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天,尽管是在战争时期,也没有人会把教堂里响起的《婚礼进行曲》与这次毁伤81000官兵的进攻炮火联系在一起。所以,当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史密斯少将推门进来,悄悄地报告“德军在比利时突破了我们的防线”后,艾森豪威尔的第一反应是:“战争进行到此时,突破防线的应该是我们,而不是德国人!”可是事实是德军已突破了米德尔顿少将的美军第8军的防线,正在向西北迂回进攻,企图将第12集团军群合围。
  美军事前的情报,没有报告阿登山区当面有如此多的德军。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艾森豪威尔很快镇静下来,他明白德军绝不是在进行一次瞎打乱攻,而是在进行目的十分明确的反攻。
  他要堵住第8军当面被撕裂的缺口。他必须堵住这个缺口!
  从战场态势看,德军的进攻已在第8军当面形成了一个突出部。艾森豪威尔决定从南北两翼夹击这个突出部。这样,进攻中的德军将遭受两翼打击,甚至被合围。为此需要使用装甲部队。当时,在第8军左翼有考特尼·霍奇斯第9集团军的第7装甲师,在第8军右翼有巴顿指挥的第3集团军的第10装甲师。艾森豪威尔准备让这两个师援助第8军,攻打洛希姆突出部。可是,巴顿正准备按预定作战计划在萨尔发起进攻,他需要这个装甲师。布雷德利提醒艾森豪威尔,巴顿不会同意把他的师加强给第8军。然而,艾森豪威尔坚决地说:“告诉他,不是他,而是我在指挥这场该死的战争!”
  巴顿果然不肯,他直截了当地对布雷德利说:“是你的失误,而不是我使得我们面临如此糟糕的局面!现在,你又想让我的部队拉到北面救你。”巴顿原是布雷德利的上级,现在却成为布雷德利的下级,他本来就不服气,借机大发牢骚。
  艾森豪威尔听说后,立即让巴顿飞抵卢森堡,当面说服巴顿:“你的行动关系到整个战局,如果让我选择,我也会交出这个师。”艾森豪威尔见巴顿还是不表态,突然对巴顿说:“乔治,还记得去年北非突尼斯的卡塞琳隘口战役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只有强者才回避某些争论(3)
巴顿说:“当然!你刚刚晋升为四星上将,就遭受到了德国人的进攻。”
  艾森豪威尔微笑着说:“好记性。那次,是你的奋战击退了隆美尔的进攻。真滑稽,两天前我刚刚接到晋升我为五星上将的命令,却又碰上了德国人的进攻。”
  巴顿笑了,回敬一句说:“这次是不是还要我为你的将星保驾?”
  艾森豪威尔诚恳地说:“准确!为什么不再这样呢?再保一驾吧!”
  巴顿握住艾森豪威尔伸过来的手,同意把他的第10装甲师加强给第8军。
  艾森豪威尔就这样聪明地处理了突发事件和令人头疼的部属,为粉碎德军的阿登反扑奠定了基础。
  战后,艾森豪威尔接替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后来退役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恢复军职,担任北约盟军首任总司令。1953年,当选为美国第34届总统,1956年连任成功。1961年离开白宫。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终年79岁。他最后的遗言是:“我始终爱我的夫人!我始终爱我的儿子!我始终爱我的孙子!我始终爱我的祖国!”
  艾森豪威尔去了。作为军人,他尽到了战胜对手的职责;作为政治家,他的名字和冷战政策连在了一起。他的功过是非,民众心中自有看法,但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员名将,他的功勋是有目共睹的。
  艾森豪威尔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指挥艺术有多么高超(在这方面,他前面可以排列一批赫赫有名的将军),而是因为他个人的品质。德国大文豪哥德说得好:“几何以直线为最近,修身以公正为最好。”艾森豪威尔的成功说明:提升个人的品质是领导者成功的一把钥匙。
  

狮子一样凶猛狐狸一般狡猾
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曾有一句名言:一个君主应该具有双重性格——狮子一样的凶猛,狐狸一般的狡猾;而聪明的君主则知道什么时候当狮子,什么时候当狐狸!曾经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个知道什么时候当狮子,什么时候当狐狸的政治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娴熟地驾驭自己的双重性格,不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还奠定了美国的霸权。
  1950年,哈佛大学把罗斯福、林肯、华盛顿一起评价为美国历史最杰出的三位总统。然而,这位曾经创造美国政治史奇迹的荷兰裔的政治家,少年时代却不具备成为优秀政治家的一切条件。然而,他内心深处渴望“被尊重”的心理,却激发了他对政治的浓厚兴趣。在这种浓厚兴趣的支配下,在两个人的引领下,他走上了政治道路……
   。。

因渴望尊重走上政治之路(1)
罗斯福出身于富有的企业家家庭。其父母在给予富兰克林优越生活的同时,也在富兰克林的周围建立起一道厚厚的屏障,透明而坚硬。不喜欢政治的父母一直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远离政治的真正的绅士。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可以说不具备成为优秀政治家的一切条件。
  从家庭环境上看,他的父母让其远离政治。母亲萨拉为了尽一切可能把自己的儿子留在身边,竟然不让孩子受公立教育,而是一直请家庭教师教育童年时的富兰克林。
  从社会条件上讲,富兰克林也不具备成为政治家的条件。他不像小他7岁的希特勒那样,15岁就成为孤儿,无人管束,不久就沦为流浪汉;他不像比他大3岁的斯大林那样,生活在一个透风漏雨的棚屋里,在一个充满民族仇恨与种族仇恨的国度里长大;他也不像小他一岁的墨索里尼那样,是生活在一个以政治###著称的国家,并且11岁就被学校开除的坏孩子。他生活在一个以民主著称,社会相对稳定,家庭环境十分优越的国家里,不必每天为生活而焦虑不安,不必到处漂泊,朝不保夕。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家庭不和、什么是物质匮乏、什么是白眼相待……社会学家认为,当一个人处于动荡与不安、贫穷与饥饿中时,最容易产生对权力的追求。他们希望通过对权力的追逐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然而,富兰克林从来没有这些经历。
  然而,渴望“被尊重”使得他最终走上了政治道路。
  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有两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心理渴望:急切地渴望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热衷于赢得社会名流的尊重。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富兰克林非常喜欢参加各种团体。然而,当时有些团体不是你要参加,而是应邀参加。换言之,只有赢得同学尊重的人,应邀参加团体的概率才最大。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富兰克林必须积极参加或热心于公共事务。而这一点正是他后来参与政治活动的土壤和种子。
  最先促发富兰克林政治兴趣的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和西奥多同是尼古拉斯·罗斯福的后裔。尼古拉斯是从荷兰来到美洲的移民。他到美洲后,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约翰尼斯,西奥多是他的五世孙;次子叫雅各布斯,富兰克林是他的六世孙。所以,西奥多是富兰克林的远房堂叔。西奥多比富兰克林大24岁,在政治生活中遥遥领先于富兰克林。可以说,富兰克林是听着西奥多政治生涯的传奇故事成长起来的。富兰克林在格罗顿学校读书时,西奥多是纽约州警察局长、纽约州州长。在美西战争中,西奥多率领一支志愿骑兵团在波多黎各与西班牙军队作战,赢得广泛赞誉,回国后,顺利竞选纽约州州长成功。这对于渴望赢得社会尊重的富兰克林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西奥多曾对富兰克林说:“一个人只做到行为端正是不够的,他必须机智与勇敢才能赢得社会尊重。”这句话一直是富兰克林的座右铭。
  或许是由于青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把西奥多作为心目中的英雄,引出了第二个影响富兰克林走上政治道路的人,这个人就是西奥多总统的亲侄女埃莉诺·罗斯福。
  富兰克林是在1902年上大三时在火车上认识的埃莉诺。尽管当时富兰克林可能还不知道埃莉诺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的侄女,但是他很快就爱上了这位身材修长的姑娘。不过富兰克林的母亲萨拉却对儿子的婚事非常犹豫,因为她最希望儿子能经常陪伴她。1903年元旦,当埃莉诺的姑妈拜伊夫人看出她最钟爱的侄女爱上了富兰克林后,邀请富兰克林和侄女一起到白宫喝茶。在这里,富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