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迷俜涯宰犹焯熘贫ü嬖蛄耍阋宰拥氖侨绾卧谡飧龉嬖蚶锿钒炎约和媲俊⑼婧谩V拔颐怯泻芏嗟P模醯肳TO这些规则一旦我们接受了能行吗?当时最担心的是汽车,现在看呢,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谁能想到?@米@花@书@库@ ;http://。7mihua。
当时很多代表团,这个司长代表的是农产品、那个司长代表的是汽车等,那个时候他们晚上一回来,都强调要告诉明天我这块怎么怎么的,大家都想保。可是谁想到2014年,13年过后,我们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了。这就是规则,就是你遵守规则,在这个规则的框架里头发挥最大的能动性所产生的好处。有的时候约束是进步的一部分,规则就是约束,你只有接受了某种约束才能跑得更远。
现在中国与世界的谈判,我们追求的结果当然是双赢,但是千万不要低估进程的复杂性和艰难性,甚至局部的时间会有倒退,甚至单输、双输都有可能,但是想要双赢首先要有很好的规则遵守。
举一个小例子,前几天我也路过演播室附近的一条路,排了很长的队,但是旁边的车有无数个超越你。开始的时候你还仅仅觉得他在违规,后来意识到不对,他抢走了你的时间,因为他到前边并线之后获取了利益,而你没获取。我突然更加明白规则的好处,规则就是让每个人都受到一点限制,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更便利。如果是单方面破坏规则寻求了便利,其实等于偷走了别人的东西。我的时间被偷走了,我的便利被偷走了。因此,要有一个规则制定下来,先制约那些偷别人东西的人。因此,这世界上会有那么多协定,什么核协定、什么污染协定等各种各样的协定,同时还要坚守协调,能够真正地制止国与国之间偷东西。接下来要通过漫长的谈判,让大家感受到不能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零和游戏,要么你得、要么我得,不对,大家得共得。
再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1994年正是我做电视主持人的第二年,很多人都说我们这拨人够幸运的,我说是。除了我们赶上了电视新闻改革的头班车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拥有一批杰出的伙伴,崔永元、敬一丹、水均益、方宏进,我们这些被看作彼此是竞争对手的人,当时居然是互相帮助。敬一丹值班我们也会没事儿闲着跑那儿去,她晚上说什么给她提建议。等我不值班的时候,有一次是敬一丹值班,结果突然四处找我,说今天必须你值班,因为昨天中国十强赛,足球输了,我说不好,你来说。结果我那期节目得奖了。小水在那值班的时候,方宏进甚至发传真来给他提建议。现在,这样的事情太不多见了。但是恰恰是我们整体的蛋糕做大了,我们五个人其实都是受益者,如果那个时候互相拆台,最后导致人际关系很糟糕,你的能力发挥不出来,最后作鸟兽散。好像局部时间都赢过,但是整体输了,国与国之间同样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人类历史从来都是由犯错误,改正错误,变得更好一点,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一路走下来的,不要指望一帆风顺不出错误,因此我不悲观。从一个大的前提来说,因为你只要是互相拆台,然后下绊儿,只想我赢你输,最后一定他也输。但是由于有规则,并且经过漫长漂亮的谈判,大家还是不会走到最糟糕的境地,还是应该向着更好的方向去走。
比如说中美关系,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我觉得现在好也好不到哪去,但是坏也坏不到哪去,因为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乐观多于悲观,为什么?只要中国实力变得更强,双方谈判的对等性更强。两个“巨无霸”站在一起是和平的,两个优势相差很大的人想要平等相处很难。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我不悲观。
今年对我触动很深的一句话是,什么叫自由,孟德斯鸠说,“做法律允许你做的所有的事情”。这对我触动非常深,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而是先要有一个边界,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发挥你最大的能动性。我觉得加入WTO,激发了无穷的创造力,哪个规则不是如此?
现在我们感到规则意识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很多还不尽如人意,比如乱闯红绿灯、各种各样的乱插队等等。有一次我跟北京交管局管新闻的负责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焦虑于很多人开车加塞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排的队越来越长了。如果你只注意到加塞,你是沮丧的,但是如果你看到排的队越来越长,你就知道规则意识这20年已经开始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改变,变得更好。老百姓和政府都有责任遵守规则,但是谁该先做,要从政府做起,最重要的一点,想要让社会守规则,先把潜规则废掉。
规则的一大障碍是潜规则。只要有潜规则在,真正的规则就无法被所有人坚守,因为大家都可以找到说辞,你凭什么让我遵守规则?环境改变人,所以我觉得想要有好的规则,一点都别客气,先监督与政府有关的潜规则运行空间,把它挤死。最近,总书记也谈到了,要废除潜规则,让潜规则完全不被接受,这说到了规则意识的根本上。潜规则在,想指望规则正常运行,门儿都没有。土壤若没有了,潜规则就没有了。
第6页 :重建我们的格局
重建我们的格局
◎白岩松
其实,开放是没有尽头的。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一个国家的开放应该是一个继续深化的进程,而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进程。也许10年、20年、30年后回忆起来,我们会觉得现在的开放不算什么,还有很多地方还开放得不够、很多地方改革得不够。
从国际上来讲,我们要向全世界做好工作,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开放、中国的发展对他们是一个机会,使他们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把中国作为一个合作伙伴来对待,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如果在这个选择上犯错误,会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他们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方面要看他们自己;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中国是不是做得很好,不要让我们的官员和国民表现出一种傲慢、自大和浅薄,而是要让人家看到,中国的开阔胸怀和争取双赢的真实愿望。这些是使他们做出正确选择的一个很大的外在因素——是一个积极的因素而不是一个消极的因素。y米y花y书y库y ;http://www。7mihua。com
当然,有一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我们确实要在国际上做出更大的担当、承担更多的义务,但承担多大义务也是有一个标准的,就是我们在入世时谈到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如果我们在国际上没有更多的发言权,我们当然不可能单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这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国际上和我们要有一个良性的互动,这样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而这个作用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
开放的反义词是封闭,封闭我们知道不好,如何不好呢?我们看一组数字:1938年的时候,那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当时日本的年钢产量是580万吨,中国4万吨。很多人都说当时4亿中国人怎么跟只有7000万人口的日本打得这么惨烈,还打了八年。请问,这580万吨的年钢产量和4万吨是多少倍的差距?那就是当时中国的现状。而背后呢?背后是同样面临外面的枪炮,日本选择了开放,而中国依然选择的是封闭,封闭的后果是后来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如果用原有的GDP的统计方法来看,我们可能不知道,1895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才由世界第一转成世界第二,因此有时一个虚幻的GDP是没有意义的。1895年是《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年,你认为GDP第一或者第二有意义吗?没有。背后是实力,实力是什么造成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是否足够开放,就这么简单。
开个玩笑说,日本历史上就是一个“傍大款”的国家,你只要强我就傍你,因为它是一个岛国。当中国处于唐宋以来最强盛的时候,它义无反顾、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