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零句蠢话,蠢话除以零就等于无限的蠢话。我已经厌倦了你们一直敷衍我的蠢话了。”吉宁曾经这样说道。但是,他非常擅长吸收别人的管理才能,也因此获得了高额报酬。
吉宁还是一个非常积极也非常成功的企业并购者。在1960年至1968年的8年里,ITT公司并购了110家企业,其中美国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几乎各占一半。在1969年的前10个月,ITT公司又完成了48起合并,而且还有13起合并正在进行中。在吉宁的推动下,ITT公司在1968年的《财富》500强中名列第11位,而它在1960年的排名仅在51位。该公司的收入也大幅增长—期初40亿美元,而期末为期初的4倍之多。
ITT公司是一台进行公司交易的大机器,在艾维斯公司的交易结束后,费利克斯成为了这台机器的润滑油。艾维斯公司的交易无限拉近了拉扎德投资银行和费利克斯与同时代最激进的公司交易家哈罗德·吉宁之间的距离,这也直接导致了并购顾问这个行业的产生,以及拉扎德投资银行在行业中的统领地位。这就是费利克斯在艾维斯公司交易中所得到的真正收益,而不是那区区10万美元。即使费利克斯不是吉宁并购战略的策划师,他也参与了这些战略。在拉扎德投资银行的著名高级合伙人安德鲁·梅耶也无法吸引吉宁的情况下,费利克斯却获得了吉宁的青睐,从此成为了ITT公司的“实际员工”,他每天傍晚6点钟都要在办公室里与吉宁面谈。
艾维斯公司的交易结束后,安德鲁坚持自己要成为ITT公司董事会的成员,生性倔强的英国人吉宁强硬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安德鲁对他从不尊敬。)而费利克斯对吉宁的亲热态度则更管用。ITT公司的高级副主席斯坦利·卢克认为,费利克斯一直是“安抚吉宁的最佳人选”。当ITT在1966年聘请拉扎德投资银行担任ITT消费者服务公司(艾维斯交易后成立的新部门)的顾问时,费利克斯所投入的时间终于开始有了回报。ITT为此顾问服务向拉扎德投资银行支付了15万美元的顾问费。1967年,ITT公司在对法国音响设备生产商克劳德帕兹公司的并购事宜中,再次聘请拉扎德投资银行担任顾问,而且就此支付了125 000美元的费用。“吉宁是一个很难应付的人,”费利克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这样评价道,“确实很难应付。但我一直都知道他要做什么。”费利克斯和吉宁两人一起开创了一场公司交易的大变革,这场变革虽经受过几次挫折,但一直延续至今。
虹←桥←书←吧←。←
第40节:1 大 佬(40)
1967年,拉扎德投资银行同时也在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与麦克唐纳公司合并的交易(麦克唐纳公司后来成为了麦道公司,现在是波音公司旗下的一员)中担任顾问。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在1966年年末聘请了拉扎德投资银行,当时它正面临破产。于是拉扎德组建了一个六人SWAT小组,他们要赶在感恩节到新年这段时间里找到该公司的买家。他们征集到了6方的投标,最后麦克唐纳公司成为了赢家。拉扎德投资银行在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公司的交易中获得了一笔价值为100万美元的顾问费。“事实上,根据合同的条款,我们可以获得双倍的价钱。”拉扎德投资银行在这次交易中的负责人斯坦利·奥斯德本回忆道,“只要了100万,但是麦克唐纳还是不怎么乐意。”(在实际交易中,要由购买方支付并购费用。)
费利克斯不止一次地发现,自己身处ITT公司的交易对手地位,例如在担任长岛的合同房建筑商莱威特父子公司的顾问时亦是如此。在1966年至1968年ITT公司并购莱威特父子公司的交易中,拉扎德投资银行的参与过程充分显示,并购顾问在公司总裁的重大决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各种复杂的社交关系中,最优秀的银行家与金融工程师一样,都是缺乏实际经验、纸上谈兵的家伙。没有人能像费利克斯·罗哈廷那样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
同样令人惊叹的是,费利克斯似乎在与莱威特的总顾问乔尔·卡尔的初次会谈之前就已经了解了莱威特父子公司的实际情况。虽然莱威特父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费利克斯可以获得它的任何财务报表,但是这种熟悉程度仍然少见。“莱威特父子公司的长处在于,它能够将单家家庭作坊和购物中心以较低的成本合并成大的集团。”费利克斯在写给安德鲁的信中这样说道,“为了未来的扩张,公司要有能力积累大量可供未来经营的土地。”拉扎德投资银行对莱威特父子公司的具体业务不太了解,这是该时期的普遍现象。当时从事并购交易的银行家们都是通才,他们扮演着战略家的角色;在这个行业中,拉扎德投资银行是受到大家顶礼膜拜的行业老大,而费利克斯则是拉扎德投资银行的老大。当时的普遍认识是:公司管理层清楚自己的行业;拉扎德投资银行的银行家则是各种并购交易的专家,他们不受任何行业限制。(现在,拉扎德投资银行的银行家们必须既是行业专家,也是产品专家。)
费利克斯对莱威特父子公司的交易满怀热忱,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价值4 000万的小项目,不久后费利克斯还同意与莱威特父子公司长期的合作伙伴韦尔特海姆公司分享酬金。此外,莱威特先生的个性也是一个问题。经过乔尔·卡尔的多次描述,费利克斯在了解情况后不得不提醒安德鲁,“莱威特先生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他相当自大,因此对待他时要非常注意方法。他久仰您的大名,乔尔·卡尔先生认为应该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安排您和他见上一面”。费利克斯在短信中还写上了关于莱威特父子公司作为潜在交易伙伴的一些看法,此外还有一些大型的石油企业,因为“像美国铝公司、恺撒公司甚至佐治亚太平洋公司等在房地产业务中已经相当活跃……此外,他们还有可供囤积土地的现金资源”。费利克斯总结道:“无论如何,我认为莱威特父子公司是行业里面的老大,它当前业务的利润似乎非常高,而且利润还在不停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对它当前的管理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那么该公司将成为一个不错的销售对象。不过问题在于莱威特先生的个人抱负,如果公司为其他人所有,那么他要求对公司经营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不过相对而言,莱威特父子公司还是值得考虑的。”安德鲁对此信没有做出任何书面回复,这也是他的一贯风格。写信人最多只能收到转回的信,上面写有手写的A字样,从而显示他已经读过该信了。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莱威特父子公司与拉扎德投资银行和韦尔特海姆签署了聘用函,承诺向这两家投资银行支付50万美元(每家各得25万美元)和公司销售所得对价的1%两者之中较低者。(最终拉扎德投资银行向莱威特父子公司收取的顾问费减少了45%。)当时莱威特父子公司的房屋产品价格还不到2万美元。在聘用函签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拉扎德投资银行就制定了第一个《销售契约书》,用以征集对该上市公司的投标。这份27页的文件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地方,但是它是最早的文件。
虹桥书吧BOOK。
第41节:1 大 佬(41)
当《销售契约书》制定完成后,拉扎德投资银行开始为莱威特父子公司征集潜在买家。费利克斯迅速将目标锁定在了他的客户ITT公司身上,但是吉宁的回复却不甚积极。费利克斯认为,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ITT公司正专注于并购ABC电视网络的大胆举动中,当时华盛顿的监管部门开始担心ITT公司的收购举措,因此ITT公司不得不增加己方在监管部门的筹码。
1966年4月11日,从事莱威特父子公司交易的拉扎德投资银行合伙人彼得·刘易斯向费利克斯写信介绍了莱威特父子公司的其他潜在买家,由此间接向费利克斯显示不仅考虑了电气企业,而且还有可能考虑了洛克希德、波音和道格拉斯等航空设备生产商。在后来的国会听证中,当被问及刘易斯的短信时,费利克斯否认了该信所表达的关联:“这是一封内部交流意见的便函,不过是用来表达一个人的意见和观点,其作用也仅限于此。我们在当时与ITT公司进行了一些讨论,自此以后我们没有与其他任何人进行相关的讨论。”
费利克斯将自己与这封信件的关系开脱得一干二净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