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士养成计划-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学识,也不见得会比自己逊色多少了,假以时日,这二人在儒学上的成就必定会超越自己。想到此处,姜老夫子也是在心中生出了一丝淡淡的挫败感,暗叹自己老了。除此之外,姜老夫子更多的则是欣慰,感叹后辈子弟的成长。



  看着刘誉二人,姜老夫子思索了许久,又想到方才刘誉二人顶着风雪在门外静候自己,不肯打搅自己休息的事,终于在心里下定了某个决心。



  “你二人可知老夫一家的来历?”看着眼前的刘誉二人,姜老夫子面带微笑,轻声对二人道。



  听得姜老夫子此言,刘誉二人也是微微一愣,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后,发觉对方也是一脸茫然,不禁回答道:“学生不知!”



  据刘誉二人所知,姜老夫子一家世居成德,传承了已不知有多少年,对于姜老夫子祖上的来历,倒是实在不知晓。



  对于刘誉二人的态度,姜老夫子倒是极为满意,看着二人眼中的茫然,姜老夫子颇为自豪的解释道:“我姜家本姓吕,世居营丘,乃是大周开国名臣太公吕尚后裔,被武王封于齐。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了,吕氏辗转迁移,颠沛流离。东汉初年,我这一脉便迁到了成德,为了避讳先祖,又为了掩人耳目,祖上又将吕姓改回为姜姓,在此定居,至今已有两百余年。”



  听了姜老夫子的话后,饶是刘誉二人心性沉稳,远超同辈,也是惊讶不已。毕竟,刘誉二人可是不曾想过,姜老夫子的来历居然如此之大。在历史上,姜太公的名号可谓是如雷贯耳,历代典籍都公认其超然的历史地位。无论是儒、道、法、兵,亦或是纵横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后人尊为“百家宗师”。倘若姜老夫子所言不虚,那单论出身尊贵,这世上便少有人能比的上他。



  听完姜老夫子的解释后,刘誉二人连连向姜老夫子行礼道:“原来老师乃太公后裔,恕学生无知!”



  见刘誉二人如此态度,姜老夫子摆了摆手,颇有些惭愧道:“先祖威望犹存,奈何后辈子弟不孝,不能扬先祖威名!”



  说完后,姜老夫子又对刘誉二人道:“你二人自幼由老夫教导,对你二人心性品行也是颇为了解。你二人自幼聪慧,天赋颇佳,心性也极为不错。可奈何老夫才学浅薄,在教导后辈也并无多大能力,倒是有些耽误你等了!”



  听了姜老夫子的话后,刘誉二人也是心头微惊,心道老师今日怎得说出这番话来。在心中疑惑的同时,二人也是连忙向姜老夫子道:“学生愚笨,全靠老师悉心教导,方才有今日成就,老师怎可这般自谦!日后,学生也定当继续在老师门下认真学习,袭承老师学问,替老师扬太公威名!”



  对于刘誉二人的话,姜老夫子不置可否。顿了半晌,姜老夫子谈了口气,方才继续道:“你二人才智不俗,他日必成大器。以你二人如今的学识,我也没多少东西教与你等了!”



  话音落地,姜老夫子站起身来,冲刘誉二人道:“你二人且候着,我有东西交予你等!”



  听了姜老夫子的话后,刘誉二人也是有些莫名其妙,不懂自己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在听到姜老夫子让自己二人在此候着时,刘誉二人也不敢多言,安静的坐在火炉旁耐心等待着。



  姜老夫子在屋里倒腾了许久,最后方才从房中某处暗格里找出两份不知是何材质的古卷来。拿着两份古卷,姜老夫子走到刘誉二人身旁,对刘誉二人郑重道:“此古卷乃是由先祖吕尚所著,记载了先祖一身所学。流传至今,古卷已遗失的大半,传到我手里时,便仅剩下这两页了!今日,我欲将此两页古卷交予你等,望你等日后有所成就,也好宣扬先祖威名!”



  “老师,不可!此物乃是老师的家传至宝,学生怎敢贪图?还望老师收回宝书,传给后人!”听姜老夫子要将太公所著的古卷传与自己二人,刘誉二人连忙拒绝道。说实话,对于姜太公的传承的,刘誉二人要是说不眼热那是假的。据刘誉所知,在太公之后,无论是兵圣孙武、鬼谷子、黄石公,亦或是这个时代的诸葛孔明,或多或少都继承了姜太公的学识传承。但正所谓君子取之有道,此两页古卷乃是姜老夫子的传家至宝,而姜老夫子长子犹在,虽然刘誉二人对这两页古卷颇为意动,但无论如何此物也不该自己二人接受。



  (PS:第三更正在更新中!求收藏,求推荐!多谢支持!)
第二十八章 姜太公传承(第三更)
  姜尚学究天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后世,甚至成了被神化的人话。对于姜尚的传承,历代才俊无不趋之若鹜。在这个时代,除了姜尚所著的《六韬》被广为流传外,还有姜尚传承的传闻流传于世。



  对于姜太公的传承,刘誉一直以为是世人以讹传讹,今日见老师姜佑老夫子拿出两页古卷后,方才知晓传闻是真的。以此推测,刘誉估计,那诸葛孔明手中多半便有姜太公的些许传承。再次细想,据《三国志》记载,刘晔也是有王佐之才,学识过人,可惜未得重用。按理讲,刘晔在投奔曹操前,并未拜在哪位知名大贤门下,却有此才华。如今看来,其多半是继承了姜老夫子手中的两页古卷。



  对于刘誉二人的推辞,姜老夫子自然早有预料。他看着刘誉二人,缓缓叹息道:“并非老夫不想将此物传于后人,奈何后继无人啊!”



  听了姜老夫子此言,刘誉二人也颇有不解,疑惑道:“老师长子姜林师兄不是在淮南郡为府吏么,怎么会后继无人?”



  “姜林为人沉稳有余,但锐气不足,难成大器。何况,其资质愚钝,便是将此物传与他,也不见得能从中领悟出什么东西来!”听刘誉二人讲到自己的长子姜林,姜老夫子也是叹气道,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说完,姜老夫子又对刘誉二人继续道:“你二人天赋不俗,远胜常人,心性品行也极佳,又是老夫看着长大的,今日将先祖的传承托付于你等,也算是不会堕了先祖的风采!”



  “此物太过贵重,学生万万不敢接受,还望老师收回成命!”听得姜老夫子的解释后,刘誉二人仍是不敢接受,继续推辞到。



  见刘誉二人如此,姜老夫子也是面有温色,假装生气道:“你二人怎可如此,若你二人不接受此物,那便是让先人的传承断绝于世,日后我若魂归九泉,又有何颜面去见历代先祖?”



  “老师,您严重了!”听得姜老夫子如此言语,刘誉二人也不知该说个什么,只得皱着眉头回道。



  “若你二人不想让老夫日后泉下无颜面对列祖列宗,那便收下此物,如若不然,老夫纵是死都不会瞑目!”见刘誉二人仍在推辞,姜老夫子也是愈加不悦了,对刘誉二人态度强硬道。



  “老师何出此言,老师身子健朗,定能长命百岁!”见到老师当真有些生气了,刘誉二人也是连忙回答道。



  “那你二人可是接受此物了?”姜老夫子见刘誉二人如此态度,也是借机逼问到。



  “学生……学生……”听到姜老夫子如此问到,刘晔也是有些结舌,不知该如何回答。



  而刘誉见姜老夫子如此态度,也是知晓多半推脱不了。更何况,据刘誉推测,按原本历史的进程,刘晔多半便继承了姜老夫子手中的两页古卷,今日自己二人接受此物,倒也不会让刘誉产生过大的心理负担。不过,刘誉所不知道的是,若不是自己二人今日上演了一出“姜门立雪”,姜老夫子也不见得会下定决心将这两页古卷赐予刘誉二人。所以,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姜佑老夫子并未将此物赠予刘晔。



  “老师赐予,学生若执意不肯不接受,便是失礼。既然如此,学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知道姜老夫子是真心要将此物交予自己二人,刘誉也不再推辞,对姜老夫子深深一揖,郑重道。



  对姜老夫子行完礼后,刘誉又劝刘晔道:“子扬,老师真心将此物赠予我等,我们便不该过分推辞,徒惹老师生气。老师都如此态度了,我们还是接受吧!”



  对于姜太公传承下来的古卷,刘晔也是十分意动,适才听得姜老夫子的逼问,刘晔便是不知如何作答。想要拒绝,便会惹老师生气,若是答应,心里倒是有些过意不去。如今,听得刘誉劝告自己,刘晔也是在心头接受了,对刘誉微微点头,随后也向姜老夫子一揖到底,恭敬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