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眼球为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自己不擅长的管理之路,或者由于〃路〃太挤,没有机会,得不到良好发展的情况。电视媒体应拓宽适应专业人才成长的空间,为优秀的专业人员铺设职业化的道路,真正形成用好人才,展其所长的良性机制。
    重构评价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伴随着媒介的分众化趋势,伴随着电视业的数字化、产业化发展,电视媒介原有的评价体系会有很大的变化或调整。这里主要包括栏目和节目评价体系、频道评价体系、经营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媒介管理从模糊、定性管理向定量、定性管理综合转变,从单独、孤立的管理向整体、系统管理转变。
  

管理创新(6)
节目评价体系
  节目是频道的基本单位,是电视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元素。建立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节目管理体系,是各级电视台的基础性工作,它对提高节目质量,保持竞争优势,控制生产成本非常重要。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2年,中央电视台建立了《节目综合评介体系》,实现了栏目管理从模糊、定性的管理向清晰、定量管理转变。并以此为依据,推行了栏目警示及淘汰制度。
  黄牌警示:针对开播一年以上的栏目,根据综合评价指数,以频道为单位,每季度对栏目进行排名,排名末位的栏目受到警示。2003年每季度被警示栏目的比例为频道内栏目总数的10%。
  红牌末位淘汰:一年内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被警示的栏目即被淘汰,全年淘汰栏目的比例不得低于8%。被淘汰栏目不允许恢复播出,被淘汰栏目所在部门一年内在该频道不能新增栏目,被淘汰栏目制片人两年内不得以制片人身份开办新栏目。
  截止到2004年第二季度,中央电视台已经累计淘汰栏目32个,警示栏目103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字电视时代,面对分众化的趋势,对不同频道、不同栏目的评价标准不能仅限于收视率,要建立更加科学的针对不同类别、不同收视对象节目的评估体系。比如观众满意度、忠诚度、广告满档率、收视户数等等。此外,还要考虑一些栏目在宣传上的特殊要求,不能绝对用一把尺子。
  频道评价体系
  在数字技术带来的多频道时代,一个大型电视台可能至少都会有10…20个不同类型的频道。这里既包括开路电视,也包括收费电视、网路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频道。如中央电视台,目前就有16个开路电视,16个付费电视、40余个网络电视频道。因此,加强对频道群的有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频道评价体系就变得非常必要了。
  在建立频道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把综合频道和专业频道区分开,要把免费频道与付费频道分开。在评价指标上,对于传统电视频道,既要考虑收视率,也要考虑频道市场占有、影响力、观众忠诚度、成本投入、收入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以收视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这样会不够科学全面。对于付费和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频道,用户数量、用户忠诚度和收入是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此外,对于新开办频道和成熟频道的评价指标也应有所不同。
  总之,建立频道群管理体系对当今电视媒体的发展非常重要,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加以完善。
  经营评价体系
  建立电视产业经营评价体系是中国电视业的一个新课题。由于我国的电视媒体前些年主要是以广告经营为主,对于电视相关产业的开发极不充分,在媒介的产业化发展大趋势下,经营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总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上三个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媒介生产管理、传播管理和经营的基础工作,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最新的消息是,中央电视台把2005年定为管理执行年,其各项管理工作会全面的大幅推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本章小结
在受众传媒消费升级、媒介竞争升级、技术进步、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必须与时俱进,走变革之路。
  中国广电业的数字化工程已全面启动。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不仅是媒体传输、制作技术手段的进步,更加速了媒介市场化进程,会带来中国电视经营模式、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就意味着被动,小就意味着少有作为。中国电视要想增强竞争能力,增加收入渠道,均衡市场风险,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和影响力,就必须向集团化和产业化发展。而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将是中国电视的一次巨大转型,其对各方面的冲击和震荡将是全方位的。
  为适应广电业的数字化、集团化产业发展,要求中国电视媒体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上全面创新。
  总之,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中国电视业的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强做大,是时代赋予中国电视的严肃命题,中国电视人必须以积极的行动予以回答。
   。。

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传播格局(1)
本章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传播格局〃,描述在中国电视新的生存环境下,电视内容传播渠道的变化。第二部分是〃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分析以内容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国电视在数字电视时代,节目的市场需求变化与节目生产方式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是本章的核心〃中国电视产业市场未来之管窥〃,对未来中国电视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进行大略的盘点和预测,看看我国电视产业的明天大致会是什么模样。
  数字化时代的中国电视传播格局
  对于传播业来说,内容传播渠道既是媒介集聚受众的载体,也是媒介获取收益的工具。在新的生存环境下,中国电视内容传输渠道将出现重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势必会极大地改变电视业现有的频道格局、频道市场定位和赢利模式。因此,我们应高度地关注中国电视传播形态和传播格局的变化趋势。
  在这里,我们把未来的中国电视传播渠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现有的    电视频道,第二部分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催生出的新的传播形态,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新媒体〃。
    传统传播渠道:2262个频道,市场已瓜分完毕,频道格局暂时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中国电视市场的频道版图,长期以来是按行政区划的〃四级办台〃构建的,即中央、省、市、地区。2001年,根据广电总局的相关文件,大力削减了地、县频道,目前的频道格局主要是中央、省、市三级。根据广电总局2004年统计,中国目前有开路电视频道2262个。
  从中国电视目前的频道数量和布局上总的来看,在上一轮的竞争中,市场已经瓜分完毕,全国、省、市三类主要频道早已各就各位,分享着各自的市场果实。虽然他们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但主要是在广告蛋糕的瓜分上,对现有的频道格局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尽管这些现有的频道的规模不同,覆盖区域不同,内容定位也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赢利模式几乎全都是依靠广告。也就是说,中国电视业目前90%左右的生存费用是靠这两千多个频道的广告收入来支撑的。
  全国卫视:约有49个,主要由中央、省、教育频道构成
  目前,覆盖全国的卫星频道约有49个,其中中央台16个,省台30个,教育台3个。
  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副省级以上电视台可以再申请开办一个###频道。2004年5月28日,作为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准上星的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卫星频道开播,此外,湖南、上海、北京也新开播了三家卫星动画频道。由于上述四个卫星频道的覆盖范围目前仅限于本地区,因此我们在这里暂且不把它们算作真正意义的全国卫视。
  扩大卫视频道数量,广电总局满足受众需求,鼓励竞争的意图是明显的,然而各地方台的反映并不强烈。显而易见,推出一个真正意义的以全国受众为主体的卫星频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既有节目源的因素,也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方面的考虑。一些目前只有一个上星频道的电视台支撑现有的频道就已经相当吃力了,根本没有力量再去开办第二个卫星频道。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副省级大型城市电视台来说,允许开办上星频道是一个机会,但是如果不量力而行,不但不能发挥现有的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