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压倒一切的,因此当市场倒逼政府的时候,也不得不让步。应该说,管理层已经有所表示,昨日三大证券报的“社论”是一个开始,尽管这种无关痛痒的说词市场毫不领情,但毕竟表达了上层的一种意愿。今日,又有几个消息值得关注:
一是四家新基金获批将在下周发行,重要的是获准时间均在6月4日,而新基金的暂缓发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急批急发”,显示了管理层“救市”的意图。二是《上海证券报》今日刊出吴晓求的文章《明确政策预期是稳定当前市场的关键》。这也是一个信号,说明目前市场的状况不仅仅普通投资者无法理解、怨声载道,专家学者也坐不住了。此外,《证券时报》今日又刊出了“正确认识当前资本市场”系列评论之一:《牛市基础依然牢固》的文章,再次给市场打气。
综上,管理层希望股市回稳的态度已经比较明确,就算短期内大盘还将快速下探,这个时间和力度应该已经比较有限了,毕竟连续四个跌停在中外股市的历史上已经极其罕见,总不至于再来第五个跌停吧?(后注:大盘正是在这一天探低企稳,展开反攻之势。)
A股需要应急机制
时间:2008…01…23 08:56:37
近日全球股市跌声一片,有分析称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股市危机,甚至有人将之与1929年的美国股灾相提并论,而那一次下跌延续了几年,许多股票累计下跌了90%以上。当然,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经过了近80年的发展,美国乃至西方经济制度已经日趋成熟,控制金融危机的能力今非昔比,应急机制也相对完善,就像罗杰斯近日所说,美国经济每隔多少年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规律,源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并无太特殊的意义。
昨日A股的下跌是罕见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创史上最长的阴线,同时,香港恒生指数跌幅达865%,国企指数重挫1197%,这都是创纪录的。有人会说,这是预期中的事,谁让你们事先没有想到。是的,在A股本身已有调整压力,中国平安巨额融资拖跨自身股价的同时,外围市场的影响被放大到了“最大音量”。但是,这只是“事后聪明”(Hindsight)。总有这么一些人,无论发生了什么,他们总会认为,这是注定的,自己本来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事情的结果。就像鲁迅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失去儿子后逢人就说,“我真傻,真傻”,好像她本来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儿子会出意外一样——见《行为金融学》(李国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5页。当然,与事后聪明相对应的,是“低估了偶然性的作用”,这也是人们在投资行为中常常容易犯的错误。
在全球股市的暴跌中,我们看到了应急机制,比如印度股市昨日盘中临时停牌,美国昨晚宣布降息75个基点(相当于正常幅度的三倍,是28年来最大的一次),欧洲央行也在考虑减息等等,而我们A股面对这样的局面,“坦然自若”,究竟是反应太慢,还是胸有成竹,还是有更高明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管理层“不表态”的态度,市场会怎么理解?短期的巨大风险,应不应该从主观上尽力化解,投资者有必要继续承受更大的损失吗?
其实,短期内的暴跌总是可以从两方面看的,一方面给场内投资者造成了较大的亏损,另一方面则给场外投资者一个较好的机会。这个场外投资者,我想也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吧。另外,从3月份将召开两会、8月份将举办奥运会的角度看,让估值偏高的A股市场提前降降温、主动引爆资产泡沫这颗“定时炸弹”,未尝不是一个“良策”。若这种猜测有合理性,那么这种暴跌只能是短期的、有底线的。短线风险是比较大,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市场就突然坚挺起来,任何事都是有“度”的,不是吗?
怕的不是融资,是隐情
时间:2008…03…05 08:54:20
目前的市场形势令人不得不多一点思考:
思考之一,目前形势下,谁更愿意做空?究竟是害怕再融资,还是金融系统真的有隐情?在股指已经调整了几个月、下跌幅度达到1/3的情况下,抛压要么来自持牛市已去、熊市来临观点的投资者,要么来自机构投资者的刻意打压。虽说机构也并非都是一条心的,也有判断上的分歧,但相对来说,机构的行为更多带有主动性和目的性,也即,即使他们判断牛市仍未结束,也可能在短期内刻意营造“走熊”的市况,以达到博弈的目的。从理论上说,机构群体是不可能踏空的,因此他们抛起股票来可以毫不留情,这也是股指变得脆弱不堪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定要给抛售找一个“客观”的理由,那么“再融资”、“大小非减持”等显然是不错的借口,事实上A股也因为这下跌得够多够惨的了。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再融资风暴已有四次,从中国平安到浦发银行,再从中国人寿到深发展,不管是真是假,也不管上市公司是否立马澄清,大盘跌起来暴快,回升起来却费劲。令人不得不警觉的是,近期的大跌其实重灾区是“金融股”,据统计今年以来下跌最多的行业板块就是“金融”,其中中国平安还以超过36%的跌幅雄居个股跌幅榜之首,原因仅仅是因为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吗?为什么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纷纷破位下行,机构都仓猝出逃?其中是否有“隐情”值得分析和关注。
思考之二,政策做多对抗下跌惯性,谁将最终胜出?可以看到,近来政策面做多的倾向十分明显,显示目前点位已经到了“政策底”的边缘。比如,昨日一跌,管理层就显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既有成思危称反对以圈钱为目的的再融资;又有权威人士透露,管理部门近期正酝酿发布相关通知,倡议各上市公司按照《年报准则》的规定,在年报中以慎重的态度对融资计划加以规划和披露,从而稳定投资者的预期,避免股价受传闻影响产生不合理的波动;新华社也发布文章称,再融资不能是上市公司的“独角戏”。同时,深发展也及时作了澄清,否认了公开增发传闻。而从市场看,大盘的下跌惯性却一时难以扭转,短期的震荡反复仍在进行中,但应该说,只要政策面想要让市场回升,那市场听话是早晚的事。并且,从以往历史看,还常常会发生“矫枉过正”的情况,即日后市场一旦恢复升势,又有可能“涨过头”。
思考之三,即使股指继续震荡,个股机会是否仍然丰富?这其实已经是明摆着的了,近期大盘震荡加剧,整体风险较大,但部分行业板块却相当活跃和火暴,农业、创投、化工、科技、新能源、医药等均有大牛股冒出来,不少个股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趋势,给市场带来了较多的短中线机会。那么,在基本判断大盘在此位置震荡筑底的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中线品种多一分坚守的耐心,同时适当参与市场的热点炒作,应是可行的策略,只是在形势未明、走势仍反复的情况下,仍须控制总体仓位和短线快进快出的原则,否则若因满仓而无法腾挪,那也是相当被动和痛苦的。
五、好心态好心情才有好收益(1)
要防“绿色草坪效应”
时间:2007…06…01 09:38:29
爬过山的人会有这么一种体验,当你在山上遥看远处的草地,总觉得比身边的草地更为绿意葱葱,可到了跟前一看,绿意却大为逊色,有句唐诗说得好:“草色遥看近却无。”其实这正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特征,称为“绿色草坪效应”。
在股市中,同样存在类似的心理效应,有些人看到某只股票涨得不错,以为是匹大黑马,但市场好像有意跟你作对似的,自从你买了它就不肯涨了,而别的一些股票却表现得非常抢眼,真让人眼馋、心急。这时你还不能随便卖了它,因为你一旦卖了它,它又“恢复”了黑马本色,涨得比你想象得都快。
这一方面有其内在的市场规律,因为你的想法往往代表了投资者的普遍思维,你的操作也代表了多数人的行动,那就很好解释了,当人们纷纷买进的时候,谁会来为你拉抬?当人们纷纷卖出的时候,当然又会被主力轧空。另一方面,可能就是这个“绿色草坪效应”在作怪,一定程度上,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事情本来就非你主观想象的那样。
当市场出现分化走势,股指震荡不定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板块间的轮动,投资者往往会觉得手中的股票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