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去尤,与诸神同行-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里的地铁线路用不同的颜色标示,有红、黄、蓝、橙、绿、紫6条线路,以康诺特广场为原点,贯通连接包括城外国际机场在内的新旧城区,较之于地面交通,当真有天壤之别。地铁管理严格,整齐有序,男女进站通道分开,X光、搜身、查包,程序复杂,旁边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察虎视眈眈地盯着,如临大敌,生怕谁会点燃炸药包扑过去。其实,不是〃生怕〃,是确实存在,相对于中国,印度的恐怖事情多着呢,地铁站人流密集,当然要严防死守。

    地铁列车设有专门的女士车箱,这让姑娘们兴奋不已。她们责令我们站在车箱接合处,不得逾越。

    也有大不咧咧的马虎人,一个魁梧的中年男子进入女士车箱,居然没有发现周围全是异性,在花花绿绿的女人堆里摇头晃脑,看上去十分突兀,形成一幅幽默的画。女士们惊讶地看着,终于,有人忍不住提醒,他才很不好意思地走过来,混入男人中间。这种鲜有的对女性的特别关照,实在值得中国仿效。

    从新德里火车站到旧德里火车站也就两站,很快到达,绕了个大圈子才找到行李寄存处(CloakRoom)。谭姑娘拖着笨重的大箱子,行动艰难,她还没有买到去布什格尔(Pushkar)的火车票。经过一番折腾,早上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我有些焦急,便决定让巴豆陪她买车票,余人徒步前往红堡。

    小贴士:

    乘火车旅行,请备链条锁,以便在列车上锁行李,帕哈甘吉区街头有售。火车站可寄存行李(CloakRoom),有拉链的地方要求加锁。如需买票请到外国人窗口,或者咨询游客信息中心。特别提醒,有人会热情搭讪,以售票处下班或搬迁之类的借口,带你到别处买票,他们甚至能出示工作证,万勿上当。
第7页 :
    德里地铁有专门为女性特设的车箱,请注意车箱标识。

    〃如果世界确有天堂,那么就是这里〃

    旧德里火车站的建筑颇有新意,红色外墙嵌套白边儿的开放式拱形门,融合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看上去稳重大气。广场前有个圆筒状的岗亭,里面站着荷枪实弹的警察,像是中国抗战片中的碉堡。这种情景,让人猜不透印度的治安状况,到底是为了震慑犯罪分子,还是防止突入其来的恐怖袭击。

    昌德尼朝克(ChandniChowk)是著名的商业街,也叫月光集市,甚为宽阔,车水马龙,拥挤喧嚣。小贩儿、旅行者、手推车、人力车、吵架声、喇叭声混杂其间,热闹非凡。有趣的是,即使头顶重物的当地人,看到拍照,也会非常配合地摆正身姿。。buuyu。

    街道的繁华与乱象让人惊讶,好像世上所有的行业都集中于此。莫卧儿王朝鼎盛时期,这里曾是安静的豪宅区,情况和现在完全不同。如今的老巷子里还残存一些精雕细刻的哈维利,只是杂乱无章的景象,让人心生惶恐,没有了探索的欲望。其实,看似繁乱的昌德尼朝克大街其实蛮有秩序,市场严格细分,按区域经营不同的商品。

    空气中充满了尿臊味,走在人行道上,只得掩鼻而过。街头有种形状奇特的简易厕所,墙腰伸出半面房檐,下面挂着几个站位便池,前设屏风样的矮墙聊以避嫌。虽有遮拦,但使用起来,与当街小便无异。

    街边蹲着十几个人,蓬头垢面、衣衫破烂。食物放在什么植物叶子上,他们半蹲着用手抓起来吃,偶尔抬起头来,胆怯的目光游移不定。我怀疑,他们是否属于这个社会?中国也有许多穷人,我探访过黔南的瑶寨,说他们家徒四壁并不过份。

    他们是印度教所谓的〃贱民〃?这个阶层的来历,还得追溯到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已有3200多年历史,梵语种姓〃瓦尔那〃(Varna)原意为〃颜色〃或〃品质〃。当年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为了保持他们所谓的高贵血统,便以肤色深浅区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随着职业的分化和发展,逐渐形成四种姓。

    传说,梵天的儿子摩奴(Manu)创作了《摩奴法典》(Manusmti),被奉为婆罗门教经典。法典详细规定了种姓制度,梵天的嘴巴化成白色的婆罗门(Brahmins),为祭司,地位最高;双臂化为红色的刹帝利(Kshatriyas),为武士、贵族和王侯;双腿化为黄色的吠舍(Vaishyas),为农耕者、工匠和商人;双脚化为黑色的首陀罗(Sudras),为无地农民、奴隶。

    除四种姓,还有一类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贱民〃(Dalit),为不可接触者,从事杂役和苦力,占全国人口总数15%,其中北方(Uttar)邦有四千万〃贱民〃。其他人严禁触碰〃贱民〃身体,他们走过的足迹都要清理抚平,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交叠,以免玷污他人。

    神秘的天启书《吠陀经》(Veda)里有〃原人歌〃(Purasa),专门吟唱四种姓的顺序和起源。现今所说的〃种姓制度〃(Caste)实为葡萄牙语〃种族、血缘〃转化而来。英国人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革,反而利用种姓制度推动殖民事业。
第8页 :
    秦末造反的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如果让印度人听到,肯定会嗤之以鼻。在印度,人还没生下来,其社会地拉和职业就已经被决定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就是印度种姓制度的真实写照。在我们看来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在印度人眼中,只是一种生活理念,即使低种姓或贱民阶层,都会自觉遵守。印度独立后,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

    穿过商业街就是红堡,进门是阔大的广场,高城严雉,雄壮威严。对称形式的城楼上密布许多岗亭,正中飘扬着红白绿三色的印度国旗,两边的碉楼也有亭子。这种洋葱状的拱顶,就是莫卧儿建筑的鲜明特色。红堡的墙头,有数不清的洋葱拱顶亭子,上面落满了鸽子和乌鸦,不知道预示着吉祥还是晦气?。buuyu。

    统治者总是想尽一切法子让他的臣民俯首贴耳,譬如这红堡的建造,远远看去,就让人气短,不自觉地从胸臆间蹦出一个〃小〃来,进而在心理上彻底屈服,由此达到其所谓长治久安的目的。然而,这座城堡却是莫卧尔帝国最后的荣耀。

    红堡北临亚穆纳(Yamuna)河,从1638年始建,耗费10年时间才完成,是莫卧儿(Mughal)帝国第五代君主沙贾汗((ShahJahan)建造的皇宫。城堡正名拉尔奇拉(LalQila),意为红色城堡,整体设计呈八角形,使用红砂岩,周围有护城河。城墙总长度超过2500米,临亚穆纳河一侧稍低,德里旧城区一侧偏高,从16米至33米不等。城堡的设计同时兼顾到美学和战略因素,是莫卧儿帝国鼎盛时期的象征性建筑。其东北角为建于1546年的萨林加尔(Salimgarh)古堡,与红堡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所谓莫卧儿建筑风格,主要指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特色的建筑,既简洁明快又装饰富丽。莫卧儿时期的城堡、宫殿、寺庙和陵墓都体现这种风格,剑尖形拱门、尖顶圆塔、洋葱状的穹窿拱顶和小圆顶凉亭是其典型特征。在印度如果看到类似建筑,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认定其为莫卧儿风格。

    沙贾汗建造了红堡,却无福消受。在他晚年,三儿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篡位,将多情的老皇帝囚禁在阿格拉堡的小宫殿里。红堡峻工后,奥朗则布将帝国首都由阿格拉迁到德里,是为建在德里的第七个都城。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果沙贾汗听过这句中国老话,心理也许就会平衡了罢。

    其实,好战的奥朗则布在德里的日子并不如意,他一改阿克巴以德服人的怀柔风格,以武力开疆拓土。他的行为引起德干高原及南部邦国的不满,连年叛乱,旷日持久的战争,将莫卧儿推到垂死的边缘。他死后,帝国分崩离析,贪婪的英国人则彻底终结了莫卧儿王朝。

    红堡正门叫拉合尔门(LahoreGate),因为朝向曾为莫卧儿的旧都城拉合尔(今巴基斯坦境内)而得名。遥远的拉合尔位于新德里西北,由此可见伊斯兰人对故国的眷恋。中国古人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统治印度的穆斯林也不例外。1947年8月15日,印度第一面三色旗在这里升起,首任总理尼赫鲁(JavaharlalNehru)宣布国家独立。今天,全国性的重大节日都在拉合尔门前举行。
第9页 :
    广场与拉合尔门间有护城河,河上架小桥。桥头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旁边是岗亭,前面置沙袋,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