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高粮价刺痛了谁
粮食危机是全球通涨下资源和财富重新分配的结果之一。 粮食危机表现为三大形式:第一,粮食价格高涨严重超过了国民购买力,造成粮荒甚至社会###;第二,粮食供应短缺甚至中断,造成人道主义危机;第三,一些粮食进口国可能因为高粮价出现国际收支恶化,进而酿成债务危机和局部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10多年来一直保持自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解决粮食自给问题“模范生”的印度,2007年从澳大利亚进口了300万吨小麦。2008年年初印度宣布,将继续进口小麦,以提高缓冲库存、平抑国内粮价。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粮食储备沾沾自喜的印度,现在储备粮仓也快空了。 欧盟曾经是世界粮仓,但从2007年7月开始粮仓空了。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的粮食库存一度只有50万吨。2007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已从世界各国进口了520万吨粮食,为找到尽可能多的粮食并储备起来,欧盟决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暂时取消粮食进口税。欧洲粮仓乌克兰也空了,2007年,乌克兰的粮食储备降到了40年来的历史最低点,乌克兰政府决定限制粮食出口。 一些传统的粮食净出口国正在变成粮食进口国。在世界最大的粮仓之一潘帕斯草原,人们一直坚信,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面包、玉米、大豆、牛肉,都是上帝赐给阿根廷人的礼物,从古至今,他们很少为口腹问题发过愁。这一信念正受到现实的冲击。2008年1月18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为保证国内供应,考虑再次提高大豆、玉米、小麦的出口关税。2007年11月,阿根廷已经大幅提高了粮食的出口关税,并且对牛肉实行出口数量限制。但是两个月后发现,国内供应仍然紧缺,必须再次调整政策。 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小麦库存将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在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连续两年的干旱严重影响了产量,今后该国很可能要从国外进口饲料和粮食。另外,地区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四的欧盟,2008年也因大雨不断,影响了粮食生产。 莫尼克是一名清洁工,在非洲西部地区,像她这样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是80美元。“带5美元去市场,只能买到3千克大米,剩不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其他东西。”莫尼克告诉我们。 由于大米涨价,现在莫尼克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48千克大米。因为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她家里现在每天只吃一顿饭。吃米饭对他们来说成了奢侈的事情。在非洲,粮价暴涨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埃及的开罗有这样一句谚语:在埃及没有人会死于饥饿。但现在,很多以前从来不担心吃不饱肚子的人,开始为了购买津贴大饼而去排队。 对此,记者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埃及记者,他告诉我们:“由于受到国际市场的粮价上涨等因素,埃及的大饼供应出现短缺。而没有受到政府补贴的大饼,价格也是大幅上涨,超过了政府补贴的大饼10倍以上。由于大饼的短缺,人们就排起长队,抢购由政府补贴的低价大饼。有些地方还因为抢购大饼引发了一些冲突。” 一直以来,埃及虽然是小麦进口大国,却是大米出口国。可是如今,盛产大米的埃及,米价依然没有逃过暴涨的厄运。“2007年的上半年,超市卖的大米的价格大约1千克3埃镑(1埃镑相当于人民币元左右),而一年后大米的价格是大约埃镑。” 远离非洲万里之遥的南美也是如此。“阿根廷”一词源于拉丁文,寓意着“货币”和“财富”。因为有肥沃的土壤和茂盛的草原,一直以来阿根廷被喻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玉米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小麦出口量也是世界五强之一。2007年以来,阿根廷的粮价不断上涨。2008年3月,阿根廷政府为抑制国内粮价和通货膨胀压力,对农产品出口采取了严格限制,大幅提高出口关税。 在亚洲,泰国大米久负盛名。泰国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年产大米超过2000万吨,而泰国国内每年消耗大米660万吨,多出部分主要用于出口。这次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泰国大米出口量直线上升。一些米商趁机囤积大米,等待大赚一笔。为保障供给,泰国政府动用210万吨储备粮平价出售,为防止有人倒卖平价米,泰国居民买米时要带户口本并登记。 中央电视台驻泰国记者张莉在电话连线中告诉记者:“我周边的泰国人,他们觉得,跟从前比,到外面吃饭的次数相对减少了。而且发现,在外面吃东西,很多非常熟悉的饭菜的量明显地比以前少了,虽然价格没有很大变化,但这实际上也是涨价了。” 不仅是一日三餐,在泰国,就连大米的种植和订购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张莉说:“泰国的稻米经销商和黏米商,他们担心的是国内的稻米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经销商在农民开始种植旱季稻米前,就向农民订购稻米了,并鼓励农民在这个旱季种植两季稻米。” 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有钱有粮的发达国家也难以摆脱粮价上涨的困扰,意大利市民游行示威抗议粮价上涨,美国西部、东北部的消费者也为超市限量购买粮食而不满。与之对应的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处于决定性地位。其大豆产量占全世界的,玉米产量占,棉花产量占,小麦产量占。 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侯明古在电话连线中表示:“美国粮价呢,在2008年年初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上涨,当时美国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大米的现象,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非常罕见的。” 导致这场粮食危机的直接原因无疑就是粮价的持续飙升。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在过去的3年中,全球食品价格整体上涨83%,小麦价格上涨181%。仅2008年3月和4月两个月里,国际大米价格就猛涨了75%。面对一张张饥饿的面孔,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官员感叹,飞涨的粮价使其面临45年来最大的挑战。这场“无声的海啸”使全球1亿多人陷入饥饿。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3组数据快速梳理本轮国际粮食危机
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之后,人们陡然发现,真正可怕的还是粮食紧缺带给人们的恐慌,粮食危机正在局部发生并呈现出蔓延趋势…… 缺粮! 60天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提出警告,指全球粮食存量处于25年来的最低水平。美林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小麦、稻米及玉米等谷物的全球库存只够满足60天的需求。 36个国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告谷物价格的涨幅已令贫穷国家难以负担(见图1…1),2008年上半年全球有36个国家正面临粮食危机,主要是在非洲、南亚和中美洲。该机构举例称,自2007年年初以来,阿富汗国内的小麦价格已上涨了67%,购买面包和粮食的开支已经占了一个普通阿富汗家庭日常开支的45%。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驻苏丹的工作人员乔纳兹称,用于粮食援助的经费大幅增长,该机构可能被迫考虑减少援助人数或援助数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不少家庭把每日三餐减为一餐,还有一些家庭每日仅摄入一餐主食。 图1…1 国际谷物市场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万人 即使在价格尚未暴涨和供需矛盾尚未突出的情况下,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全球死于饥饿以及与饥饿相关病症的民众每年超过万人。 全球粮食涨价42% 据FAO统计,世界粮食价格在一年里上涨了42%。FAO表示,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2008年3月的价格比2007年同月上涨57%。FAO粮食价格指数3月平均在220点,比2007年3月最多高出80点。 根据FAO大米价格总指数,2008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暴涨约20%。 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 2年 有预测说此轮粮食危机将持续到2010年。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亚太地区各国面临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将是未来几年内的最大挑战。粮价上涨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迫使普通百姓勒紧裤腰带。现在印度很多家庭开始将一日三餐改为两餐。联合国人道主义粮食救援计划面临5亿美元的亏空,不得不考虑缩小援助规模,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承受饥饿。由粮价上涨引起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