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铸剑-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你要去同州,我与姐姐一起来为你做准备的。”

  “好。还是朕的妹妹诗雅体贴朕。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噢!是那破剑。”

  “它可不是破剑,它可是大周国的镇国之宝?”窦诗雅惊讶地说。

  “朕不相信,当初先帝把它交给朕时,朕就不相信,它只是一把玉剑。供人玩玩可以,可不能上战场。”

  杨丽华急着说:“可它是远古时我们的祖先用来祭天的,它能与天交流的。”

  宇文斌(贝)笑了起来:“你们这些女人,听到风就是雨。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个玩具。”

  “那太上皇将它送给我,好吗?”窦诗雅玩皮地笑着说。

  一时间,屋内没人说话了。杨丽华紧张地看着宇文斌(贝),又看看窦诗雅。

  宇文斌(贝)突然大笑起来:“想当初,朕为太子时,没人说过朕的好话,就是诗雅在父王面前替朕说话。朕的今天来之不易,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诗雅的,过来诗雅。”窦诗雅捧着玉剑走向宇文斌(贝)。宇文斌(贝)扶着窦诗雅的肩膀,动情地说:“别说你要一把玉剑,就是要朕的半壁江山,朕也舍得给你。”

  杨丽华急了:“陛下,这剑可是………”

  宇文斌(贝)转过头打断杨丽华:“又想违背朕的旨意?上次朕都饶你一次了,你太放肆了。”

  “可是那是天………天………”杨丽华有点结巴了。

  “天什么天,朕就是天,朕就能直接与天交流,还用得着其它东西吗?”

  杨丽华低头垂眼,一声不吭地站在一边。

  宇文斌(贝)把脸转向窦诗雅:“朕就是天,朕今天就代表天,把此剑赐给你。”

  窦诗雅欢快地双手捧剑:“谢谢太上皇。”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宇文斌(贝)的同州之行终于开始了。宇文斌(贝)带着四个皇后和大队的卫队,从长安城出发,赶赴同州。

  高兴的时候,宇文斌(贝)亲自驾御驿马,日行三百里,命四皇后及文武侍卫数百人乘车跟着他。而且让四个皇后的车并驾齐驱,如有先后,马上谴责甚至杖责。于是整个行进路程经常是人马相挤,乱成一团。但宇文斌(贝)喜欢这样。

  杨广和李渊也在侍卫人中。他们俩不止一次悄悄讨论同样一个问题:像宇文斌(贝)这样的人为什么也能当皇帝。二个痛苦不堪的少年陪着宇文斌(贝),经过一路颠簸来到了同州。

  凛冽的寒风中,宇文斌(贝)带着杨坚走上了同州山上。看着满山雄伟高大的佛像,宇文斌(贝)异常的激动。他那一身衣服在寒风中飘舞着,瘦得皮包骨头的身体僵硬地像木偶一般被裹在衣服里。杨坚看着宇文斌(贝),心中不是滋味。这么个无法无天,无德无能的人当上皇帝后,坏事做尽,却还能自封为太上皇,与佛祖和天帝等齐。天理何在?整个国家被这个青年皇帝搅得一团槽。没人知道这个青年皇帝下一步会干什么。

  宇文斌(贝)看着这些大佛,心中想着自已的佛像应该刻成什么样子:不能按自已目前的样子刻,因为他现在太瘦了。对,叫工匠们多为自已刻几尊,因为他现在是天上人,要按照天上人的模样刻。

  这时,宇文斌(贝)看到眼前的一尊佛像特别高大雄伟。他跳下马,向佛像走去。

  杨坚也下了马,跟在宇文斌(贝)的身后。这时,杨坚看清了,这一尊佛像与他上次与宇文邕看到的是同一尊。

  宇文斌(贝)站在佛像前,他嘶哑着嗓子说:“照这尊佛像刻,要刻的更大、更强健,以纪念我,伟大的天元帝的到来。”

  “好的,陛下,您放心,我会安排人做好的。”

  宇文斌(贝)看着佛说,对杨坚说:“普六如坚,你看,这些佛像既不像你,也不像我,他们唇厚、鼻高、目长、额丰、肩宽,气慨雄健。他们是我们鲜卑祖先的形象。那时,他们刚刚从西北方向东边迁移。”

  “陛下您说的没错,这是鲜卑祖先还未迁到洛阳时建的。那时,中原汉人还未和鲜卑族通婚,而这些佛像就是当时鲜卑人的特征造的,有人说这尊像就是按照文成帝本人的像貌造的。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慢慢地,鲜卑人与汉人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

  “普六如坚,分不清谁是谁了,那可不行,必须得分清。贵族、平民、奴隶、杂户。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必须等级森严。鲜卑人与汉人、丁零人等各族不能平等相处,否则,这个国家也就没有了秩序。”

  宇文斌(贝)又指着佛像说:“这些石像各按品级一个比一个低,大小群臣全体服从大佛像。大飞天和侏儒为奴隶和民众,为大佛服役。一个完美的秩序。你再看这些雕刻在龛基、座基、梁下、柱顶等处的侏儒,他们身形矮小,身体健壮,用力举着重物,表示着顺从大佛。我就是大周国的佛,万民都应该像这些侏儒那样为我干活。”

  “是,陛下。可上次先帝看到这尊佛像时,还说到了另一层意思。”杨坚小心地说。

  “什么意思?”

  “治国不仅要秩序,更重要的是和谐,这也正是儒家所提倡的。它提倡天人和一、君臣合一、父子合一。正是有了在这种思想,先帝才下决心将儒学立为我大周国治理国家第一学说的原因,因为它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中庸中包含着治国所需要的和谐与秩序。

  杨坚没敢说宇文邕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维持秩序的大佛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

  没有这种本事,谁愿意服从、谁愿意替他劳作,这秩序与和谐又如何维持。像宇文斌这样胡作非为,无德无能,国家秩序何在?和谐又从何谈起。

  宇文斌(贝)听完杨坚的话,生气地说:“别再说先帝,别跟我谈什么儒学了,我讨厌,我要恢复佛为我大周国第一的地位。佛是我大周国的庇护神,佛是伟大的,是万能的。”说着说着,宇文斌(贝)的眼神暗淡了下来,他累了,他要休息。

  杨坚赶紧扶着宇文斌(贝)上了马,向山下奔去。

  拿到玉剑的窦诗雅回到家后,看见了自已母亲襄阳公主。诗雅得意地将玉剑亮了来。襄阳公主看见玉剑大吃一惊,忙问诗雅:“你从哪里拿的?”

  “我哥哥送给我的。”窦诗雅神秘地说。

  “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这可是我大周国的镇国之宝呀!”

  “可哥哥说他代天赐给我了。”

  “你们惹祸了!你们惹大祸了!”襄阳公主生气地说。她站起身,对着诗雅说:“把剑给我。”

  “是我哥哥给我的。为什么给你?”诗雅将玉剑向身后藏去。

  “你如果不把此剑交出来,为娘今天就死在这里!”襄阳公主真的动怒了。

  窦诗雅吓坏了。她没想到母亲为了一把玩具剑真的动怒。她赶紧走上前,将玉剑交到母亲手里。

  襄阳公主接过玉剑,双手抖动着。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这个宇文斌(贝),怎么如此不懂事,怎么如此槽踏祖上的家业呀。”襄阳公主说着说着嚎啕大哭起来。

  窦诗雅走上前,摇着襄阳公主的胳膊:“妈妈,你别哭了,我不要它了。”

  襄阳公主止住哭。她擦擦脸上的泪,对诗雅说:“你们还是不知道这玉剑的来历,你哥他更不懂。他真是不懂事!你们知道这玉剑怎么来的吗?它可与我们大周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呀?他样做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的,你懂吗?”

  窦诗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襄阳公主找来一块红布,小心地把玉剑放入布中包好。她要找个机会,把它重新交还给宇文斌(贝)。

  

第二十三章  陈国再败退江南  天元贪色乱后方
江淮前线,周国军队与陈国军队在激战中频繁调动。这是一场拉锯战,一场消耗战。

  二个国家都调动了最大力量,进行一场决定生存的大决战。

  为了解救重镇寿阳,陈国派大将军任忠帅步骑七千赶赴秦郡,仁威将军鲁广达帅一万人进入淮河,樊毅将水军二万自东关入焦湖,武毅将军萧摩诃帅步骑二万进入历阳。援助当地守军,全力阻挡周国发动的攻势。战线绵延在几千公里的江淮河滩上。

  周国元帅韦孝宽率领军队拼死猛攻,最终攻下了陈国的重镇寿阳。以此为转折,杞公宇文亮打下了黄城,梁士彦打下了广陵、霍州。陈国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