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愈放下愈快乐-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早的时候,她有意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因为是女性被拒绝。   

  后来,她到了波多黎哥,光熟练西班牙语就花了她3年的时间。在波多黎哥的日子里,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就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报销”的。         

◇欢◇迎◇访◇问◇。◇  

第135节: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就宽(70)         

  在以后的几年里,她不停地换工作,不停地被辞退。有人甚至批评她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主持。   

  1981年,她来到纽约一家电台,但是很快被辞退,失业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两位国家广播公司的职员推销她的倾谈节目策划,都没有得到认可。于是她找到第三位职员,在她的说服下,他雇佣了她,但是要求她改做政治主题节目。虽然对政治一窍不通,但她不想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于是,她开始“恶补”政治知识。   

  1982年夏天,她主持的以政治为内容的节目开播了,凭着她娴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风格,她几乎一夜成名,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   

  莎莉·拉斐尔的故事告诉我们,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的准备。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智者的姿态。   

  人们常抱怨天气不好,实际上并不是天气不好,而是不同的好天气罢了。   

  09抱怨不如改变   

  经常光顾肯德基的朋友,你知道肯德基的创始人是谁吗?你知道他的创业经历吗?   

  被誉为美国“炸鸡大王”的桑德斯先生,是肯德基的创始人。   

  哈莱德·桑德斯1890年生于美国南印第安州的一个小镇。桑德斯5岁那年,父亲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为了养活3个孩子,母亲不得不去附近的一家工厂做工。年幼的桑德斯开始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并学会自己做饭。   

  7岁时,他做了一块夹肉面包,送到3英里以外的工厂让妈妈品尝,受到了母亲及工友的称赞。这为他能做出全世界儿童喜爱的肯德基食品打下了基础。   

  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十分严厉,常在母亲外出打工时痛打他,他不得不离家出走谋生。在青少年时期,他就不得不面对不断变换工作的残酷,尽管如此,他还是颇具信心,认为自己将来必成大器。   

  16岁时,他曾谎报年龄参加了远征古巴的军队。   

  为了谋生,他还当过电车调度,开过渡轮,在南方当过铁路工人。   

  再后来,桑德斯从事过保险员、律师和轮船推销员的工作,都有不错的成绩,然而他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不得不放弃,但他始终没有灰心。   

  1930年,桑德斯全家搬到肯德基州的克本镇,在这个当年不算繁荣的小镇开了个壳牌加油站。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的大萧条之中,头一星期生意很不好。一次,来此加油的卡车司机向他诉说在周围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用餐的苦恼。桑德斯顿时感到自己的又一个发展的机会来了。他将一间小储藏室改造成能容纳6个人就餐的小餐厅,并开始教妻子做饭。他对来加油的顾客推荐妻子做的火腿、炸鸡,大家品尝后都称赞味道不错。赞誉传出去后,桑德斯不得不扩建自己的餐厅。   

  到1934年,小餐厅光靠桑德斯夫妇已经忙不过来了。他们雇佣了克劳迪亚女士,克劳迪亚聪明能干,乐观开朗,对桑德斯的坏脾气也丝毫不介意。   

  不久,生意越发红火,桑德斯决定在加油站旁单独开一家咖啡店。当时,炸一锅鸡腿需要30分钟,使来此品尝的人排起了长龙。桑德斯认为炸鸡味道十分重要,他开始钻研调料,还让他的大女儿作为首席品尝师,最终创立了用11种调味品配成的秘方,至今未改变过。到1935年,肯德基州州长对他香喷喷的食品大加赞扬,并授予桑德斯“肯德基上校”的名誉称号。“肯德基”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1955年,一条公路正好要穿过他的餐馆,桑德斯不得不以7。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奋斗了25年的餐厅。此时桑德斯已经65岁了。但桑德斯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靠社会保障金生活,而是仍操旧业。他带着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秘方,和各地的小餐馆联系,把炸鸡技艺传授给那些小业主,并在质量上对他们严格要求。到1963年,他总共控制了600多家炸鸡店。   

  到75岁时,桑德斯感到力不从心,最终他决定以两百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肯德基。之后,桑德斯的形象虽出现在肯德基外包装和广告中,但除此之外,他已与肯德基没有任何关系了。         

虹桥书吧BOOK。  

第136节: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就宽(71)         

  桑德斯没有停下来。85岁时,他的第二任妻子克劳迪亚又创办了一家法式快餐店。这便是现在全球连锁的肯德基快餐店的雏形。在1980年6月,桑德斯被误诊为癌症,但这并没有摧毁他的精神,他说:“人们常抱怨天气不好,实际上并不是天气不好,而是不同的好天气罢了。”   

  朋友,当你感到命运对你不公时,你真应该向乐观的桑德斯老人学习。请记住:抱怨不如改变,命好不如心态好!   

  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从这所大学里毕业的学生,往往是最有出息的人才。著名作家曹文轩说:“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10在苦难中学习坚强   

  我的第一声啼哭,无力地留在20世纪70年代。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国家的厄运注定了民众的苦难,更加要命的是,生不逢时的我,偏又选择了全国一百个贫困县之一的湖南省新化县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   

  据母亲回忆说,我出生的那天是个雨天。夏雨滂沱,山洪爆发,屋前的小河发疯似的涨起了浑黄的大水,河上的小木桥颤抖着贴在水面,像个严重酒精中毒的老人。父亲在离家几十里的木材站工作,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这天刚好不在家。母亲只得打发二姐提着煤油灯去找隔壁的利五叔,要利五叔帮忙去喊河对面的接生婆。热情的利五叔一口就答应了,就着黎明前的蒙蒙光亮,顶风冒雨往河那边赶。由于河水太深太急,木桥太窄太抖,天色又半明半晦,利五叔只得俯下身子,手脚并用,一步一步爬过桥。好在回来时天已大亮,而走惯了小木桥的接生婆也不是很胆小,否则我的出生能否顺利肯定是个问题了。就这样,农历四月初五的辰时,严重营养不良的我哭喊着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大姐闻讯喜滋滋地跟父亲一道赶回来,抱着用烂布片包裹着的像小老鼠一样轻的我说,我弟弟真可怜呢。然而,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姐应该知道,真正可怜的日子还在后面。我前面已经有了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本来还有一个大哥的,几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腹泻,被邻村的庸医给治死了),在这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多了一个我,家里无疑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负担。   

  我家是一个“半边户”家庭。“半边户”就是家庭的主体在农村,但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个在外面工作。熟悉当时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半边户”家庭的日子是尤其不好过的。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主要劳动力,而女劳动力出一次工只能记七八分工,到了年底分粮食时,我家每次都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父亲是普通的伐木工人,每月就二十几块钱的工资,回来还要向生产队“投资”。生产队对粮食的分配也是很不公平的,家里不强的半边户常常是被欺负的对象。看到辛劳一年就分来那么一点点口粮,母亲总是黯然神伤又无可奈何。母亲只有更加努力地出卖自己廉价的劳动来获得稍微多一点的报酬。   

  因为父亲不在家,哥哥和二姐还小,母亲一生下我就得下地劳动,加上产前产后都没有一口饱饭吃,更没钱买鸡来补补身子,家里蒸的一坛准备坐月子喝的糯米酒,又被好客的母亲用来招待在我们那里蹲点的干部了,所以,原本体弱的母亲自此落下了一身的病痛。幼小的我,几乎就是在母亲病痛的呻吟中长大的。   

  母亲是个左撇子,在家或者下地干活都是用左手,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靠一只左手吃饭的。然而,1976年那个黑色的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