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避免失败的命运。美国的每一个城市历史都显示了这些心怀好意的理性主义者们政治上的无能。
我们无法把如此异常又如此一致的失败归因于任何一种环境或偶然,真正的原因在于理性主义的自由主义本质决定了它政治失败的结果。它的存在总是伴随着与自身的冲突,它所基于的两个原则是相互排斥的,结果是它只能用来否定而不是行动。
一方面,理性主义者信奉一种绝对的理性。昨天这种理性是不可避免的进步和个人私利和公众福利之间的自然和谐,今天它就成了用性冲动、挫败和各种腺体来解释所有个人和团体的冲突。另一方面,理性主义的自由主义相信它的各种绝对观念都是来自合理的演绎,不仅经得起证明,而且从理性上来说也无可辩驳。理性主义的自由主义的实质是它宣称自己的绝对观念都是明显理性的。
然而,绝对理性从来都不会是理性的,它也不能够通过逻辑来证明或驳斥。绝对理性的本质恰恰是超乎或者先于理性论证。逻辑演绎可以而且必须要基于一个绝对理性之上,但是却从来都不能证明绝对理性。如果一个绝对原理是真正宗教性质的,那么它是超理性的,是一种可以为理性逻辑提供基础的真正的形而上学的原则。但是如果绝对理性是人造的和人所宣扬的,那么绝对理性必然是不合理的而且与理性逻辑和理性手段都有着不可化解的冲突。
所有过去150年里的理性主义的基本信条都是非理性的,而且基本上是反理性的。比如那些宣扬人具有内在理性的启蒙主义者们相信哲学的理性主义。1848年的那一代人的功利主义理性主义把个人的贪婪视为一种机制,认为可以通过自然“看不见的手”来促进公众福利。20世纪的理性主义认为人由其心理和生理来决定更是大谬不然。然则上述的每一条原则否认的都不仅仅是自由意志,它还否认人的理性。这些原则的每一条都可以转化为政治行动,不过只能通过武力和专制者才能实现。 。 想看书来
第1章 从卢梭到希特勒(4)
但是理性主义者不承认这一点。他们必须坚持认为他们的原则都是合理的而且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奏效。他们坚持自己的教条,认为他们的原则都是理性自明的。因此,理性自由主义无法把这些原则转化为政治行动除非是通过合理的变换,而这种尝试注定会失败。一方面,他们不能做到尊重任何不同意见,因为不同意见只能是对绝对真理的反对。另一方面,他们也无法对抗任何反对意见,因为错误——还有所有和他们的绝对真理不同的意见对于一个理性主义者来说肯定都是错的——只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没有什么可以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早期流行于欧洲和美国的一种说法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一个聪明的人肯定是站在左派一边的。而今天,相信宣传的万能更是公开而明确地表明了理性主义信条的绝对主义基础和自相矛盾。
另一方面,理性自由主义者也不能妥协,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完美无缺的信条,他们不允许任何的妥协让步。任何一个拒绝看到这种理性之光的人只能是一个十足的混混儿,而这种人是不可能和政治沾上边的。而且,理性主义者无法反抗或*敌人。他们无法承认敌人的存在,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判断错误或者获取了错误信息的人们,他们相信当他们看到理性真理不容辩驳的证据时,他们就会领悟到理性。理性自由主义者被困在对阴谋家们的神圣怒火和对得到错误消息的人们的教育热忱之中。他们总是知道什么是对的、必要的,什么是好的,而且这些总是那么简单容易,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这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既不能向权力妥协也不能为权力去战斗。在政治上他们总表现得无能为力:理论上过于大胆,行动上过于胆小,擅长反对却拙于运用权力,纸上谈兵头头是道而政治上却无为无能。
理性自由主义者的悲剧在于立足于他们的政治立场,要获得政治上的成功只有一条路可走:极权主义。他们主观上诚挚地信奉自由而客观上只能导致专制。因为要摆脱理性自由主义者政治上的无能只有一个办法:放弃理性主义,成为公开的极权主义者、绝对主义者和革命者。
在启蒙运动中,正是卢梭迈出了毁灭性的一步,使理性主义和虚假的理性主义走向了公开的非理性和反理性的极权主义。认为“大众意志”在理性上是可以确定的或者可以实现的看法不过是借口,它本身就成了有悖于理性分析的非理性绝对,而且它超出了理性理解的范围。它是存在的,但是如何存在,又存在于何处,为什么存在就没人知道了;它必须要流行开来,这是自然的,因为它是完美和绝对的。谁要是掌握了理性、了解了社会的最高意志,谁就有权,也有责任来将它强加到大多数人、少数人或者是个人之上。自由的实现只能依赖于“大众意志”的完美实现。卢梭的个人理性或者个人自由不过是个借口。
卢梭的确坚持小型城邦国家,以直接的、非代议制形式的*作为治国的唯一完美的形式,而且他还确定了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即个人可以离开这个社会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人们认为这体现了卢梭希望个人获得自由。然而,在18世纪中叶,在一个完全没有可能实现这些条件的世界里,这些主张只能被看成是在一个本来毫不浪漫的现实极权主义世界里的浪漫的妄想。如若不然,希特勒对犹太人提出的移民出境也可以被当成“自由”了。
第1章 从卢梭到希特勒(5)
卢梭对非理性绝对的热衷使得启蒙运动的基本概念在政治上变得有效。卢梭正确地看到在抛开理性主义之后,他的体系和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家们的体系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他公开的非理性主义使他得以摆脱那些同样致使百科全书派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束缚。启蒙主义哲学家们相信缓慢而痛苦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是理性的过程,而卢梭则相信内心的启示之光。启蒙主义哲学家们试图在物理法则的领域内定义人,而卢梭把人视为依照自己的冲动和感情行事的政治生物。启蒙主义哲学家们看到了理性主义逐渐取得的进步,而卢梭则相信人们可以凭借最不理性的力量:革命,来建立太平盛世。毫无疑问他比所有其他的启蒙主义哲学家们更懂得什么是政治。他对于社会人的观点是实际的,而理性启蒙主义者们却是无可救药、悲惨的浪漫主义。
事实上,卢梭可以批驳之处仅在于他的理论基础:他相信人造的绝对理性,相信他自己拥有这种绝对理性,相信任何人只要拥有绝对理性就有权和责任强行贯彻它。
因为卢梭抛弃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他成为巨大的政治力量。因为他保留了启蒙主义对人类可臻完美的信念,他否认了人类的自由,成为伟大的极权主义者和革命家,他点燃了这个世界的导火线,而只有我们这一代所经历的才能与这种力量媲美。
每当政治上无能的(因为理性主义)自由主义被转变为政治上有效的非理性极权主义时,卢梭的方法就得到采用。18世纪早期的启蒙主义者们显示了他们政治上的无能,1848年的时候,理性自由主义破产。在法国、奥地利、德国和西班牙的反动立宪政府倒台之时,理性自由主义登上了政治舞台;然而毫无例外的,它很快就被证明完全无法有效行使拥有的权力,除了再一次失去自己的权力。
第2章
A Functioning Society
1776年的保守主义反革命
(选自1942年的《工业人的未来》)认为19世纪的自由发源于启蒙运动是一种广为流传的错误看法。另一种同样广为流传且错误的看法是美国独立战争基于的原则与法国大革命相同而且实际上是法国大革命的先声。不仅仅是美国或欧洲的每一本历史著作这么认为,不少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人物也持同样的看法,然而这却是对事实的一种根本歪曲。
美国独立战争所根据的原则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全然相反。无论是从意图还是从效果来看,美国独立战争都是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专制政治相对立的一场成功的反抗运动,而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基础却是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专制政治。虽然法国大革命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但在政治上和哲学上美国独立战争却已经走到了前面。美国的保守党人在1777年和1787年就针对法国大革命精神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