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士养成计划-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知道了!”对于兄长惩罚自己抄写《论语》,小家伙没有丝毫异议,一边小声抽泣着答应,一边向刘誉告辞,然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开始抄写《论语》。



  熊孩子到底是熊孩子,好似没什么记性。在小家伙抄写完《论语》并让刘誉检查后,又开始变得活蹦乱跳了起来。看着精力过剩的小家伙,刘誉总算发现了问题,那便是小家伙智力虽高,但情商太低了,心智跟同龄孩子相差不大,与其高昂的智力值完全不匹配。明白了小家伙的问题后,刘誉也是无能为力,毕竟情商是与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刘誉总不能外力干预。况且,小家伙的情商跟其年龄相匹配,也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想到这里,刘誉也只能暗叹,小家伙总有长大成熟的一天,自己只要尽到了兄长的责任,让其少走弯路便对了,小家伙自身的发展,还是要看他自己。



  对于精力过剩的小家伙,刘誉也是增加了其学习任务。当然,刘誉对其学业的增加也是掌握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不会起到揠苗助长的副作用。



  觉察到小家伙对于“数”极为敏感,刘誉也是有意识的培养其数学天赋。平日里,刘誉也是根据《九章算术》为基础,为小家伙讲解了许多关于“数”的知识,并且还延伸的为其讲解了后世的一些数学理论。



  这一日,刘誉忽的心血来潮,想为小家伙引入先进的“换元”思想,讲解后世经典的换元法。换元法分为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在换元法之中,最为经典也最为基础的自然就是一元二次方程。而讲到一元二次方程,不得不提的便是后世《孙子算经》之中的经典例题——鸡兔同笼问题。



  将小家伙叫到身旁,刘誉颇有趣味的向小家伙刘齐道:“阿齐,今日兄长有一问题要考你!”



  “是哪一类的问题?”听了刘誉的话后,小家伙少见的沉住了气,向刘誉问道。



  “乃是有关于‘数’的题目!”刘誉见小家伙不上钩,也不着急,继续微笑道。



  “兄长请出题!”听到是有关于“数”的问题,小家伙顿时便来了兴趣,迫不及待的让刘誉出题。



  “听好了!”刘誉叫小家伙认真听题后,便随口道出了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讲完题目后,刘誉也是对小家伙的反应略有期待,便淡笑着盯着小家伙。



  关于鸡兔同笼问题,古代最常用的便是假设法。假设三十五头全是鸡,那便共有脚七十只,而实际有脚九十四只,那多出来的二十四只便是兔脚,每只兔子比鸡多两只脚,则兔子数为十二,鸡数为二十三。



  刘誉饶有兴趣的看着小家伙,发现小家伙在听到问题后眉头微微一皱,口中默默叨念着什么,不多时,便见小家伙舒展眉眼,胸有成竹的对刘誉笑道:“兄长,我已做出来了,此题太简单了!”



  小家伙的表现倒是让刘誉极为吃惊,刘誉收敛心神,不解的向其问到:“你是如何解答的?”



  听到刘誉的疑问后,小家伙嘻嘻一笑,便对刘誉道:“兄长你看,雉鸡兔子共三十五头,九十四足。倘若雉兔皆能听懂号令,那当我一声令下,雉兔尽皆放下两足,那余下的便全为兔足。而剩下的兔子皆余两足,则兔子数便为十二,雉鸡数则为二十三!”



  听了小家伙的答案后,刘誉是被惊得一呆二愣的。



  “这不是后世经典段子里的假设鸡兔训练有素么,难道古代也有段子手?”刘誉在心中大喊,想表达自己某种莫名的情绪。



  此刻,刘誉正神色怪异的盯着小家伙刘齐,好似要在小家伙脸上看出花来。而感受到自己兄长的诡异眼光,小家伙也是觉得自己浑身都不自在,仔细的将自己全身上下都看了个遍后也未曾发现有什么不妥,小家伙不禁向刘誉问道:“兄长,难道不对么?”



  小家伙的突然提问打断了刘誉心头的古怪想法,刘誉颇有些不甘的对小家伙涩声道:“雉兔怎能听懂号令?”



  小家伙倒是没有在意刘誉这近乎无理取闹的提问,只是极为不屑道:“这有什么难的,阿熊都能听懂我的命令。倘若让我来训练那些雉鸡兔子,不出半月便能让它们皆能听懂命令。”



  对小家伙的解释,刘誉颇为抓狂。这古代熊孩子怎么这么难缠,自己不就是想安静的传授一下换元法么,怎会这般困难?



  看着在小家伙那儿自夸自己训练动物的水平如何之高,刘誉的嘴角微微抽搐,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了许久,刘誉方才是打定主意,要为小家伙选一位真正的老师,让这熊孩子去祸害别人吧。



  有了这一出,刘誉为小家伙介绍换元法思想的想法自然未能付诸于实际。这般来讲,也算是小家伙因太过聪明而错过了学习某些超前知识的机会。



  刘誉想要为小家伙寻找一位老师,倒也不算是一时兴起,而是认真思考了许久的结果。小家伙今年七岁,按虚岁来算则是八岁,已到了入学的年龄了。
第十四章 成德盗窃案
  自孔子建立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后,私学便开始逐渐流行并发展起来。在汉代,私学之风尚行,有不少儒生私下开设学堂,教育后辈。



  如今,小家伙虚岁已达八岁,也是时候为其寻找一位真正的启蒙老师,来教导小家伙一些基础知识。私底下,刘誉虽也在为小家伙进行启蒙,但毕竟不如开设学堂的儒生所教的系统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刘誉对刘齐的教导在后世来看虽是极为合理的,但在这个时代来讲,却是有些误人子弟了。



  吃完晚饭后,刘誉便是找到了母亲徐氏,向其谈论到小家伙刘齐入学的事。



  “母亲,阿齐今年已有八岁了,也到时候为其寻找一位老师了。”刘誉颇有些郑重的向母亲说到此事(古人以虚岁记年龄)。



  “嗯!近来娘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却不知该将阿齐送往那个先生家去,要不,这事还是等你叔父来家中时让他决定吧!”徐氏一向疼爱自己这两个儿子,对儿子的学业也颇为关心。不过,徐氏性子弱,遇事缺少主见,在刘誉父亲刘义去世后,家里的大事一般都是由刘誉叔父刘平决定的。



  知道母亲徐氏的性子,所以对于母亲的回答,刘誉并不感到意外。早在刘誉决心送小家伙入学前,刘誉便是仔细思考了母亲所讲的这个问题,将成德所有的私学全部都考察了一遍。



  首先,自己的启蒙老师姜老夫子肯定不合适,姜老夫子性子死板,不会灵活贯通,而小家伙性子跳脱,多奇思妙想,自然不适合拜入姜老夫子门下。



  认真分析了成德所有的私学后,刘誉也是锁定了一家。那家私学乃是一名姓赵名毓的儒生所办。这位名为赵毓的儒生虽然在儒学的造诣上远不及姜老夫子,但其教学方式开放,懂得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天赋,发挥其所长。相比之下,赵毓便是最适合刘齐的启蒙老师。



  “母亲,孩儿认真分析了成德的诸多学堂,觉得最适合阿齐的老师乃是城东的赵毓先生!”知道自己母亲少有主见,刘誉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可是,我曾听人说,那赵毓先生教导学生的方式有些另类,其弟子大多不务正业?”听了刘誉的话后,母亲徐氏也是有些疑虑,向刘誉道。



  “母亲,这些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罢了!之前孩儿同子扬研究曲辕犁时,还不是有人说我二人不务正业,可如今又有哪个会说我二人当初研究的不对,还不都夸我二人?”刘誉知道外界的一些传闻会让母亲有所顾虑,便劝说到。顿了顿,刘誉又道:“母亲,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那赵毓先生教导学生的方式虽然怪异,但却是充分的发扬了学生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所以,在孩儿看来,赵毓先生算是成德少有的好老师。并且,阿齐性子跳脱,而成德的大部分先生又性子古板,从性子上便不适合阿齐。”



  听了刘誉的话后,徐氏想了许久,也觉得刘誉说的在理,便是同意了刘誉让小家伙拜入赵毓先生门下的主张。



  某日,刘誉抽空携礼上门拜访赵毓先生。在曲辕犁事件之后,刘誉同刘晔在成德的声望颇为不菲,赵毓先生知道刘誉前来拜访,并没有因为刘誉年龄尚浅而有所怠慢,而是以礼相待。二人畅谈甚欢,在刘誉讲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