义务服务,通过这种方式,这些知识时代的主流群体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实现了不同群体的社会融合,为企业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分担了政府的部分重负,防止了福利国家的种种弊端。
总之,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德鲁克帮助人们认识到变革的性质、变革带来的机会与挑战以及身处其中的每个组织和个人负有的使命和责任。从这个意义上,《巨变时代的管理》堪称是战略管理的经典之作。
张远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译 者 序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继《21世纪的管理挑战》后,本人有幸再度翻译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巨变时代的管理》。可惜,在刚刚开始下笔时,老先生逝世的噩耗不幸传来,享年95岁。本人也与各地管理实践者、研究者和世界媒体一样感慨我们又失去了一位管理“大家”,一颗指路明“星”又陨落了。在历史上,我们曾面对过各种各样的管理学说和理论,各门各派的管理大师似乎让我们眼花缭乱。在其他方面,个别所谓艺术大师的作品充其量不过是哗众取宠,是噱头而已。在光阴似箭的时光面前,在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他们似乎犹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可谓“逝者如斯”。
序言(7)
然而,德鲁克先生自出道以来,他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和影响波及全球,全世界的管理者无不对他的管理思想奉若神明,他留下了宝贵的管理财富,他不仅是当代管理学和管理实践的奠基人和导师,他的管理思想甚至还可能会影响今后几代企业、组织和政府的管理行为,虽然不敢说他的著作会流芳千古,但至少会“百”古相传。在身前,他本人就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直接体现。在身后,德鲁克管理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根深蒂固。他的思想是实实在在的,但我们只能用心和实践去体会,是为“大象无形”。
《巨变时代的管理》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于1995年出版的,是第四本收录了他曾经见诸于在各大报刊杂志上的管理文章和思想的精华本,这些管理文章和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德鲁克“迷”们和管理实践者的普遍好评和赞誉,德鲁克先生靠“市场”决定是否出版这本书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本书共收录24篇文章,前后相互呼应的两篇专访起到了抛砖引玉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德鲁克先生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复杂的理论,书中的大量案例来源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一针见血的分析总结能力。他分别论述了人们在管理、组织、经济和社会方面遇到的管理问题,其中以大量篇幅讨论了日本面临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ⅩⅦ在本书中,德鲁克先生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经营之道的重要性。经营之道即指导经营的理论,是三条关于组织的生存环境、使命和核心能力的假设,各种各样的组织都需要有一个有效、清晰、始终如一和有的放矢的经营之道。有效的经营之道可以让组织长盛不衰。但是,经营之道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也需要与时俱进。过时的经营之道,无论以前多么的灿烂夺目,现在都属于昨日黄花,我们都需要系统化和有目的地放弃,我们的目光不应局限在企业的内部,我们需要快刀斩乱麻,否则贻害无穷。
德鲁克先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组织的社会,其中,知识是个人和整个经济的主要资源,组织离不开知识和信息。然而,在巨变和转型的时代,组织所需的信息也与以往大相径庭。管理者必须在组织中建立变革管理的机制,他们需要放弃与创新。他还提出团队的形式有三种,即网球双打型、足球队型和棒球队型。这些团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应用。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一种团队只能有一种工作方式。从一种团队转变为另一种团队是非常困难的,同时,某一种团队也不是解决组织所面临问题的万能钥匙,因此,管理层必须学会选择和改变适合自己组织的团队形式,在转型期,这种决策尤其困难而且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它是至关重要的。
德鲁克先生在对组织等个体的管理上具有独到的洞察力,同时在对经济和社会等宏观事物的观察和把握上一样毫不逊色。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他重点分析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各国的经济事务也需要管理,在管理上也需要讲究方式与方法。他认为各国必须重视世界经济对本国的影响,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需要做到平衡。各国更需要重视外部经济及其需求、机会与发展动态。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中,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在这里,德鲁克先生特别提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问题。他认为发达国家组织经济的方式正在从以物料流和资金流为中心,转向以信息流为中心。
序言(8)
另外,海外华人也进入了德鲁克先生的视野。他认为海外华人属于新兴的超级经济力量。海外华人创办的跨国公司大部分都是不为人所知的,大多数都是中等规模的企业;他们的产品一般都行销全世界,销售额达数亿美元。这些企业看上去与其他企业没有什么两样,但在运作上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可能就像在一起做生意的家族。这种结构得益于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德鲁克先生认为,这种传统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将来也需要变革,但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动摇自己的根基。
ⅩⅧ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德鲁克先生认为20世纪是社会变革的世纪,如人口的变迁、蓝领工人的崛起和没落、知识工作者的崛起、知识社会的兴起、(继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后)非营利组织的异军突起等。他因此认为,在21世纪,社会、经济与政治动荡和挑战必定会层出不穷,而且更严峻和更令人生畏。
总而言之,德鲁克先生在管理、组织、经济和社会方面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管理力作。自1982年以来,像《巨变时代的管理》这种类型的书,他共出版了4本,而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全世界积极参与管理的管理者来说,它们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指南、启发思维和召唤行动的号角,是为喻世良言,是为他山之石。
朱雁斌前言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尽管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包括24篇文章和两篇专访(分别位于本书的开头与结尾)讨论的问题明显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它们讨论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变革。它们因此探讨的都是管理者可以和实际上也必须采取行动应对的变革。本书中的所有文章不是要预测未来,而是阐述管理者在创造未来的过程中可以做和必须做的事情。
预测未来并不十分困难,只是毫无意义。许多未来学家预测的成功率非常高,而成功率恰好是他们衡量自己和别人评价他们的标准。在预测某些事情上,他们做得很好。但是,已经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始终远比预测重要得多,虽然没有人预见到或可能会预见到这些变革。回想到10年前,即1985年,无人预见到或可能会预测到,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不会在欧洲掀起一波强劲的发展浪潮,反而使欧洲在经济上陷入停滞并引发小规模的争论。因此,1995年,统一的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反而不如1985年四分五裂的欧洲强盛。10年前,没有人预测到或可能会预测到中国大陆的经济能够呈现爆炸性的发展。同时,5 500万海外华人成为新兴和强大的经济力量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10年前,没有人会预见到信息革命对企业的最大影响会是促使人们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重组最古老的信息系统——由“会算计的人”组成的会计系统,而在每一个有机的组织中,它明显成为墨守成规的组成部分。
但是,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做出未来的决策。决策是行动的承诺,行动总是属于现在时态的,而且只有现在时态。但是,现在时态的行动也是创造未来的行动和惟一途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