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海王道:从奥康奇迹悟世界一流商道-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信息和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同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你有的技术,我也有;你能保证的质量,我也能保证;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要想让自己在同行中迅速脱颖而出,占据最有利位置,办法只有一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消费者心目中营造信誉好、质量好、服务好、有魄力的企业和品牌形象。
  奥康就是通过一把火,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知道了温州有个奥康,迅速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并由此开始了第二次起跑,让企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超凡发展必有超凡策划(2)
第二,能够让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同样的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同,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很多企业都有过打假的经历,对那些收缴来的假冒产品,大都是自己销毁了事,但同样的资源到了奥康手中,却被使用得淋漓尽致,通过借势、造势、炒作等等,使奥康一下子成为了路人皆知的品牌。
  “钱翻倍花”的策划也一样,细想起来,它的实质也是打折。但为什么同样是打折,别的同行生意冷冷清清,而奥康却赚了个盆满钵满?这就是策划的作用,将资源做了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
  那么,怎样才能做出超凡的策划呢?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借用历史背景。
  奥康的第二把火,就是充分利用了大家熟悉的第一把火和温州鞋的历史背景,使活动的意义上升到了很高的高度,从而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二),制造悬念,利用概念炒作。
  奥康在温州的第一家专卖店开业前,曾在当地的媒体上打出了大篇幅的广告:
  “中国的犹太人有一个跨世纪的行动。”
  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吸引住了,纷纷猜想:会是什么行动呢?
  几天后,谜底揭晓了,原来是奥康开了一家专卖店。
  原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行动,结果却只是一家专卖店开业而已。
  尽管大家都觉得有些“失望”,但奥康这一策划的目的却达到了。谁都知道“中国的犹太人”,在温州开了一家奥康专卖店。
  专卖店开业后,生意非常火爆,每天都门庭若市。
  (三),紧扣社会热点。
  社会最关注的事情正是策划的最好时机。
  我们后面将要谈到的“奥康皮鞋冒着炮火挺进中东”,就是扣紧了社会热点做文章。
  (四),要学会借势。
  当别人做得比自己好时,要学会“蹭饭”,利用别人的优势来炒作自己。
  6年前,当蒙牛在一片荒地上埋下一块奠基石,一张白纸上画下一幅行军图,一杯牛奶前许下一个百年愿时,还没人知道蒙牛是谁。
  6年后的今天,从零开始的蒙牛已经成为了销售200亿,投资收益率大于5000%的集团公司。
  如此超凡的发展固然与经营有关,但也与策划密不可分。
  1999年的蒙牛,钱少,名小,势薄。更为残酷的是,还与著名的伊利同城而居。势单力薄的蒙牛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呢?
  于是蒙牛想到了策划。但想不花大钱搞大策划,却很有难度,如果再想一夜成名的话,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更何况,前面还有伊利这棵大树挡着。
  这难上加难的策划该怎么做?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伊利既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蒙牛学习的榜样。于是,“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诞生了。
  大家都知道内蒙古乳业的第一品牌是伊利,可是内蒙古乳业的第二品牌是谁?没人知道。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创“第二品牌”,这等于把所有其他竞争对手都甩到了脑后。
  于是,大家一觉醒来,发现满大街都是蒙牛的广告。一下子,蒙牛就打开了市场,经销商蜂拥而至,当年蒙牛牛奶和冰淇淋营业额就做到了3700万元。
  此后,蒙牛又推出了一系列策划,如“神州五号”顺利返回,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蒙牛也成为了“航天员专用牛奶”。这一年,蒙牛销售额达到40多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从奥康还是蒙牛身上,我们都能感受到超凡策划为企业带来的超凡发展。
  因此,要想成为一流的企业家,打造一流的企业,就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用大手笔,出大策划,帮助企业用最小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快的发展。
  

有系统思维,才有完美策划(1)
一说起策划,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点子。
  自从多年前媒体炒作出“点子大王”何洋一个点子卖到40万的报道后,很多人便开始昼夜不眠地苦思冥想一招制胜、一夜暴富的金点子!
  但策划绝不是点子。
  现如今,那些点子公司纷纷破产,曾经名噪一时的点子大王何洋也被关进了监狱。
  一个完美策划的出台,绝不是灵光一现,而必须是系统思维下的产物。
  因此我们认为:
  有系统思维,才有完美策划。
  在奥康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很多次完美策划。其中最经典的一次,就是选择在“”的时候,高举“温州制造”的大旗,在万众瞩目中进军上海滩。
  温州鞋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产业配套、专业协作的良好局面,而且品牌群体高度聚集。但由于受“假冒伪劣”的影响,全国仍然有不少消费者谈“温”色变,始终信不过温州鞋。
  为了吸引顾客购买,许多温州鞋都将产地改为了“广州”或是“上海”,不敢说自己姓“温”。
  很长一段时间内,奥康都想改变这种现象,希望用实际行动来呼吁温州鞋业大胆打出温州牌。
  可是,要想达到这一效果谈何容易?
  但是,难道就因为不容易,就放弃不做吗?
  当然不是!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精心策划,2001年3月15日,也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那天,奥康做出了一个令所有同行都没有想到、都感到震惊的举动:
  高举“温州制造”的大旗,在素有中华第一街之称的上海“南京路”上,开出了温州鞋业的第一家连锁专卖店。
  这家专卖店不过78平方米,一年的租金却高达158万,加上装修等费用,刚刚开业,就花掉了200多万。其进军上海的决心之大,一目了然。
  这一事件引起了极大轰动,不仅为温州鞋业进军上海做出了榜样,也为奥康后来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对这一策划是如何运用系统思维的进行分析:
  (一)融入大背景。
  上海因为其经济、地理位置,对温州鞋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谁打入了上海,谁就意味着打入了主流,掌握了先机和主动权。
  尽管温州的鞋业对上海市场虎视眈眈,但谁也不敢轻易进入。
  因为自从十几年前武林门火烧温州鞋事件、温州鞋的名声差了之后,温州鞋就再也无法在上海立足。
  当年,也就是在南京路上,所有的商场和鞋店率先打出了同样的告示:本店不售温州鞋。
  正因为有这样背景,奥康才大胆地将目光转向了上海,将上海的第一家奥康专卖店的店址锁定在了最繁华的南京路,也由此激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时间选得准。
  看准了机会,还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选择平常的日子开业,固然也可以,也能引起一定的关注,但还有没有更好的时间呢?
  当然有。
  对照大背景,最能引起轰动、成为最大热点的日子,毫无疑问就是“”。
  而且这一天,也是奥康皮鞋正式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为首批“国家免检产品”的日子。
  选择在这一天进军上海,一来表明了温州鞋以质量立市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和以往温州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时机抓得非常好,这一天,奥康成为了众多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三)聚焦多重热点。
  但是,奥康进军上海的策划并不止这些。
  本来选择在“”、在最繁华的南京路进军上海滩,已经是很大的热点和卖点,但奥康的领导却认为即使这样还不够,还可以再“火上加把油”,制造出更大的热点。
  于是,在专卖店开业的那天,又出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场面:上海的劳模在店里当导购员。
  

有系统思维,才有完美策划(2)
原来,在此之前,温州鞋革协会在上海举行了一个展销会。
  为了树立温州皮鞋的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