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肥皂剧和情景喜剧都是从广播节目中移植过来的,但两者有区别,不是一个概念。
肥皂剧的故事情节连贯,集集相扣,演员固定,场景以室内为主,内容则多为描写人世间的兴衰成败、酸甜苦辣,情节曲折,消遣性强,在我国以《渴望》为代表。
情景喜剧的演员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每个故事单元一般独立成章,不具有连贯性。其题材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针砭时弊,褒扬新风,节奏轻松,风格幽默。在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情景戏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国制作的《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长播不衰就足以证明。
从市场的角度,这两种剧的共同特点是拍摄成本相对便宜,而对观众的吸引力却一点也不弱。在我国,虽然许多制片机构都在不断努力,但近年来乏有力作问世。观众在等待。
版权保护加强,赢利模式多元,收益时间延长
随着电视业进入多渠道传播时代,电视剧现有赢利模式会出现较大的改变。节目带广告形式依然会存在,直接销售给电视台的形式也依然存在,但随着收费电视的兴起,可能会产生出内容提供商参与收视费分配的形式。
而更明显的变化是一部电视剧会多渠道、长时间播出,长时间收益。比如先在网络电视中进行视频点播,然后在付费电视频道播出,第三是在不同地区开路播出,最后才在面向全国的开路电视频道播出。一段时间后,又可以在不同频道,不同地区进行二轮、三轮的播出。而这每一次播出,都会给制片商带来不断的财源。
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节目市场(4)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的扩大,电视剧质量的提高,电视剧制作机构会更加关注节目的国际市场。中国电视剧在海外市场的价格会上涨,需求也会增加,海外市场会成为中国电视剧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
此外,电视剧衍生产品的开发会越来越成熟。如VCD、音像带发行、书籍出版、演员经纪、网络版权销售等等,都会成为电视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作成本增加,社会制片机构是生产主力,版权保护加强。
从趋势上看,电视剧的制作成本还会进一步增加,目前占全国电视剧90%左右产量的民间制片机构仍然会是生产主力。为了控制成本,把握好剧的主动权,大型电视台或电视联盟会加大对自制电视剧的投入。如中央电视台所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目前的电视剧年产量已达到全国总量的10%上下。此外,付费电视、网络电视的兴起会使本已相当激烈的对优秀电视剧的争夺变得更为激烈。虽然目前我国的电视剧年产量已达10000集左右,但一年下来,真正有影响的好剧也就那么几部。当然,要形成良性的节目市场,对电视剧版权保护的进一步加强必然是大势所趋。
·电影类节目:市场空间很大
电影类节目由于其制作精良,可看性强,适于多次反复播放,是电视媒体节目种类中的重要类型。
2004年,是中国电影复苏的一年,国产片数量达到212部,而2003年为140部,2002年只有100部。2004年,中国电影的主营收入达到36亿元,其中票房收入15亿元,海外发行收入11亿元,电影频道收入10亿元。2004年,中国电影三部票房过亿的影片分别是《十面埋伏》亿元,《功夫》亿元和《天下无贼》亿元。
目前,我国的国有制片厂有30几个,民营制作公司已达到100多个。2004年电影业开发政策的实施,使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投资力度加大,在212部影片中,国有单位投资只占近20%,另外80%以上都是由民营和外资公司进行投资的。此外,中国电影还在向产业化发展,中影、西影、珠影等大型国有电影集团海外上市的前景也开始变得明朗起来。
2005年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为〃电影发展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业内外人士相信,2005年对于中国电影业来说,将会是另一个开创新纪元的年度。
根据CSM的调查,2003年,电影节目占中国电视市场的收视份额,中国电影的繁荣,对电视业来说当然是好消息。在节目源方面,CCTV…6几乎包揽了过去几十年我国5000…6000余部电影的电视播出版权,而且电影频道在进口国外电影方面也有其独特的政策优势。2003年,CCTV…6占据70%左右的全国电视电影节目市场份额。
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2004年,广电总局批准了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长春几大中国电影制作基地开办电影频道,此外,新开或将要开通的众多收费电视和网络电视频道也会形成市场对电影节目的旺盛需求。可以想见,对电影节目源的争夺会日益激烈起来。
除了电影业会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提高产量外,电视电影会成为各电影频道的重要节目源。所谓电视电影,指的是专为适应电视台播出而制作的低成本电影。这类节目质量不如〃大片〃,但通常高于一般的电视剧,可以在不同电视台反复播出,制片机构可以通过长期销售播出权而收回成本。美国著名的电影频道〃HBO〃和CCTV…6每年都制作和播出大量的电视电影。
因此,从趋势上看,我国的电视电影生产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此外,引进剧也会有所增加,中央数字电视公司就已与HBO合作,在付费电视频道每天播出大量的外国电影。
·音乐歌舞、曲艺、戏剧和游戏类节目:长盛不衰
根据CSM统计,2003年,观众人均在综艺、音乐等娱乐节目方面投入的收视时间总计达2786分钟(2001年为2396分钟,2002年为2286分钟),比上年增加500分钟。以上的数字明确地告诉我们市场对娱乐节目的持续旺盛需求。
人们一般把音乐、歌舞、表演类节目统称为综艺节目,从专业的角度,综艺类节目至少可分成音乐、歌舞类、曲艺、戏曲类、游戏类三大类型。
音乐、歌舞类节目
此类节目又可细分成表演性和竞技性音乐、歌舞等子类型。
表演性音乐、歌舞节目,如〃新春音乐会〃、〃春节晚会〃等等。
竞技类音乐歌舞节目,如〃青年歌手大奖赛〃,〃民乐大奖赛〃等等。
高质量的音乐、歌舞节目永远是受众收视的亮点。如长盛不衰的〃春节晚会〃,〃同一首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等。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不断提高,此类节目的投入成本会越来越高,制作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2004年,中国音乐、歌舞类节目的一个亮点是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和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这两档〃丑小鸭变天鹅〃,实现平民梦想的竞技音乐节目风靡全国,创造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和广告业绩,是专业歌手大赛的平民版。
由于进入门槛较高,目前中国的大型音乐歌舞节目一般都是由电视机构自己生产的。
曲艺、戏剧类节目
曲艺、杂技节目在中国有巨大而广泛的受众基础,随便查一下CSM对我国收视率最高的娱乐类节目的统计就会发现,曲艺类节目的收视往往都名列前茅。
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节目市场(5)
我国有百余种地方戏,电视业同仁们也许注意到一个新的现象,一些区域电视台正在大力开办地方戏曲节目,比如河南电视台推出的,在省内外产生极好反响的豫剧节目〃梨园春〃;湖南电视台的〃花鼓戏〃节目;西安电视台的〃秦腔〃节目;辽宁、沈阳电视台推出的〃二人转〃节目;山西电视台的〃晋剧〃节目等等。
根据各电视台目前地方戏的生产与播出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的总体印象:一是收视效果极好。收视率一般都大大高于当地新闻,甚至电视剧的收视。笔者见到了一份宝鸡电视台2004年9月19日的节目收视排行,其中西秦戏苑收视率为,电视剧,宝鸡新闻为。二是节目制作推陈出新。许多电视台的地方戏节目,早已不是简单地播放演唱片段,而是大量引入表演性和竞技性音乐节目、游戏类节目的表现手法,演出场地也往往离开演播室,走到民间,走到生活中去。当今地方戏电视节目,无论是从表现形式,内容选择还是观众的参与,都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和时代特色。第三是,广告收入丰厚。由于广受欢迎和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各电视台的地方戏曲节目大受广告主青睐。第四制作成本低,有良好的持续发展空间。由于不用请大牌的歌星,节目成本自然得到有效地控制。对于许多区域电视台来说,大型的音乐歌舞节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