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洞察了所有的一切。霍尔特以前是公立学校的学生,曾经开办过夜间俱乐部,曾经是那么低调和自谦,因而使他显得很迷人。他告诉我最好写他的妹妹安娜布尔——的另一个支持者,她曾经帮他开办新闻简报,现在管理着欧洲最大的手机连锁零售店欧洲部分的电子商务业务。但他为什么不建议我写他呢?不,不,这只是他的一种商业策略,后来他告诉我,约翰逊曾经告诉他让别人经营——他已经安排了一位老朋友罗布·凯尔茜,这样可以减轻压力而远离新闻的头版头条。真的吗?他的妹妹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因为查理以前接受过新闻记者职业培训,他了解记者想知道什么,这是别的企业家所不具备的。
。。
故事7:抱负(2)
但对我来讲,最感兴趣的是他的关系网。朱莉·梅耶最近在《金融时报》的市场焦点论坛上把吹嘘了一通,她其实也是电子世界网络刊物《第一个星期二》的合作创刊人。威尔逊·哈维是霍尔特的代理人,过去常帮忙组织在伦敦的《第一个星期二》活动,在网站上为梅耶的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融资。霍尔特的妹妹安娜布尔去 任职前,曾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读书,而梅耶是她的同班同学。
业务当然是由千万富翁查尔斯·邓斯通和戴维·罗斯来领导,他们是约翰逊在阿平厄姆学校时的同学。霍尔特则去迎接他的最大竞争对手——的挑战。众所周知,参加俱乐部每月例会的成员,都拥有雄厚的资金、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社会家庭背景,都比较低调,他们就是新时代的贵族。
霍尔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不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因为其发型普通,举止谦和,笑起来有点讨好他人的意味,这些给人感觉太普通了。他整个面部线条很柔和,似乎在说:小家伙,别担心。威尔逊·哈维告诉我,“根据 & 公司的统计,在全英国增长最快的公司中,排名第67位。”然后他咯咯大笑,既好像很骄傲,又好像觉得这个数字是多么荒谬。据其他人讲这是他最有效的一招,约翰逊又补充道:“别被表象迷惑了,在他内心深处掩藏着巨大的野心。”
公司的会议室位于远离市区的一座建筑物的一层。我坐在里面听霍尔特讲述他的经历:他生于纽卡斯尔,是家中的长子,底下有两个妹妹,父亲曾开办过英国第四大运输公司,后来卖给了公司。接着父亲又开办了一个商务会所,并进入了诺森伯兰郡的贵族阶层。那些了解霍尔特的人都说他的家庭底蕴很深厚。当他21岁的时候,他父亲给了他一部分的股票,作为他的启动资金,他把股票卖了五万英镑。他对将来早有打算,大学时候就开始开办俱乐部,收集杂志信息。
但是毕业十年后他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先在曼彻斯特大学读英语专业,然后去加的夫记者学校进修,曾在《旗帜晚报》下的“伦敦人日记”专栏打过短工。他很不喜欢这份工作,后来就放弃了。之后,他在英国出版《绿色生活》——是关于绿色生活体系的一本书,他自豪地告诉我,这本书至今在亚马逊网上书店还很畅销。
后来他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钱也花光了,于是他开始从事技术公共关系,这是一笔很有潜力的生意,“除了开会,我乐意做任何事情,我想如果我自己开办这样的公司,会更竭尽全力地为客户服务。”所以,与搭档保罗·伯吉斯一起,创办了威尔逊·哈维公司,当时只有一个客户,连办公室都没有。“我们用我们的中间名字命名,因为我们想让它听起来像一个专业化公司,但又不想与我们的名字混淆。”
重要的是开办了威尔逊·哈维公司后不久,他和妹妹买了一堆过期的新闻简报(中心技术、金融信息技术、保险技术报告、金融市场)。这使霍尔特进入了一个利润空间极大的商业世界,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他在夜总会和社团组织活动中积累的经验。
1999年,他开始唠叨抱怨《第一个星期二》的创办人只是让他组织一些网络活动。约翰·伯朗宁——《第一个星期二》的另一个创办人,对霍尔特当时的抱怨印象深刻,他回忆,“我们一直努力经营是想让它做得更大,而他却说,如果让我做,只是为了生存。”约翰·伯朗宁深有感叹地说:“其实查理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懒散方式把任何工作做好。”接着他又补充道,表面上他一直是一个夜生活者,实际上他非常向往平静的生活。每天一下班他就快步回到位于海布瑞的家中,当他和当医生的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与办公室里的他判若两人。
霍尔特精心策划了《第一个星期二》的大型活动中的其中两场,一个是在大棒球广场的大型聚会,当时有1 500人参加。一个是在伦敦夜总会举行的圣诞会议,2 000个代表参加,鲍勃·格尔多夫还发表了演说。后来他又预订了主新闻中心的一个厅,开办了一场私人聚会,100位受邀请者都戴着假发、胡须、面具,他还记得当时无法认清任何一个人,感觉就像是酒吧里面的一群行为怪异的人。
故事7:抱负(3)
网络公司盛行的时候,很需要这方面的活力。虽然是一种羞怯的掩饰,可是却证实霍尔特并没有低估自己。如果问《第一个星期二》的创办人为什么会结束与霍尔特的合约,他们会告诉你,他们觉得霍尔特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他为自己付出的劳动索取更多的报酬,他的野心已经开始膨胀。
那时,他开始着手把威尔逊·哈维公司所在的大厦改造成电子商务孵化器,圣约翰·里昂大厦以前主要是展出进口的各种茶叶,供客户品尝。霍尔特解释说,大厦的所有者想把它重新装修一下,以更好地利用面向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那块地。一些装修计划被延误了,比如面向千年桥方向新开一个大门,霍尔特抓住了这一机会。
“我已经卖掉了新闻简报,也花光了所有的钱,好在公司正生机勃勃地发展,暂时不需要投入太多现金,网络贸易现在是一个热门,所以我想试一下。”
以前他和一个朋友对电子商务有一些想法,可一直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他们还在不断寻找新的商机,回过头来才发现答案就在眼前。那就是他已经在旧里昂大厦里面拥有一层楼,对公司来说有点过大,为何不把它重新装饰一下,再把剩余空地出租出去呢?
那不是电子商务吗?
他总结陈述道:“北方人都喜欢透过事物的外表看本质。”要强调的一点是,霍尔特是北英格兰人,但不带地方口音,所以很少能看出他是个北方人。和他父亲一样,他非常了解财富。尽管霍尔特在股票上亏了本,也开始怀疑网络公司的发展前景,霍尔特还是给电子商务孵化器注入了资金,并预付了五年的租金。
他认为办公服务市场有空缺,一种是豪华型办公间,有毛茸茸的地毯,墙上挂满高雅的油画,这使每位经营者都看起来像个百万富翁。另一种环境很差,只能称为谈话间。办公间应该有独到之处,感觉就像一群有思想的人的俱乐部,不会有人强迫你怎样做,所以也没有必要过于豪华。
所以他开始设计,地板被拆除,格调统一为白色,从上到下,从天花板到地板统一由玻璃组成,七层共摆设了200张桌子。这些最基本的设施都很漂亮,一应俱全,连一些大公司也难以媲美。比如:放在冰箱里的牛奶,统一打扫卫生,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公共藏书,购物及交通便利等都考虑在内,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小型经营者最关注的。
霍尔特又大笑道:“我们是青年旅馆,而不是五星级宾馆,但是并不代表青年旅馆没有才华横溢的人。”
是的,查理,是这样的……
淘金热之后
我们第二次相遇是在孵化器的一次晚宴上,查理·霍尔特刚把不交房租的第一个房客驱逐出去,这件事情确实很不可思议。
他的目的不是很单纯吗?孵化器不仅出租写字间,而且资助那些刚设立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那他的利润在哪里?
他说:“好了,我们并不是所有人的孵化器,我们会有所挑选,观察今年在这里入住的20家企业,发现哪一家比较适合合作,风险投资商和其他孵化者一般会在合作之前就先明确是否能够占有40%的股份。”
事实上,另外一个朋友是这样评论霍尔特这段话的:霍尔特既不是一个风险投资商,也不是一个技术专家,实际上他是一个善于投机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