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再启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台或者撞到一个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脚踏实地,在自己最平凡的每一天的生活当中找到一点快乐,找到一点成就感,这样才是比较实际的。

    当然,你自己做出努力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马云,我曾经当过外经贸部副部长,当时马云在外经贸部电子商务中心工作,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作人员。有一天我以部领导身份去电子商务中心检查工作,有四五个人来汇报工作,汇报完了以后我做了一些点评。

    后来马云的阿里巴巴要上市,他到北京来找我,请我出任上市后公司的独立董事,马云说,我在外经贸部时就见过你,你那天听完我们几个人汇报以后你还记得你讲什么了?我说我不记得了。

    他说,你就讲了几句话,还说几个人当中那个瘦瘦的年轻人汇报得最好,英文讲得也不错。

    这就说明马云当时讲话当中肯定有些火花、有些智慧和亮点打动了我。

    马云后来找到了机会,但是他自身的努力和自身的素质还是很重要的。每个人只要把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勤奋,哪怕没有碰到这种大的机遇,我觉得还是会过得很充实的。人过得很充实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每天睡觉睡到十点多的人,你给他再好的工作,他也不会感到高兴。每个人都希望追求成功,但是对成功的标准不要设置得太高,设置得太高的话,可能会对我们造成巨大压力,在奋斗的过程中也得不到什么快乐。最主要的是你要能享受这个奋斗的过程。

    降低成功的标准并不是说降低对人生的要求。成功并不一定就是名或者利,这句话已经被很多人说过,但是大家还是朝着这样的一些目标前赴后继地迎头撞去。

    家长也都这么想,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那么成功的标准就越来越高,比如要考上重点高中这才叫成功,考上重点大学才成功,出国留学要到哈佛才能够成功,这个太过分了。我和国外名校的老师、校长接触得比较多,所以常常有很多的家长来找我,让我给他们的孩子写推荐信,到哈佛或者耶鲁。我说这对孩子要求太高了吧,美国名校每年在中国就招这么几个人,现在认识的人来要求推荐,不认识的也来要求推荐,光我推荐的人美国名校就收不下了,这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压力?

    基辛格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一直记得。他说,一个人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能很悲哀,但是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以后,发现这个目标不是自己所要的那样一个目标,这可能是更大的悲哀。我觉得他这句话讲得很对,就是说设定目标出现了偏差,在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后却发现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该有多么可悲。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个男孩追求一个女孩,他认为如果追求不到这个女孩会是他人生的一个悲剧。但如果他把这个女孩追求到以后,发现这个女孩不是他原来想象的那样子,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悲剧。所以设定成功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会有追求,人不可能没有追求,但是怎么样把追求的目标设定得更加现实,更加符合自己的能力,这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一句话叫胜任愉快,就是你胜任了以后你才愉快,一个工作再好,你自己不胜任,你就会很痛苦。

    我原来一直想做最好的翻译,我当时把给国务院副总理、部长做翻译设定为自己的目标,但是后来突然有了一个入世的大机会,李岚清同志说要找一个可以用英文跟美国人吵架的人,我就一下从翻译这样一个平台,走到了中国的贸易首席谈判代表的平台。我并没有一开始就准备设定一个目标,更别说做中国的贸易首席谈判代表,这个不太可能的,这个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人生就是设定一个实事求是的目标,等待机会的来临。当然这种机会可能是万分之一,可能是百万分之一,但是有可能落到你头上,这样的时候你就接受这样一个机会,获得成功。

    这是个目标高低的问题,然后是时间的问题。中国自古说三十而立,于是大家都觉得30岁的时候一定要成功,要成名,不然就晚了,出名要趁早啊。真的是这样?

    我觉得“30岁不成功就完了”这句话反映了很多的问题。首先要问:什么叫成功?你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你说30岁我就要当总统,那对不起,你很可能就完了,在这个年龄就当总统的好像没有几个人。其次,这个想法反映了一种非常糟糕的心态,跌倒了还可以爬起来,成功的目标没有实现还可以继续努力,没有那么夸张,说实现不了就完了。

    对待这些东西要保持着一颗平常心,那些大人物、成功人士往往能保持一个平常心态。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第17页 :学会做一点没用的事
    学会做一点没用的事

    ◎白岩松

    从国家大梦到每一个人梦想的被尊重

    2009年3月31日,我在耶鲁大学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他们问中国有没有中国梦。我说有,但是请注意,目前的中国梦正处于由国家大梦向13亿中国人每个人具体的梦被尊重的过程中转变,这非常重要。

    过去的100多年,中国因为积弱贫穷落后,所以确立了一个强大、独立和富强的国家之梦。它使所有个人的梦想变得不那么重要,而且我们也都自发自愿地为这个大梦而努力。我这一代,大部分人是这个国家梦的践行者和支持者,愿意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很多东西,让这个国家变得富强,更不用说也有很多人牺牲生命。回头看历史,中国经过了100多年的努力,国家大梦可以了,GDP世界第二了,我们受到的尊重程度等都不用去说了。

    那已经悄悄开始的每一个个人的梦想该如何被尊重呢?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折期,由国家大梦向个人梦的转变,个人梦就要谈到幸福了。绝不是国家一个大梦实现了,每个人就都幸福了,每个人的梦想不同,每个人的幸福观不一样,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幸福的实现路径,这一点是目前最大的挑战。换个角度想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感觉到不幸福,因为不幸福而焦虑,其实这将成为社会进步的新的动力,因为我们对这个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倒退30年,像我这一代人一直认为20世纪末能实现四个现代化,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样简直幸福死了。就像以前问陕北的农民,当皇帝什么样?当皇帝还不得吃两碗面,吃一碗倒一碗他能够想象的全是物质标准。但是我们现在吃饱了喝足了,又重新感到不幸福了,因为吃饱了之后确立的新的梦想更难实现,实现了才能更靠近幸福。我们现在开始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想实现起来挑战会更大。

    我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刊上看到一句话,“我们喜欢的也许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我觉得特别好,套用这句话,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就跟入世谈判过程一样,其实是确立一个标准。为什么入世谈判对我们不仅意味着一个结果?因为不光结果给我们带来了进步,谈判的过程就带来了很多进步。比如我们开始理解“共赢”这个词,开始明白妥协,开始明白怎么去跟世界磨合,这一系列的东西已经让我们进步。

    当我们今天在探讨、思考幸福的时候,很多不幸福给我们的压力和思考也都成为新的动力。

    但是回到那句话“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是什么?是人们的一种情感需求。当全社会拥有尊重的时候,我们物质又有了很大的改善,又得到了情感方面的依靠,我们就会觉得很幸福。因此,一个好的单位是给员工开三份工资的:一份工资是养家糊口的人民币;还有一份工资是情感,给人温暖,有一种尊重在里头;还有一份工资是精神支柱,因为事业也是一种信仰。如果每个单位能给员工开出三份工资,即使具体的工资只有3000块钱,他都不愿意跳槽去4000块的那个地方,因为他有另两份很高的工资。可是我们现在有多少老板、有多少领导、有多少单位是能给我们每一个人开出这三份工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