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问,如果你是领导,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如果你说是“人才”,是“千里马”——那才叫怪了。什么是“人才”,什么是“千里马”?“人才”本人的认知,与掌握利益的人的认知,就像天地差距那么大。
所以,当你还没有坐到那个位子、掌握那个资源、享受那个利益的时候,你得明白,人才不人才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那个位子上的人、掌握资源的那些人、能给你利益的那些人,用你。你要明白,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没人用你,就跟没本事一样。
所以,放下“我是人才”的幻想,放下“伯乐来识我”的幻想,放下“我的待遇要比别人高”的幻想,主动地靠上去,撒着欢地跑起来,让自己对企业有用,才是正道。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丢掉第二个幻想:别处的月亮要圆一些
不满意就跳槽,是一部分人的常态。频繁换工作说明什么呢?第一,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所以老换。第二,抗击打能力不够。新到一个岗位大概有两三个月的蜜月期,反正你是新人,大家对你要求都不高。等干到半年九个月,一般就碰到第一批困难了,发生困难了,最容易的决定是我不干了,然后美其名曰“我把老板开了”。第三,心态太浮躁,有时工作做得很顺,就觉得自己行,这地方水太浅,再待着就是屈才了,所以跳了。
对工作不满意是常态。认为换一个环境,待遇好一点,职位高一点,公司规范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上司人性化一点,一切就好了——这是幻想。现实是,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就会有另一个问题产生。人是永不满足的,如果一切都满足了,很快你就会无聊起来,于是你自己都会制造些不满意出来。
所以,当你对现状不满时,你要按捺心情,做个客观评估。如果发现所处的环境还是中等线上的,最好的办法,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千万不要认为别处的月亮要圆一些,摆脱环境就可以摆脱困境。殊不知真正的困境源于自己的不成熟。
第一章 面对残酷的现实(4)
有位朋友曾告诉我,他喜欢自己用黄豆发豆芽,但无论怎样,他自己发的豆芽,都是细长型,没有菜市上卖的那么粗壮好吃。大家都是用一样的黄豆,发豆芽又没有特别的技术,差别为什么那么大?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跟菜农套近乎,天长日久终于套出秘诀——很简单,在发豆芽的时候,在黄豆上放一块石板。当黄豆生长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阳光和空气,它们会奋力将石板顶起来,所以就会长得格外粗壮。
他说,当他明白这个秘诀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让他不能忍受的人。他曾经多次想过要跳槽,但那一刻,他决心让顶头上司做那块石板,让自己变得格外粗壮有力。
后来,他还是跳槽了。但不是为了逃避上司,而是因为出色的能力和业绩,被挖走了。
对于狮子来说,非洲大草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有羚羊;但对于羚羊来说,非洲大草原不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有狮子。所以,月亮圆不圆,是相对而言的,是与你自己是否足够有实力成正比的。你看老板是会对一个销售明星拍着肩膀有说有笑,还是会对一个销售笨蛋拍着肩膀有说有笑?
非洲大草原就是那么一块,但狮子也能活,羚羊也能活,除了个别逮不到羚羊的笨狮子和个别被狮子逮到的笨羚羊,大家还都普遍活得挺滋润,达尔文管这个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聪明人得先琢磨这个道理,去适应环境再利用环境,天真的人才会抱怨环境,幻想换个环境。逮不到羚羊的笨狮子如果不学得能干些,换到美洲平原难道就能逮到野牛了吗?被狮子逮到的笨羚羊如果不学得跑快些,换到美洲平原难道就能逃脱猎豹的追击吗?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人成功时,你也不用再说“他的条件如何如何,我要是他那样,我也能如何如何”,这种话不是幻想是什么?
有位朋友看了我的文章,问我:“我是做销售的,上司就是办事处的老大,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刚到公司时,他经常拿一些违规的事情要我帮其处理,大部分是做些虚假的事骗公司的钱。我一方面很厌恶这种违规的事情,另一方面非常担心事情败露会影响我以后的发展,所以没有帮他做。目前感觉已经失去了上司的信任,不但不让我帮着做什么,还处处防我,转而找到另几个员工帮他了。现在的情况非常让人郁闷,上司对我的工作是百般挑剔,千般倾轧,万般阻挠,分配给我的客户都是垃圾中的垃圾,做了多少年也没有人做出什么成绩来的。另一点就是把销售费用给我抠得死死的,卡得严严的,一点灵活性都没有,让我寸步难行。总部也不会管我们这些基层员工的死活,只会看办事处的业绩。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我已经有点失去信心了。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我应该坚持将‘将石板顶起’,可是以这种状态发展下去,我做不出业绩,可能只会被辞退了。想跳槽吧,现在又遇上金融危机,工作也不好找,我该怎么办呢?”
我回答他:“你在现在的公司待下去也没有前途,因为上司不把你当自己人。如果你现在向他主动靠拢,可能会延长工作寿命,但能不能打消他内心的疑忌,很难讲,得看你自己的水平。跳槽是一种出路,只是你要想清楚,很多公司里,只要是能来钱的岗位,都有人在挖空心思搞公司的钱,搞经销商的钱,搞客户的钱,搞员工的钱,差别只在手法、金额与当事人的良心各有不同。万一你跳槽了,又遇到这种领导,怎么办?‘石板’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指这个人所代表的一种现象。如果你能找到既不失原则又适应环境的应对之道,才算是顶起来了。如果找不到,就不要寄希望于别处的月亮要圆一些。”
第一章 面对残酷的现实(5)
他回答说:“谢谢您的指导!我彻底打消了幻想,我要变化了,我已经做完了最后一件幻想的蠢事,我要顽强地生存下去!”
丢掉第三个幻想:别人行,我也行
有些人特别爱看成功故事、励志书籍,看着看着就把自己带进去了,放下书本上趟厕所都能迈出一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步法。还有人总拿名人激励自己:“比尔·盖茨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巴菲特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对此,我的回答是:你真的不可以。这两个人都是一百年才出一个的,真要学,换个你认识的,能面对面谈话的,那学起来比较靠谱。
有志向是好的,但一定不要有幻想。老拿世界顶级人物激励自己,学习其精神是可以的,但要复制其成功,那是不可以的。正常人都能想到,如果其成功方法可以复制,这个世界早就应该有千儿八百个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了。
有人说,年轻人想得高些,想得远些,那叫有理想,不是幻想,你不能总打击人。
我的回答是:我也鼓励人要有理想,要有自信,但很多人其实分不清自己想的到底是理想还是幻想。那么,如何分辨呢?有个简单的方法,看成功的必要条件你是否具备。如果具备,就是理想;反之,就是幻想。
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指“有了未必行,缺了肯定不行”的硬条件。比如,奥巴马说他要做美国总统,你也说你要做美国总统。放在他身上,那是理想;放到你身上,那是幻想。为什么?因为美国宪法规定了总统候选人必须在美国本土出生。奥巴马生在美国,你生在中国,就算移民美国也晚了。所以第一道门前,你就得止步,你只能当他的拉拉队,就这么简单。
有人说:必要条件就是门槛,如果够不着门槛,谁会傻到把头往墙上撞啊。但做HR的朋友就告诉我,经常在招聘中遇到这种人——因为这个职位吸引他,因为这个公司吸引他,因为他觉得他行,因为他觉得给他一个杠杆他可以撬动地球,所以他就毛遂自荐,非要纠缠着证明自己。这些,都是对职场中处处存在的必要条件认知不足。要想突破这些必要条件,不是不行——要么你是牛人,条件都肯为你改;要么你有背景有关系,绕个道就进门了;要么环境变化了,以前的必要条件,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职场中处处都是必要条件,但未必有人讲给你听,而且在中国,这些条件又不断变化,管你的时候有用,轮到别人又没用了;这件事上有用,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