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武卒-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同僚的形象,相貌、军服、武器、姿势、神态和真人一模一样,一眼就看得出塑的是谁。
  王离在工匠前面站好,用一只手拄着剑,目视前方,保持着一名秦军中级军官在作战时向前方远望的姿势。工匠们也各有分工,有的擅长刻画面部的便只负责塑俑头,擅长刻画身材的便负责塑俑身。王离大约站了一个时辰,两脚几乎失去了知觉。工匠塑得十分卖力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时跑到王离跟前来,从不同方位观察所塑对象的五官结构,头发的样式。
  下午的时候,所有泥像都塑好了。王离看着陶匠把自己塑像的头与身连接在一起,觉得泥像瞬时间有了生气。而且,这塑像与他像极了。它是那么沉着、威武,神情间透着刚毅、勇猛,甚至比真正的自己都更有神采。
  王离高兴而小心地摸着自己的塑像,由衷地赞扬给自己塑像的工匠。可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工匠神情小心谨慎,仿佛心中压着千钧重担,生怕一个细节差错而招来惩罚。这沉重的外表与塑像表达出来的东西简直天壤之别。王离心中有一丝疑惑,便不再说什么了。
  出了工匠棚,王离看见一个文官在认真检查着塑像的质量,不时要下属记录某个塑像的质量不合格,必须重新塑造。王离心想,这些塑像的工艺已经非常出色了,这个文官还挑三拣四的,真是不让人活了。

第七章 祭与魅(12)
仔细看去,发现这个人竟是章邯。王离大步走上去,猛地一拍章邯的肩膀,章邯吃惊地回过头,见是王离,也很高兴。两人已经一年没见过面了,章邯半年前从楚地调回少府。
  王离见章邯额头上蒙着汗珠,神色紧张,便说:别太累着自己,看你像是得病了似的。章邯睁大了眼睛看着王离,仿佛王离不是秦国人一样。他说:我哪里敢轻松呀,丞相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检查进展情况。看看这些塑像,每个工匠、工头的名字,还有少府验收者的名字都要刻在上面,就连丞相的名字也要刻上去呢。
  说罢,章邯从地上拾起一把青铜剑,指着上面刻着的字,说:这把剑是十多年前造的,上面还刻着相邦吕不韦的字样呢。这回的塑像要求极严,铠甲、武器、马具、战车都要用真家伙呢,瞧瞧,这些剑、弩、戟、铍都是从咸阳武库中刚提出来的。
  王离禁不住问道:这些都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用真人塑像呢?章邯笑了笑,说:这我可不知道。王离明白,他其实在说,我知道真相,但在这么多人面前可不能泄露出去。王离不再问这个话题,又和章邯聊了几句便回宫里边去了。
  大约又过了半个月,皇帝要进行一次东巡,这次出巡的路线远远超出上次,要穿过韩国、赵国,一直到齐国,看到大海,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岛隔海相望才罢休。最后,还要举行大秦帝国的第一次封禅大典。举国上下都为着这件事努力准备着,禁军当然也十分忙碌,制定确保皇帝出巡途中安全的措施,演练各项仪仗队伍。
  这日黄昏,章邯到王离的院子里来了。还未等章邯坐下,王离就说:走,今晚没有事情,我们到城里边喝点酒去!
  章邯咳嗽了几下,没有搭话。王离很惊异,章邯向来做事果断利落,从来不支支吾吾,便问章邯怎么回事。章邯盯着王离,有点为难,又十分坚决地说:今晚出城一趟吧,有十分重要的事情!
  王离问道:什么事情?神神秘秘的?
  章邯面有些难色,嘴唇绷得紧紧的,又极力让王离相信并不是险恶的事情,说:事情于你并无凶险,但实在是太过重大,出半点差池便又是一场血雨腥风,所以不能告诉你其中原委,但你要相信我。
  王离问:难道交往这许多年,你也不能告诉我吗?
  章邯答道:我的确不能告诉你,不要为难我了。这是一位将来极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让我转达的话。我真的不能再多说半句了。而且你必须去,不管事情多么扑朔迷离也要去。
  王离望着章邯,叹了口气说:除了相信你,我还有其他办法吗?
  章邯和王离立即起程,途中,两人沉默不语。到了目的地,王离发现是白天来塑泥像的地方。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工匠累了一天,大概睡着了。几队秦军士卒在四处巡逻,各个重要地方都设了哨卡。
  章邯把王离带到一个小土丘前面,这里看起来更重要一些,大约有百名士卒防守。一名千人主将紧张地站在前面,生怕出什么意外似的。他看了一眼王离的军服,知道是禁军中的中级军官,但又不认识,只得拦住了他。章邯走上前去,小声问:扶苏公子已经到了吗?那名千人主将点点头,转身消失在一片黑暗当中。
  王离心中大吃一惊,扶苏公子竟然在这里,夜这样深,不知他要干什么?自己是郎中车将,莫不是要挟我造反?但转念一想,章邯知道我不会背叛皇帝的,这么多年的交往他应该很了解我。

第七章 祭与魅(13)
过了一会儿,千人主将出来,说:扶苏公子让王离进去。章邯望了望王离,说:我不能进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王离与千人主将向里面走,才发现这是一条通向地下的很陡的阶梯,大约有几十步深,越向下越阴冷。每隔几步,在壁龛里便燃着一盏灯火,因此里面比地上还要亮许多。
  到了甬道的底端,主将对王离说:王将军请独自前进,扶苏公子在里面等候你呢,恕在下不能远送。
  王离向前走了十几步,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长达几百步宽的巨大甬道,整整齐齐地摆着半年来塑好的陶俑像。像这样的甬道,从王离站着的地点横着望出去,可以看到四五条。
  在昏黄的灯火下,陶像、战马、战车都按照秦军战时的编队摆放着,战阵正对着自己。随着灯光的摇曳,栩栩如生,仿佛只要一声战鼓,所有的一切便会打破寂静,冲向黑暗的前方,无所畏惧。王离打量着这些陶像,就像重温着几年来自己参加平定楚国的战争一样。
  这些俑像给王离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过去的军旅生涯仿佛在这一瞬间复活了,他的思绪又回到了生死无常的战场,与士卒们在一起。
  这时,不远处出现一个身影,说道:来人可是王离主将吗?王离这才缓过神来,快速向前面走去。
  前面一位公子身穿白袍,后面随着两名太监。王离知道他便是人人都在议论的长公子扶苏。王离在扶苏面前停下,单膝跪拜施礼。扶苏道:请主将不必拘谨。
  过了一会儿,扶苏道:听说你和章邯曾经拜儒者荀先生为师?久闻荀先生大名,想跟随他研学儒家典籍,可荀先生却不幸去世,心中一些疑难恐怕要作长恨了。
  王离说:随荀先生为学,其实也没过多地学习儒家学问,大部分还是学韩非和孙武的著述,那时年轻,不知珍惜,不过学了点皮毛。
  扶苏道:有一回听章邯说,荀先生曾向你讲过一番“和而不同”的道理,我对此非常感兴趣,不知你可否重复一下荀先生当时是怎么说的?
  王离心中奇怪,深夜出宫,冒着受罚的危险,公子扶苏竟是要问这些吗?而且扶苏不久就将立为皇太子,以如此尊贵之躯,跑到咸阳外几十里,仅仅带着百名随从。如果出了意外,必将是举国震动。这一切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扶苏敏锐地感到王离有些停顿,忙道:差点把大事忘了,也怪我求知心切,总是琢磨着《论语》上的几句话,想痴了。今晚让你出来,的确还有大事情。不过,要与你商量的人可不是我。说罢,扶苏转过身,指着甬道的尽头,略微一笑说:去那里吧,有个人在等着你呢。我的任务完成了。说罢向外走去。
  王离有些踌躇地向前走去,一排排陶俑像严守纪律的操士,一动不动地站在他身边,似是等待着高级将领的检阅。王离的袖子偶尔擦到了陶俑身上佩带的剑,横持的弓弩或是战车上持着的车铃,便会在庞大而寂静的甬道里发出幽远的响声。
  按着秦军的惯例,战阵的侧后方是指挥作战的主将幕帐。王离走向那里,感到光线越来越强,似乎主将幕帐里的灯火更多、更亮。
  王离突然有些恍惚,觉得自己正在走向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如果自己调过头,马上走开,事情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一旦走到那里,便把自己抛向宿命,便再也逃不掉那结局。
  绕过一段甬道,主将幕帐的石室进入了王离的视野,那里灯火通明,穿着白纱衣的公主嬴妩站在一具已经绘制好的陶俑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