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他们执行任务的特殊性,近距离射击、格斗是他们的主要训练课目,用他们来清除建筑物内的残余敌人正是“用其所长”。
五、暗杀破坏。即想方设法查明他们的行踪实施精确火力打击,乘其不备实施暗杀。萨达姆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一旦发现机会,这些刺杀小组决不会轻易放过。对巴格达市内的一些重要目标,如通信、电力设施,油料、弹药仓库等,特种作战分队也可通过爆破等方式加以破坏,这要比空袭来得直接,造成的附带损失也小得多。同时,通过这些暗杀破坏活动,可以在巴格达城内制造混乱和紧张气氛,打击伊拉克的民心士气,为正规部队的攻城创造条件。
六、策反心战。特种部队潜入巴格达城后,可以秘密接触伊拉克的各界人士,在他们中间进行宣传和策反,策动守城部队投降或消极作战,组织民众起义,从内部瓦解伊军守城力量。他们还可以打电话、撒传单、散布虚假消息等方法来干扰伊拉克军民的士气,达到配合正规部队攻城的目的。
第11页 :战场误伤误击事件频发
第八节阿喀琉斯之踵
——信息化不是万能的
1993年,在摩加迪沙的小巷中,美国驻索马里的维和部队遭到艾迪德游击队的伏击,18名士兵死亡,上百人受伤,成为海湾战争以后美军在海外军事行动中的最大败笔。尽管美国通过一次又一次高技术战争证明着它的高技术武器的优势。但是,从战争实践也可看出,美军的高技术空中武器仍存在着若干弱点,实战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伊拉克战争的实践表明,美军仍然是发展中的美军,它的信息化也依然是发展和建设中的信息化。它同样存在着对信息的过分信赖、信息系统易受攻击以及对来自前线的诸多信息如何判定等问题。尤其令美军不胜尴尬的是,美军在获取大量战场信息的同时,却又面临着信息本身的困扰。
战场误伤误击事件频发
在伊拉克战争的空中作战中,美军就曾多次出现误炸或误射自己和盟军的事件。
3月21日,美军的一架A…10攻击机攻击了英军的装甲车队。
3月22日,两架英军直升机相撞,7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
3月23日上午,英军1架战机在执行完任务后,被美军1枚“爱国者”导弹击中,机组人员全部死亡。
3月23日早晨,联军开始攻打纳西里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连守在萨达姆运河一座桥梁的北面,美国空军的两架A…10攻击机在盘旋后突然向C连投掷了3枚炸弹,后来又用机关枪进行扫射,击毁了2辆装甲车,有10名士兵被打死,直到该连的一名排长通过无线电与前线指挥部联系上,并告诉自己士兵遭友军袭击后,交火才停止。
24日,美军一架F…16战斗机摧毁了美军的“爱国者”导弹阵地的雷达系统。
25日,在巴士拉,英军两辆“挑战者”坦克互相交火,导致2名英军士兵丧生。
26日,在伊拉克南部,美国装甲车压死和压伤其海军陆战队士兵各1名。
27日,两股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纳杰夫东南约20千米的阿布苏海尔地区误会战斗,至少造成己方37名士兵受伤
4月2日,一枚“爱国者”导弹将正在执行近距空中支持任务的F/A…18战斗机击落,造成一名飞行员死亡,等等。
从2003年3月21日到4月15日,美军死亡人数为123人,其中23人死于误伤,英军死亡31人,16人死于误伤。在误伤致死的52人当中,死于直升机误伤的人数就有28人。7月16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发生在伊拉克的误伤事件比报告的还要严重。”美国的战例经验研究中心报告认为,伊拉克战争期间共发生了17起涉及美军和英军的误伤事件,战争中“友军误伤的人数远高于公开报道的人数”。据美国军方说,此类事故比此前公开报道的要多1/3以上。这说明美军仍然没有解决好现代化战争中的战场敌我识别问题,也说明美军内部各军种之间的协调和美英军队之间的协调还不够完善。
第12页 :
天气与地形仍然是影响作战行动的重要因素
即使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如果从作战环境看,真正理想条件的战争是几乎没有的。比如科索沃战争“联盟力量”行动就有两个特点——天气恶劣和地形复杂。这种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实施,如目标选择和武器与投掷系统的配套等均带来不利影响。天气影响了激光制导武器的使用,天气的能见度影响了大部分光学传感器的使用。美国和北约的航空电子设备和目标定位系统司令迈克尔·肖特中将后来说:“在空袭的头45天天气影响了我们空袭的猛烈程度”。
虽然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全球定位卫星制导的武器,如联合直接攻击炸弹具有很大作用。但是天气状况对战争实际飞行架次影响仍然很大。在北约对南联盟78天的空袭战中,有39天的天气迫使北约取消了占总计划架次至少一半的架次。
国防部长科恩在国际战略研究所讲演时,谈到科索沃航空兵与导弹战役的经验教训时说道:“我们是在天气状况极差的条件下进行空袭战的。在78天的空袭中,只有大约20天的天气良好,可以放手进行空袭”北约在科索沃空袭战中的一条经验是,“军事革命”并没能解决天气坏和能见度低的问题,而敌人部队恰恰善于利用天气和其他能见度不良的条件最大限度地隐蔽自己。
尽管战前美军曾夸口说,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部队都不可能像美军这样,具有能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并且对于伊拉克当地的沙尘暴,美军也是有备而来,然而,它现实的威力仍然远超出美军的预想。海湾地区每小时70公里的沙尘暴使得美军直升机和伞兵几乎不能行动,细小的沙尘由于很容易被吸入发动机而使得固定翼飞机也容易发生故障。漫天的沙尘使得能见度严重降低,着陆变得十分危险。特别是2003年3月25日以后,由于强沙尘暴的影响,运输直升机无法升空,地面运输车辆行驶困难,部分保障装备不能正常使用,美军后勤无法保障部队继续行进,士兵只能在战车内宿营,严重影响了后勤保障的时效性。同时沙尘暴使无线电通信联络难以保持畅通,后勤运输车队经常与上级失去联系。当第3机步师后勤大队跨过科伊边境抵达临时营地时,车队中将近1/3的卡车陷在沙漠内,与这些车辆的无线电通信联络无法接续。第5步兵团指挥官威廉在巴格达城市战结束后,对沙尘暴及沙漠地带的威力作了如下表述:
“沙漠地区的特征的确令人吃惊。沙尘对我们正常工作的影响完全出乎地区分析家的意料之外。这给我们带来大量问题。例如,护航和航空运输都无法正常进行。无论何时何事,只要一动,就会扬起一片沙尘,像搅进爽身粉堆里。”
“就我个人而言,沙尘暴这段时期是整个战役的最低谷。这绝对是这场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是低峰期。”因此,美军得出结论,“一定要研究和再研究本地气候条件和作战条件。”
同时机场条件也限制了美军的航空运输。在2003年3月7日到4月14日之间,共有220架C…130s和C…17s搭载6500吨货物起降,由于C…17搭载M…1坦克着陆时瞬时重量150吨,使得部分跑道出现断裂,美军只得关闭了7000英尺跑道中的2000英尺。
由于伊拉克地理位置独特,并且其唯一的港口乌姆盖斯尔港附近水域还有水雷威胁,因而英美联军的主要海运后勤物资都卸载在科威特的舒艾拜港,再行经陆地运抵到前线。由于美军日消耗量巨大和装备数量繁多,进出舒艾拜港的货轮比较多,有时24小时内能够达到180多艘货船,需要卸下数千个集装箱。美国海军所调用的货船除了少部分是滚装船外,大部分是一般的商用货船,还需要港口设施帮助卸货。由于港口设施和场地有限,造成港口拥挤和货船等待进港的时间过长。美第4机步师4月1日抵达科威特港口,4月7日还没能投入战斗,这极大地迟滞了第4机步师的作战行动。
在道义上受到质疑的战争,其保障同样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联军大量空投特种部队进入伊拉克北部地区,虽然战前美军已在土耳其屯集了大量物资,但由于土耳其民众的反对,土政府不敢贸然帮助联军向空投在伊北部的联军部队运送物资。此后因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4月初飞抵土耳其通过向土赠10亿美元的款项获得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