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成功学-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诗很经典,完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机制,大意是:悟空(其实是说我们)是猴子的身体,人的心。人的心真的比天高,一点也不假,给他封个“弼马温”其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人的心和意(脑袋)就像猿猴和马一样,要紧密合作才行。如果心和意分离,就是心猿意马,各自游离。如果心意契合,就可以全力以赴,达到如来(超然智慧)的自然境界。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道理。
  吴承恩关于注意力的解释和比喻,丝毫不亚于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学家。而能如此形象生动地神会出来,真是举世无双。还是拿事实来讲话。
  “心猿”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指人的心像猿猴一样,跳来跳去,永无宁日,无法专注。的确是这样啊!那些浮躁的人不就是这样吗?
  我们回忆一下,自己曾经不断地辞职,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地寻找新的工作和人生方向,最后呢?我们不断地选择朋友,最后呢?我们不断地更换着喜好,最后呢?我们不断地推翻老客户,寻找新客户,最后呢?……
  如来用五行山死死地压住了孙悟空,才把他散乱、浮躁的“心猿”安定了下来。我们的“心猿”是否得到了安定呢?
  孙悟空的分身术与分身无术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话语、要求、表情无动于衷、不加重视或嗤之以鼻,原因在于:我们根本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而是停留在自己身上。就好比,我们明明在和一个人讲话,可你的心思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说着言不由衷或“牛头不对马嘴”的话。这时候,你的心思已经分离出去,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西游记》中,孙行者可以分身出去,用“真身”去办自己要做的事,然后将一个“假身”留在那里不动,正是描述的人们注意力分离的情形啊!“真身”就是我们注意力已经去到的方向,“假身”就是我们留下的一个躯壳,一个已经没有了注意力的躯壳。
  你看,唐僧在和虎力大仙比试坐禅求雨,孙行者为了帮助师父,把“假身”留在地上一动不动,而真身却去了天上搬救兵,请龙王协助降雨。他的注意力只能做一件事情啊!
  再例如,在五庄观,孙行者和镇元大仙有一番较量。孙行者推翻了镇元大仙的果树,这下可惹火了大仙。镇元大仙干脆把唐僧他们几个捆起来,体罚他们。可是行者又玩弄小技巧,他把唐僧等人解救出来,一路逃跑,却留下变化的“唐僧”等人(四个柳树根)来顶缸!镇元大仙一早起来,就派人抽打他们,结果发现打的都是柳树根(行者以为镇元大仙再不会打他们了。结果一抽打,事情就败露了)。虽然打的是“假身”,可行者知道痛啊,他忘记了收回自己的法术!人不可能同时办好两件事情。行者分身乏术,已经来不及了。这次,镇元大仙更加恼火,又把他们抓了回去。
  人的注意力只能较好地停留于一点。那就要看你如何运用你的分身术了!
  第一节心在哪里,注意力就在哪里
  孙悟空的注意力
  孙悟空的一生,折射着我们的一生。
  小时候的孙悟空一心只想出人头地,多学点本事,渴望成佛成圣成仙,摆脱阎王的生死控制。于是,他不惜长途跋涉,漂洋过海,四处求学,真是十年寒窗苦读书啊!求学生涯中,他找到了终生难忘的恩师——菩提祖师。在祖师那里,他学习到了成仙的法术,还学习到了一身的武艺和本领。一心一意渴望成仙的悟空,终于圆了自己的学子梦!
  然而,好景不长。悟空因为在师兄弟面前变了棵松树,卖弄祖师独传的本领,被菩提祖师赶出了师门。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菩提祖师怎么那么小气,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这还得从悟空刚来祖师这里求学时说起。。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积极专注的注意力(2)
菩提祖师第一次给悟空讲课,想必就已知道悟空是个好表现的。那么多学生听讲,就他一个人在抓耳挠腮,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挺出位的。也许,你和我曾经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老师还没问你,你就说:“好,我知道!我知道了!”有时候,我们甚至还不经过举手就发言或者故意拍着桌子争着发言……这些,都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我觉得很好,于是,我就要表现出来,管你呢!”
  第二次,是菩提祖师叫他挑选学习科目。一般来说,老师叫你学习什么你就学习什么。悟空却不同,他挑三拣四。这儒学、道学、佛学、墨家学问等天下学问他都不学,单学长生不老。正因如此,他失去了学习更多学问的机会,他的人生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事实上,他几乎是花了半辈子的时间来学习这些以前没有学习的东西!例如:儒家教育人们要懂得谦让、礼貌、人际应对,可是,孙悟空在这方面却是做得一团糟,他不仅瞧不起玉皇大帝,还瞧不起师父,瞧不起天上几乎所有的神仙。例如墨家教育人们“仁爱”、“非攻”,可你看孙悟空的棒子几时闲过?取经初期的他哪里有爱心?我们人生的学问就是那么奇怪,遗忘那些应该修行的科目,结果还是要花更多的、更大的代价补上哟,没有大师们所渲染的“速成秘笈”!
  祖师要赶走他,也是保护他、教育他。悟空,悟空,你只有觉得自己是“空”的,你才能悟到“空”。可是,他却“空”不了。
  自从悟空得了本事,猴子的心从此就没有再停歇过,他的下一个“注意力”就是要获得社会的承认。有本事的人总是希望人家承认他,最好给他挂个“金字招牌”!悟空也是这样。你看,他一听说天宫要招干他,也不问清楚具体的待遇、职务,就屁颠屁颠地往天宫跑,好像就怕去晚了人家会反悔一样!
  进了天宫的孙悟空又不一样了。大家都是神仙,为什么那些人的官职比我的大?为什么他们的薪水比我的多?为什么开会请他们去而不请我去?为什么领导重视他不重视我?为什么他比我本事差却还做我的上司?……这些“为什么”让悟空的脑袋歇不下来,让悟空的心没法静下来。他的心就像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随时会把周围炸个鸡飞狗跳。终于忍无可忍了!“玉皇大帝给我封的‘弼马温’,居然是个最小的官!普通的办公人员,金字塔的最底层!亏我还给他干得有滋有味的!真丢人!凭我无穷本事,居然做这下贱事,真他娘的郁闷!走啦!走啦!别拉我!谁拉我我就和谁急!”猴子想到就做到,拿着棒子就走。
  “好啊,你玉皇大帝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样可以当皇帝(现在挂个总经理实在太容易了,一个人也可以挂总经理、总裁),你在天上做你的玉皇大帝,我也可以在地下做我的‘齐天大圣’!” 嗨,话是那么说,谁不知道你猴子的“潜台词”——嫌官小呗!太白金星这老头儿很清楚孙悟空要什么,于是,又向玉皇大帝启奏,干脆就给他封个“齐天大圣”算了,把他先哄到天上来,免得他到处惹事,也为天宫储备人才。这下子,猴子如愿以偿,可是欢天喜地了。虽然没有什么薪水,但猴子觉得自己的地位却是非同一般!他要的不正是这些虚名吗?(什么主管啊,什么经理啊,什么专家啊,什么委员会主任啊……)
  虚荣的注意力!你看他到处串门子,喝酒、聊天。说是联系感情,搞人际关系,还不是炫耀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只要听人家喊他“齐天大圣”,他那骨子里面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特别是看见那些老同志夸耀他时,他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你看你们混了一辈子才混个科长、处长,看我!呵呵!)
  没想到,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将孙悟空虚幻的名利“肥皂泡”击得粉碎。各路有品没品的神仙,几乎都在被邀之列,惟独没有孙悟空这个“齐天大圣”!(人家根本就没把你当回事)哎,虚假名利害死人啦!有多少人为了出名获利,弄得自己“粉身碎骨”呢!孙悟空不就是因为这个而大闹天宫,被人围剿,最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吗?
  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日子里,悟空开始了人生的反思:“我以前太注重那些虚荣的东西了,其实什么职位什么待遇都不重要啊,重要的是你到底有多少本事,到底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他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