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向-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物价涨工资也该涨 172
  2。 工资为何涨不过柴米油盐 174
  三、中小民企的困境 177
  1。 民企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的窘境 177
  2。 民企告急期待从紧政策要放松 178
  3。 中小民企需要实质性的帮助 181
  4。 不能让民间融资阳光化、合法化 183
  5。 三鹿踢翻了民族企业的奶酪罐子 185
  6。 民企的结构性调整是后奥运时代的方向 187
  第五编 宏观经济 191
  一、北京奥运年的全球经济背景 193
  1。 纵观全球经济不容乐观 193
  2。 让世界感冒的次贷危机 196
  3。 全球经济泥做的鸽子血染华尔街的坟墓 199
  4。 美国老太太到天堂才能还清次贷债 201
  5。 美国通过的救市方案根源是什么 202
  6。 越南金融风波引起的思考 205
  7。 世界经济随想曲 207
  二、2008年中国的经济现状 210
  1。 经济还徘徊在十字路口   210
  2。 警惕“热钱”抄底中国经济 211
  3。 “流动性过剩”是个伪命题 212
  4。 国际原油串火带来的威胁 214
  5。 在经济困难面前需要的是信心 217
  三、后奥运时代宏观政策会怎样变化 219
  1。 宏观调控政策走到关键路口 219
  2。 “三驾马车”放缓保经济增长 221
  3。 财政倾斜后奥运经济会笑口常开 223
  4。 两率再降预示宏观调控将结束 225
  后 记 229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各个举办城市奥运后的经济困惑(1)
人们发现,从1956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奥运会举办城市都会在赛后遭遇同一个困境———由于前期的过度投资,随着奥运热情的消失,举办城市难免步入经济发展的低谷,有的城市甚至为举办奥运会负上几十年的债务。
  1。 “奥运魔咒”普遍困扰主办国
  “奥运魔咒”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奥运后经济上产生的“低谷效应”。随着北京奥运会完美地落下帷幕,中国经济开始减速,人们很自然地在问同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也中了“奥运魔咒”?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完美落幕,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给予一致好评。有人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看成是世界重要转折,这不无道理。然而对“奥运魔咒”的忧虑逐渐浇灭了人们的乐观心理。
  难道就没有奥运会后经济还是保持增长的举办国?答案是肯定的。在以往11届奥运会中,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的美国经济还是在持续增长。但其他大部分奥运会,情况并不如此。在这之前,同样在美国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经济增长却开始回落。日本(1964年)和韩国(1988年)的奥运会,经济增长放缓程度尤其明显。此外,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第二年,西班牙经济陷入衰退。最近两届奥运会(雅典和悉尼)主办国希腊与澳大利亚,奥运会后两年之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速下滑到~2%。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举办国通常在奥运会前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刺激经济增长,而奥运会结束后,这个刺激因素没有了,经济下滑成为很自然的事实。但是,并非所有的举办国都是这样的,这要看举办城市在举办国的经济比重,如果比重较大,这种奥运“低谷效应”就比较明显。
  奥运场馆的利用问题,一直是一个城市遭遇“奥运魔咒”的一个推手,尤其是奥运会新建体育设施。如果这些设施在奥运结束后得不到有效利用,它们就有可能变为累赘物,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举办城市也会遭遇“奥运魔咒”,表现出各种具体的症状,比如,十分著名的“蒙特利尔陷阱”。最近的一个例证就是雅典奥运会给雅典留下了10年的巨债。
  2。 长达三十年的“蒙特利尔陷阱”
  当你长期负债,终于有一天,债务还清了,你如获重释,无债一身轻的感觉有多么美好。
  在2006年12月25日这天,蒙特利尔媒体报道,在举办了1976年夏季奥运会30年之后,东道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终于在2006年11月付掉了最后一笔账,体会到“无债一身轻”的感觉。蒙特利尔长达30年的还债史,是奥运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这个被人称之为“蒙特利尔陷阱”的典型,给奥运会的发展带来重大伤害。它使得许多原本准备申办奥运会的国家,纷纷退出。“蒙特利尔陷阱”使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最终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萨马兰奇的改革。
  2006年前,我考察美国时特意来到加拿大访问过这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讲英语、法语的双语城市,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在法语世界里的地位仅次于巴黎,有“小巴黎”的美称。城市人口仅有162万,是一个美洲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融之地。我想,蒙特利尔之所以愿意背负30年的债务举办一次奥运会,目的在于借助奥运之名来传扬蒙特利尔的声誉。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也确实大大提升了蒙特利尔的国际知名度。但为何蒙特尔会负上了30年债负呢?
  我记得参观蒙特利尔奥运主场馆时,气温在零下20多摄氏度。雄伟的建筑物在瑟瑟寒风里显得有点孤独。当时,为了办好这届奥运会,组委会开辟奥林匹克中心,新建大型体育场、游泳池、自行车场、奥运村等设施,并采用了许多高科技成果。但由于加拿大经济萧条,加上管理不善,使得这些工程的费用一再追加,原计划28亿美元的主体育场竟耗资58亿美元之巨,组织费用也从原计划的6亿美元涨到实际的亿美元。结果,这届奥运会亏损达10亿美元以上。奥运会后,蒙特利尔公民承担了一个新的税种———奥运特别税,而且一交就是30年,直到2006年11月才还完1976年欠下的债务。

一、 各个举办城市奥运后的经济困惑(2)
“蒙特利尔陷阱”给蒙特利尔公民留下了长期的心理阴影,从此以后他们不愿再为重大体育比赛提供资金。2005年1月,国际泳联一度剥夺了蒙特利尔市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举办权,原因是该赛事在规定的时间内,仍存在1460万美元的财政缺口,而加拿大政府明确表示不可能拿钱支持。组委会负责人德罗什因此备受指责,被压力击垮的他,在自己的灰色奔驰车中饮弹自杀。如今每提及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就要提及那巨大的亏空,蒙特利尔几乎成了奥运会经济失败的代名词。由此,奥运史上形成了一个专业术语—————“蒙特利尔陷阱”。
  3。 终究未逃过“奥运魔咒”的汉城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成功地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并以奥运会结束后两年没有陷入奥运低谷而让人称赞。但仅仅过了两年,韩国终究没有逃出这个魔咒。
  汉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今天的汉城改名为首尔,1980年开始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而进行大规模建设,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存着历史遗迹。经过198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等一系列国际性大型活动,它成为一座著名的国际性都市。我曾经去过几次韩国,参观过汉城奥运会的场馆,韩国人的名族保护意识显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在大街小巷跑的是现代韩国车、男男女女手里拿的都是清一色的三星和LG手机。
  韩国以一小国之力能积极办好汉城奥运会,充分体现了韩国人的精明。韩国人认识到奥运会给韩国带来的机遇,也抓住了此次机遇,实现了国家的经济腾飞。
  1988年汉城奥运会对韩国经济起飞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韩国利用举办奥运会把汉江北岸发展起来。韩国因为举办奥运会,当年就使经济出现了的增长。韩国政府曾经骄傲地宣布过一项统计:奥运会为韩国建筑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创造了21亿美元、22亿美元、13亿美元的产值。1985年至1990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
  按照韩国官方的说法,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韩国带来了22亿欧元的收入,创造了万个工作岗位。但是,总体费用支出也突飞猛涨(仅体育设施一项就耗费了10亿欧元)。由于汉城奥运会的重要场馆和基础设施等大规模的投资活动在奥运会举办前两年已基本完成,奥运会年经济增长速度稍有放缓,赛后的前两年未出现“奥运魔咒”,反而略有增长提速。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