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小学孩子的记忆力,在影响孩子记忆力的因素上下工夫,力争把这些因素积极化、正面化,为孩子的记忆力增添一分力量。
记忆力是人脑的记忆能力,是人脑对于已知的经验、知识、心理体验和各种社会活动的识记。学习任何科学知识,都离不开记忆,而学习的最大障碍莫过于记忆力差。较强的记忆力能够迅速地、准确地、持久地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也能比较好地理解、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妈妈应该这样做】
怎样才能使上小学的孩子有一个较强的记忆力呢?教育专家指出,妈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帮孩子确定明确的记忆目标。上海有一位话务员,将记忆电话号码与“宁肯自己苦十分,也要让用户方便一分”的信念联系在一起,为了满足用户准和快的需要,对记忆电话号码产生了志趣。这位话务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乐于用12个小时千方百计将三千多个传呼中的电话号码循环背诵一遍,然后适时地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重复背记,终于达到了对答如流的境界。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诱惑着人,引导着人,使人步入更高的境界。同样,妈妈必须使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总是有一定的目标的,这是成功地改进记忆效能的一个前提和基础。确立记忆的近期目标关键是要学会安排记忆进程,把长远目标划分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一个一个地跨跃。每当达到了一个近期目标,就能增强信心,改进记忆效能,提高记忆速度。当达到了所有的近期目标后,苦心积虑地所追求的长远目标也就胜利在望了。而对长远目标的靠近,无疑会更强有力地刺激记忆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
2。记忆要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催化剂。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信息和对象,会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观察力,精神上会非常亢奋。对地理感兴趣的孩子,由于对伊拉克战争的关注,会非常熟悉伊拉克的地图,以及它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3。指导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电视上曾介绍过一个识字“神童”,他在记忆文字时,采用了一种比较的方法,他把形相似和意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记忆。他说:“这样很好记,我记住了一个,就记住了好几个。”这是他妈妈教他认字时把“同、铜、桶、捅”放在一起教他,他很快就记住了。因为这个方法好,以后每当他在课本中学习一个新字,就要到字典中查找几个与它同音或字形相似的字。可想而知,他记忆文字的量比别的儿童要多几倍,而且对字的含义的掌握也好得多。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小学孩子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孩子对材料理解的程度。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4。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实验证明,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人,记忆效果就好,反之则差。如何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呢?妈妈要让孩子做到: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三要有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四要善于调控和转移注意力。五要积极参加公益的集体活动。5。让孩子掌握一些记忆方法。还有一个识字“神童”采用构字法记忆汉字。她把一个字或偏旁部首写出,然后在它的上、下、左、右添上其他的字,和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她说:“我在看电视时,看到有一道题要求有‘口’字的上、下、左、右各添上一个字分别组成一个新的字。这样的方法的确很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等特征,小学生的记忆一般是利用机械重复的方法,一遍遍地重复要记忆的材料,这样的记忆效果较差。记忆力较好的孩子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一些记忆方法。
6。遵循记忆规律,及时复习。
记忆与遗忘是对立统一的,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表现为最初遗忘得较快,几天后会重新想起来,以后逐渐慢慢地遗忘。因此,在遗忘之前,妈妈必须要提醒孩子及时地复习,以便提高记忆的持久性。首先要有简练的复习提纲,依纲复习,“纲举目张”;其次要将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分散复习相结合。
第14件事 明辨是非,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1)
面对复杂的社会,能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的重要素质。
社会是个五颜六色的大染缸,社会也是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在妈妈的指导下,让上小学的孩子学会自己做主,学会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仅能使孩子正确区分真善美,使纯洁的心灵免受污染、欺骗和伤害,而且还能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静静刚上小学,无论是得了压岁钱还是省下零花钱,妈妈从不过问她如何花钱,只是在她的储蓄罐上贴上一句话:“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次她看到女同学头上夹着一支很时髦的玫瑰花发夹,也想买一支。她捧着储蓄罐想了半天又放下了,说不买了,发夹时髦一阵子之后就不会再时髦了,能省则省。她用理智战胜了盲目从众心理。
一天妈妈带她去市场买菜,看到街口有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当众跪着,胸前挂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我要上学》的说明,说她死了父亲,母亲又卧床不起,她被某中专学校录取,却无钱报到,请求好心人施舍云云。静静看了,把钱从口袋里掏出又攥住了,对妈妈耳语道:“她不是骗子吧?报上有过类似的报道。”
妈妈不置可否,让她自己思考。她拉拉妈妈的衣襟走了。妈妈说:“如果她不是骗子呢?”回家后,静静写了一封信:“姐姐:你跪着乞讨多没尊严呀。自尊比识字还重要。高尔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两年学,他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作家。成材的路有好多条,上学不是唯一的。”
她咬了一会儿笔头,又写道:“这里有20元钱,你买张车票回去吧。”她刚要出门上街,妈妈说道:“如果她是骗子呢?”静静想了想,又把补充的话擦去了,重新写道:“如果你想回家,我给你买车票,送你上汽车。”最后写上了联系电话。现在,静静做好事能多留一个心眼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妈妈就要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许多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吃苦,在孩子吃饭、睡觉、玩耍、交朋友等方面都采取事事包办的做法,而不是鼓励孩子去独立思考、独立作决定、建立自信心,从而导致了孩子离不开妈妈这根“拐杖”。这样的妈妈应好好反思自己,因为她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形成脆弱的性格。
独立思考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具有新颖性、创新性的特点。它是任何创作、发明、发现的源泉,要想有一番作为的人都离不开独立思考。
【妈妈应该这样做】
如何培养小学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呢?孩子上小学后思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且正在发展,在此时应该加强对孩子的训练,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准和思考能力。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创造思考的家庭环境。有位妈妈从小就通过朗读简单的诗词来引导她的孩子思考问题。她先读一首诗,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由此引发孩子联想出一连串问题。进入小学后,这个孩子表现出了远胜于同龄孩子的思考能力。创造思考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
第14件事 明辨是非,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2)
2。提出问题让孩子去思考。
带孩子去博物馆时不要走马观花,简单地欣赏作品,不妨提出“恐龙如果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之类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