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比尔·惠烈和戴维·普克是惠普公司的创始人。——译者注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黑客/开源(4)
“大家都明白,只有把术业专攻各不相同的一群人放在一起,让他们集思广益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产生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系统或者框架,允许所有领域中的热心人士参与到生物领域中,世界会变得更美好。”考威尔告诉我:“大多数时候,生物从本质上讲跟烹饪没什么区别。”
大家也都明白,如果一个人搞明白了怎么能消灭一种病原体,那他也可能会搞清楚怎么制造更多。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才会区别对待居家生物技术和在地下室里自酿啤酒以及传统黑客行为。厨师在厨房里面试验新鲜玩意儿,后果也不过就是蛋奶酥软塌塌的不好吃。拿着烙铁焊电脑的人失败了,后果也不过是手指被烫到了,还有计算机硬件变成了一箱子破铜烂铁。而一名生物黑客呢,无论你是粗心大意的倒霉蛋,还是才华横溢的大魔头,理论上讲,有朝一日都有可能搞出个变种的猪流感病毒,能让各种抗病毒药物对其统统失效,而且一旦放出来,就可能弄出你自己也收拾不了的烂摊子。
DNA的破坏性力量改变了开源争论双方的关系。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知道源代码的黑客可以编写出有用或者有破坏力的新应用。计算机领域的术语直接来源于生物:恶意代码就是“病毒”;电脑遭到恶意代码攻击就称为被“感染”了。计算机安全措施不到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理论上,被黑客入侵的防御系统可能会往天上发射导弹。
但是,跟生物黑客行为搭边的疯狂科学家导致的恶果能使大众激起更多本能的恐惧。未来的弗兰肯斯坦博士'1'能做的可就不仅仅是造个人类体型大小的怪兽偷偷地尾随村民这种小事。当今用于读取和编写DNA的技术前景最辉煌,同时也让人们担心,有人会在厨房里面合成出微小的超级病菌,并且直到恶果无法挽回,人们都还看不见它们。也许,任何人能从网上查到流感病毒的遗传密码就是超级病菌诞生前的序幕。
一旦科学家能在最初猪流感爆发后的短时间内分离出病毒,对病原生物进行基因组测序便是小菜一碟。不久之后,通过从零开始编写代码创造新病毒会变得非常简单。把这个代码给任何有要求的人,一下子从遥不可及的事情变成了一条同时通向毁灭与革新的路。正如猪流感和接踵而来的恐慌所展示的那样,生物黑客也许能够通过利用人群传播传染病将恶意最大化。数字性破坏会危害经济和基础设施。但是碳基病毒不比代码,它能激起更大的恐惧。
'1'指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191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疯狂科学家,他用尸块拼成了一个“人”,又用闪电赋予这个“人”生命,但最终被自己制造的怪物害死了。——译者注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黑客/开源(5)
几十亿年的演化过程造就了完美的病原生物,而创造出破坏力能与之比肩的新奇细菌或病毒,也许是科学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的。现在,就连击败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的细菌,比如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都让学者们焦头烂额。这部分是因为自然选择的力量让这些病菌变得无比强大。在实验室里诞生的新型病原体,如果被放到已经满是自然进化而成的强壮微生物的环境中,很可能会败下阵来。即使这样,联邦政府还是生怕恐怖分子会把目光转向生物领域,寻找下次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时用的武器。如果真有可能的话,犯罪份子恐怕不需要动用最新的遗传工程技术也能成功造成一些破坏。大自然早就准备好了一个暴徒武器博物馆,里面满是能致人伤残和死亡的毒物和病原体。而要搞明白如何让这些杀人利器茁壮成长几乎也不需要什么硕士学位。
像所有强大的技术一样,生物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遗传工程民主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将生物技术的工具和技艺交到更多人手上是否会打破利弊间的平衡。主要科研机构中,生物技术产生了迄今为止最有前景的抗癌药物。资金雄厚的专业人士也创造出了有基因增强过的细菌,它们的杀伤力更强,至少理论上是这样。在监管更少的情况下有更多人进行基因操作,这会让生物技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不管准备好了没有,我们可能会比自己想象中更快找到答案。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第1章(1)
在厨房里检测家族遗传病
“我们并不精通此道。即使我铁了心想杀了你,也不一定能成功。”对一个邪恶天才来说,凯·奥尔(KayAull)表现得非常谦逊。事实上,这位23岁的麻省理工毕业生绝没有打什么邪恶的小算盘,除非你认为她想长出尾巴也算是反自然的大罪。CodeCon是旧金山最主要的反商业地下黑客的盛会。她才华出众,倘若有一天CodeCon的某位成员不小心往咖啡里混入了一种自己研制的细菌,这个人最有可能是奥尔。但她说,这肯定不能算是散布厉害瘟疫的最有效的方式。
奥尔身材高挑,瘦得像根棍儿一样,走起路来僵硬笨拙,就像青春期的小男孩还不适应自己的长胳膊长腿儿似的。她说起话来非常自信,就像已经习惯于屋子里面不会有任何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事实也许就是如此。这间屋子是个洞穴一样的艺术表演场地,叫做CELLspace,在这里,了解自己擅长的内容非常重要。这个团体可能有共同目标——网络隐私、知识自由、反对公司侵犯个人权益——不过还是明白自己要强调哪一方面比较好。2009年,奥尔和她来自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团队,成为了第一批登上CodeCon这个大舞台的上唱主角的生物极客。生物极客所承受的舆论压力很大。计算机技术已经展示给世人,几行代码如何能撼动整个经济,生物技术是否也能造就如此的辉煌?
奥尔在麻省理工就读时,晚上总是在一家DNA合成公司里工作。用构建生命的砖瓦去合成一段段的基因并拿来赚钱,这可能听上去是个深奥辛苦的工作。事实上,DNA合成公司只是在为研究实验室做这些单调又乏味的苦差。实验室通常会把像反复合成同一序列这种乏味机械的工作外包给其它公司,好让科学家们腾出手来搞出些重大发现。
合成公司里有合适的安全措施,将订单里已知的危险序列自动标示出来。商店是不会把未经审查的产品卖给客户的,工作人员对那些无趣的记者们已经很厌烦了,那些人老觉得自己是第一个提交天花订单的人,或者是能把造病原菌的公司逮个正着。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第1章(2)
以上这些规章,完全不能说明DNA杂工们不能造出个有传染性的小虫。为了说明这个论点,奥尔说,自己手上有实验室的钥匙,还能翻看遗传学书籍,本可以在值夜班的时候合成些脊髓灰质炎病毒,就像两千零几年的时候一些科学家通过邮购获得这些病毒一样。她没有,也不愿意制造出这么经典的致命病菌。但她是可以这样做的。
她解释说,成功制造生物恐怖袭击的更快捷的方式是在联邦生物防御实验室找个活儿干。9·11之后,保护国家免受生物袭击成为了美国的当务之急。像奥尔这样有生物方面专业技术的人才,政府总会把他们招募进来。你一旦拿到了这份工作,就能从实验室内部偷到致命微生物,把它们加到水中,或者寄到美国邮政署去。联邦调查局相信,军方生物防御研究员布鲁斯·伊文思(BruceIvins)从他的实验室中窃取了炭疽病毒,并实施了恐怖袭击,这一举动让尚未走出9·11阴霾的美国胆战心惊。相比在狭小的公寓厨房中,在烧杯里养满了自己合成的、致命的微生物,伊文思自己声称的计谋更干净利落。在2008年,他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在此之前伊文思拒绝为这起袭击事件负责。┳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奥尔现在不再为DNA合成公司工作,也不为政府效力。她也没有设计出利用细菌造成大规模死亡的方法,来作为CodeCon组织的入门指南。恰恰相反,她明确地指出,那些对她选择的事业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