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力资源全案-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树立一些模范榜样,例如主管或导师的行为,以及通过内部沟通,例如员工内刊和企业的局域网,在接下来月复一月的工作中一一地这样做,以便让新员工真切地看到。要持续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将企业的价值观表达清楚,例如,尊重同事、高质量服务的承诺以及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什么容易做什么,怎么方便怎么做,不要让这一承诺只停留在口头,要让它成为入职第一天所立的信誓,并且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中充分体现出来。   

  通过导师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帮助新员工顺利度过刚入职的头几个月,有种做法叫做导师计划,如今这项计划已越来越普遍。通过给新员工安排合适的导师——那些指导新员工上岗、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从而使新员工获得颇有价值的、实际的经验和技能,这些经验和技能是他们在课堂上和车间里很难学到的。   

  这种导师关系对于新员工入职活动非常关键,这种关系不仅在新员工刚刚进入企业时帮助他们度过前期的适应阶段,并会延续到日后的工作中。这种关系也大大推动了入职活动的其他环节的进行,帮助填补那些即使是最周密计划也难免有一疏的空隙。毕竟新员工在入职期间需要了解的知识太多,即使你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适应企业的文化,还是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内容需要做深入的解释。而一个导师带一个新员工,双方可以探讨一些“非正式”的话题,这种做法是在一般的上下级关系或新员工同其直属主管之间所达不到的。   

  这种一帮一的导师计划使得新员工能够迅速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导师能告诉新员工入门的技巧,为他们指点迷津,将新员工介绍给其他办公区域的成员,并且充当咨询人,新员工的思想、主意和顾虑在这里都能找到回声。良好的师徒关系还能够孕育一种文化,向新员工展示一种开放式办公环境,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人们经常互通知识上的有无,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共同致力于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   

  但是,请你谨记,导师计划不是单行线。并非只有新员工收益,充当导师角色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例如,在扮演导师角色的过程中,即使是一位长期以来一贯表现卓越的员工也能将自身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而且,新员工常常能迸发出新鲜活跃的思维,反过来会影响那些资深的老员工。   

  而在招聘和人才保留方面,导师计划同时也是很有价值的工具。在许多候选人的眼里,评判一家企业是否是自己理想的雇主,企业是否开展正规的导师计划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企业开展导师计划,说明该企业专注于全体员工的专业化的发展,对于候选人来说极具诱惑。   

  导师不同于主管。导师一般不会监督员工日常的工作表现。导师最重要的职能是在新员工刚刚进入企业大门的初期为新员工提供额外的支持,帮助新员工顺利度过适应期(而且,这种师徒关系常常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有时候,你还会听到另外一个代替导师计划的术语,教练计划。在HR领域,这二者之间的意思虽不同,但有关联。一般说来,教练计划往往更侧重于情境方面的指导,可以是新员工和新员工之间,也可以是培训师和新员工之间。教练,可以是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以是从企业外部聘请的,帮助新员工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中取得进步。而导师计划一般意味着一种更长期的关系,经常发生在一名企业高级主管或经验丰富的经理与缺乏经验的员工之间,这些高级主管和经理对企业的整体构架、政策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导师计划通常是一种一对一的帮助关系。   

  要想使导师计划实现更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导师的选择,要选择那些脾气适合这种指导工作的导师。导师不一定是企业的高级经理。但是,他们在性格上应该有耐心,乐于助人,喜欢倾听他人的想法,愿意与他人共享知识。         

◇欢◇迎◇访◇问◇。◇  

第69节:第9章步入正轨(7)         

  关于如何在企业内部发现这些适合导师角色的最佳人选,以下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寻求推荐。请你的经理们从他们的员工中推荐出在性格上较适合当导师的人选。无论经理们推荐了哪些员工,确保这些员工在时间上可以满足导师的工作要求。   

  寻找共性。寻找那些与新员工有共性的导师,同一个学校毕业的,爱好相同,曾在某个特定行业有过工作经历等,为新员工和导师营造和睦关系打下基础。   

  选择好榜样。选择那些你希望新员工效仿的对象——灵活敏捷、富有创造力、充满激情。   

  提供培训。如果你所选择的导师人选是第一次担当这个角色,这些员工需要了解你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他们能达到的水平。要明确他们工作的分界线,既要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和对企业的深刻理解帮助新员工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又不能事无巨细,随时“紧跟”在新员工身旁,让新员工没有伸展的空间,感到窒息。   

  如果导师和新员工之间明显不合拍,要迅速而巧妙地尽快结束这种一带一的关系。在没有全面掌握情况以前,不要过早下结论,试着找找问题的根源。也许是导师发现了一些你在招聘过程中本应发现而没有发现的问题。抑或是新员工感觉导师不像导师,更像是个老板——下命令——而不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体贴的咨询对象。好的导师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倾听应多于说教。   

  信息反馈:你的入职活动安排有效吗?   

  关于入职活动的效果,你需要收集反馈意见,你可以采用调查或者会议的方式进行收集,以便改进工作质量,为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入职活动做好准备。下面列举一些收集反馈意见的基本问题,你在新员工前期的新员工上岗引导活动结束后即可进行:   

  在前期的新员工上岗引导活动中,哪些项目对你最有帮助?   

  哪些项目对你毫无用处?   

  在未来的活动中应包含哪些信息?   

  新员工上岗引导活动与你的实际工作关联程度如何?   

  当然,在你收到这些最初的反馈意见后,等一等再开始你的改进工作。我建议你在新员工入职几个月后再收集他们的评估意见。当新员工正式成为企业的一员并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对如何帮助他们适应企业的做法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哪些做法是有效的,哪些用处不大——并且可能对你的入职安排提出改进意见。   

  下面几个问题,你可以在员工开始工作几个月后询问他们:   

  当你刚刚开始工作,你最希望了解哪些事?   

  在你开始工作的头一个月,这些事情和顾虑是否都一一解决了?   

  你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去调整自己适应企业?   

  当你有疑问时,其他员工的解答是否对你有帮助?   

  你拿到的印刷资料对你是否有用?这些介绍资料在什么方面还有待改进?   

  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通过入职头几天的情况熟悉,你所了解到的本职工作和企业是怎样的?   

  政策和制度手册:你当然需要一套   

  即使你的企业员工数量很少,你也要将企业的政策和制度通过文件方式记载下来,并加以妥善管理。你可以用印刷的方式,或在企业局域网上辟出一块区域,采用密码保护的方式记录有关企业的基本信息,无论现在你为这些花多大努力,都能为你未来的工作节省时间,减少痛苦。   

  关于如何制定一套制度手册,参考以下建议:   

  将公司的政策和某个具体的工作制度区别开来。你在制定员工手册时,将适用于全体员工的公司政策(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休假等)与各个员工如何具体开展某项工作的制度明确地区分开来。要让政策和制度单独记录。也许你发现,你有必要出台一套专门的文件,包含适用全公司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各种手册——如果你需要加做这一步——针对各项具体工作的政策。   

  简单明了。你不需要把员工手册制作成文学著作,但是,你起码要表述得清楚准确、言简意赅。使用平实的语言描述,避免使用过于正式、打官腔的措辞用语。你也可以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