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妈妈应该为上小学孩子做的50件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它飞入空中。我们就照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
  就是这种能飞的玩具,使莱特兄弟玩得十分上瘾,并引发了造飞机的想象。后来,他们几经周折,在滑翔机上安装了发动机和螺旋桨,让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飞上了蓝天。其中使用的螺旋桨,就是少年时的玩具上的那种螺旋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全身心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因此,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首先妈妈要有创新头脑,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和场所,时刻注意对孩子进行创造兴趣的培养,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5。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永庭的妈妈特别注意培训孩子的###思考能力,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对永庭提出许多问题进行启发。如家里买了一条鱼,妈妈会问永庭:“除了蒸以外还有什么吃法?”喝茶的时候,妈妈会问永庭:“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妈妈会问永庭:“树倒了,菜淹了,这些害处是明摆着的,那么,这场暴雨就没有一点儿益处吗?”等等。在妈妈的训练下,永庭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强得多。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经常引导小学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种思路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可以防止定向思维的形成。其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因此,妈妈要注意从小引导和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23件事 引导孩子战胜自卑(1)
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不良情绪状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消极表现。自卑的人,往往不切实际地低估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的人害怕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从而丧失实现自我的信心。他总是以别人为参照物罗列理由,来说明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自卑会使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丧失前进的动力,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要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教育,更需要妈妈的努力。自卑往往使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失去信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每一个孩子,不管具有怎样的差异,其人格都是平等的。只要有信心,劣势也可以转变。最重要的是妈妈自己要做出榜样的作用,用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来感化孩子,以纠正自卑心理。
  要正确地认识自身和他人的差距,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扬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因为落后与缺陷都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只有相信自己,战胜消极心态,以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自尊和自立。能做到这些的孩子,会让妈妈为之自豪,会让所有的人为之钦佩,会让自己永远站立在阳光下。范冰晶在三年级以前学习成绩很好,各方面表现也不错。但自从转校进入一所重点小学后,她就习惯于把自己的各项素质与班上最好的同学比,结果是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不行、交际能力不行、动手能力不行、文体方面也没有特长……
  凡是能想到的项目,她都可以举出几个比自己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太不公平了。从此,范冰晶像变了一个人,走在街上,以前的小学老师甚至认不出范冰晶了。
  范冰晶佝偻着肩膀,贴着墙角,步履沉重地走着。她认为天空也是灰色的,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因为,她不再是第一名的尖子生,不再是被大家喜欢的漂亮“美眉”,演讲不再是最棒的,运动会上也有人跑到了她的前面。
  范冰晶已经被打击得抬不起头来了。自卑,这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妒忌、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等。自卑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
  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阿德勒曾说过,所有的人都有那么一点自卑,无论他是高官巨贾,还是市井贫民,概莫能外。阿德勒还指出,人正因为自卑感所以欲求自我超越,才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说,适度的合理的自卑也是有一定的益处的,但过分的自卑则使人什么事都不敢尝试,这种人会与成功越来越无缘。
  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中固然有许多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但是,作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成员——妈妈,对孩子自卑的发生与消除都有密切关系。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和评价、妈妈与孩子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及日常的接触,对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恢复或增强自信心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孩子发生了不幸或受到挫折,最需要有人安慰和肯定时,妈妈有没有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孩子做错事或没达到要求时,妈妈有没有告诫自己要远离处罚?当孩子为自身的缺陷而妄自菲薄时,妈妈有没有开导他们这点缺陷并不是生命的全部?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在这些情况下,妈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妈妈应该这样做】 。。

第23件事 引导孩子战胜自卑(2)
面对自卑的孩子,妈妈应该这样做:
  1。帮孩子弄清自卑感产生的原因。
  只有找到了小学孩子自卑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帮助。很多孩子自卑是由于自己的身体特点、家庭因素、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因此需要得到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引导。针对个人的原因,妈妈可以利用面质法、理性情绪法等帮助孩子消除自卑。
  2。引导孩子全面地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自我认识,是指自己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自评和他评,让孩子列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分别写在一张卡片的正反两面,再请其他的同学在另一张纸上列出孩子的优缺点,两者比较,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并提醒孩子多注意自己的优点,以增强自信心。
  3。建议孩子使用小目标积累法。慧慧的妈妈是个自由撰稿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在妈妈的影响下,慧慧自小也爱写作。看到妈妈发表了几个中篇小说之后,慧慧也萌发了写“大”文章的愿望,可是慧慧把妈妈的小说的字数数了一遍后,叹气说:“哎呀,太长了,我可写不了呢!”妈妈就告诉她:“可以一点一点来啊。”于是,妈妈帮助慧慧制订了一个写作计划,每天晚上写作200字。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慧慧终于写出了自己第一个超过两万字的作品。很多小学孩子自卑,往往是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把自己已经取得的小成绩淹没在对大目标无法实现的焦虑中,心理上就常常笼罩着悲观、失望的阴影。孩子可以自己制定一个个能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引导自己向后看,从已经实现的小目标中得到鼓舞,增强自信。随着一个个已实现的小目标的积累,不仅会积累成一个实现大目标的动力源,还会使孩子形成足以克服自卑的信心。
  4。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莫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在孩子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孩子会与它越来越接近。所以,如果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当感到信心不足时,孩子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别紧张,我也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
  5。妈妈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妈妈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孩子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孩子取得成绩,妈妈应及时表扬、鼓励,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考试总不及格的孩子,妈妈应以关心和安慰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给孩子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6。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莉莉上小学二年级,自尊心特强,每次考试或平时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