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事只是基础,而只有将事做成,执行才算完成、到位。
“做事”和“做成事”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我们先来看一个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教育女儿的故事。
有一天,刘墉和女儿一起浇花。女儿很快就浇完了,准备出去玩。刘墉叫住了她,说:
“你看看爸爸浇的花和你浇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女儿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不一样。
保证完成任务(3)
于是刘墉将女儿浇的花和自己浇的花都连根拔了起来,女儿一看,脸就红了,原来爸爸浇的花水都浸透到了根上,而自己浇的水仅仅只将表面的土淋湿了。
刘墉语重心长地教育女儿,做事不能做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彻底,做到“根”上。
执行其实也和浇花一样,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事,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只是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
只做事,而不是做成事,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人看起来一天到晚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但却忙而无效:事情都没有结果。
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人员每天忙着推销,却不看对象、不问方法,看起来是在“做事”,但结果可能是一件产品都销售不出去。
如果懂得“做事”只是基础,“做成事”才是目的,就会想办法,既看过程又看结果——不仅推销了,而且全都推销出去了。
只做事而不是做成事,对任何单位和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致命的,还会培养出一支涣散、没有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团队。
要想从“做事”到“做成事”,首先要做到的是:任务一旦明确,就必须做成,不允许用任何借口和理由来拖延;另外,要善于变通,用智慧保证执行的完成。
按时、按质、按量
任务完成,必须达到三个标准:按时、按质、按量。三者缺一不可。
按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绝不拖延,按质就是要保证质量,不能偷工减料;按量就是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少一个都不行。
我们不妨看一下上海著名的锦江饭店是如何根据这三大标准来确保完成任务的。
1977年11月4日,锦江饭店接到一项紧急任务:
“巴基斯坦齐亚?哈克将军一行75人,由于气候恶劣,专机难以在北京降落。经磋商,决定改由上海着陆。现在专机正向上海飞来,两小时后到达,请立即做好迎接准备!”
只有两小时,时间非常紧迫,但一点都马虎不得,不能出任何差错,该怎么保证圆满完成接待任务?
当时的经理任百尊一放下电话,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接待班子。他召集得力干将开会,指示所有工作必须在两小时之内完成。
“大家听清楚了,两小时后车队就要到达上海,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在120分钟之内完成。这么庞大的国宾队伍需要75套客房,由一百辆轿车组成的迎宾车队,供一二百人用膳的国宴……这一切必须在两小时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命令一下,全体动员。距离两小时还有十分钟时,任百尊准备检查,他先来到客房。
推开房门,他仔细打量,只见地上、四壁、平顶均一尘不染,床面平挺、毛毯平顺。
他点了点头,又审视了一下床头的插花,只见那些花枝枝含苞、造型新奇、典雅大方。
当检查完所有的客房,看到服务员已微笑着各就各位准备迎接贵宾时,任百尊满意地笑了。
这时,厨师长也通过电话报告:厨房一切就绪。任百尊看了一下表:离120分钟还差5分钟。
当所有准备工作都就绪时,任百尊接到电话:
“国宾车队已到达淮海路茂名路口,两分钟后将进入客房。”
齐亚?哈克将军一行入住锦江饭店后,对饭店的各方面服务非常满意,赞不绝口。到那一刻,任百尊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事后他说:
“接待元首国宾大抵都是如此紧张,一般这样的接待任务都有这么几个特点:规格高,任务急,时间紧,因此要求大家都像打仗一样,而且必须兵贵神速。”
仅仅用两小时,完成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任务,对任何一家饭店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如果没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团队精神,没有每个人“按时、按质、按量”保证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做到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
保证完成任务(4)
“按时、按质、按量”是保证完成任务的核心。这三大标准,不仅仅要成为制度,成为单位和企业的文化,更要刻进每个员工的心里。
这样一来,不管接到任何任务,员工都会自觉地首先对时间、质量和数量进行规划,然后有节奏、有步骤地去执行,保证任务的完成。
敢对“死命令”负责
当执行难度很大但又关系重大的时候,就要敢于对“死命令”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
熟悉长征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胜利夺取泸定桥,就是敢于对“死命令”负责的结果。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
5月26日上午,毛泽东等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5月28日,红四团接到命令:“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纪录。”
接到命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一百来米的泸定桥已经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敌人密集火力,严密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为了突破封锁,当天下午四点,由23名红军战士组成的夺桥突击队开始冒着枪林弹雨,向桥头发起了猛攻。
在23名战士的冲锋陷阵之下,红军队伍很快就冲过了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桥。整个战斗惊心动魄,但只用了2个小时。“飞夺泸定桥”的成功,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想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有人评价说,“飞夺泸定桥”是毛泽东用兵最狠的一次。为了完成“死命令”,240华里的山路,红军是跑着完成的。不仅如此,在跑完240华里的山路后,红军立刻就投入了战斗。
但就是这种敢于对“死命令”负责的精神,让夺取泸定桥的胜利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死命令”有时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往往事关重大甚至决定了生死存亡,这时候,就要敢于对“死命令”负责,用尽一切办法,保证完成任务!
第六章以合适投入获得最大成效
执行到位,不仅要看结果,也要看投入产出。
同样的执行,运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投入的成本就有很大的差异,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真正到位的执行,是能够以合适投入获得最大成效的执行,这是执行到位的第二个标准。
“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
盲修者千斤铁棒打苍蝇”一次,我到云南昆明培训职业经理人。利用空闲时间,我去了一趟著名的圆通寺。在圆通寺门口,我看到了一副至今印象还十分深刻的楹联:
“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斤铁棒打苍蝇”。
这副楹联对我触动很大,表面上看,楹联似乎说的是修行的事,但实际上,它却可以联系到方方面面。
在执行中,它正好说明了“以最合适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个观点。
“会道”可以做多种解释,如善于修炼、能切中要点、会思考、有方法、善于解决问题等,从而达到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第
二
单
元
执
行
到
位
的
三
大
要
点执行重在到位第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保证完成任务(5)
六
章
以
合
适
投
入
获
得
最
大
成
效“会道的”和“盲修者”就好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