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亩地),邻居的地全都便宜给了美国。而这次并购也被后人盛赞为“伟大的路易斯安那并购案”。受此影响,未来10年间,美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西扩运动,手法同出一辙。至1945年,美利坚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并购重组、货币战争,完全跻身世界强国。
怎么样,这就是高!打人不动手,不用花钱,不用兵,不用力,平了邻里矛盾、又搞活了经济、最小的代价领土长一倍,天下的好处占尽了,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典范,全了。正应了孙圣人的总结,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说到这,想必诸位已经完全理解“全”了。
想学吗?说难也简单,简单到笔者把全的奥妙总结为三点:看得远、看得全、看得高。也就是当高管的,当领导的,要有一个境界,一个战略意识。一、看得全,从微观到宏观,心里装着你我他;二、看得高,站在地域的高度、国家的高度、世界的高度,君子要识大体、顾大局、胸怀天下;三、看得远,想过去、想现在、想将来,与时俱进、有点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
怎么样,行吗?不管你行不行,今天的人不得不感叹《孙子兵法》的了不起、孙圣人的了不起,人家就可以站在这么一个高度、境界上考虑问题、考虑战争。我们做不到,但孙圣人就做到了。2500年前,他老人家第一次宣告穷兵黩武的定义结束了,战争的意义在于生,在于全;老人家第一次诠释了人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第一次树立了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最高理想是什么。
所以,了不起啊,别看小一个全字。它蕴含了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的智慧、境界、理想,这境界、这理想不仅仅属于军事,也属于经济、竞争、社会,属于任何一个人类领域;它不仅是中国人,也是整个世界智慧文明巨大遗产,巨大财富;它不仅指导了过去,指导着现在,还必将继续引导人类世界的未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5。用兵的前提,十人打一个也算能
讲到这里,谋攻篇中最壮观美丽的篇章已经说了一大半,下面孙圣人接着说到战争的用兵法则,这个法则也正回答了一个问题。即,想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崇高境界、伟大理想吗?很简单,靠实力!看看战争的用兵原则吧,看看自己的实力吧!
原文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其实,不用翻译,上面说得很白了。如果你真的实力很强,那就十则围之,十个人围住一个人,可能真的不用动手。你要什么说个条件吧,人家好汉不吃眼前亏,肯定的都给。所以有实力,围一围就够了,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不是一直都想知道怎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吗,这样就行!
实力不够,退一步讲,你就5个人,围恐怕不好使了。不过你还是有实力的,那就五则攻之。动手吧,不出意外的话,你也花不了多大力气,还是可以轻松取胜,也算是牵强的不战而胜吧。
你说5个人你也没有,就两人怎么办,那就声东击西,倍则分之。一个说掉钱了,另一个乘人不背抢钱包。熟悉吧,坏人都是这么干的,基本上屡试不爽。不过这也要点实力,需要协同作战。
你说2个人你也没有,只有你一个,甚至实力还可能不如人家呢。那没办法了,实力没有优势,就只能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跑吧。
其实,孙圣人说得够明白了,打仗对阵方式很多,真有实力,就不用打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实力不是非常强,又说得过去,那就不妨动动手,反正取胜也轻而易举。如果实在太弱的话,就跑吧。总之,用什么招数,关键看实力,实力是前提,决定一切。
看看吧,今天的老板,好好看看自己的实力是10还是1,是少还是不弱?一定看清楚,不要掉进不战而屈人之兵陷阱里!这里,笔者不是危言耸听,现在谁都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好,既然老祖宗说的这么好,有人就拼着命的要赶紧实践啊!结果一着急就忘了,忘了前提忘了条件。但没实力,想不战而胜?没门!
说到这里,就可叹了。因为今天的中国不乏大企业,但再大能有多大?和世界大企业比,人家是骆驼,我们还是兔子。兔子每天要吃草要喝水,骆驼十天半月不吃不喝照样没问题。所以,论生命力、论实力,悬殊啊!你让兔子拿什么和骆驼争?想不战?那是自找死!
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没实力,那就是天下最美的陷阱。当中国企业生存还有问题的时候,拿什么不战,拿什么胜呢?
我们不是宜家家居,进入中国,可以一赔赔三年;我们也不是早年的可口可乐,为了培养市场,可以常年不要利润。今天的中国,有哪个敢站出来说未来3…5年为了培育市场,可以不盈利?从前有几个,但都成先烈了。所以,做老板的,要看清形势、看清自己,没有实力的话,老祖宗的理想说说可以,做还是算了。
说到这里,有个地方要提醒大家了,孙圣人说,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人不要打赢了一次就骄傲,要知道强弱是相对的。你说自己有力气,那要看和谁比,比6岁孩子你强,比奥运冠军你就弱了。想当初,大清的军队*起革命军也算是好手,但碰上洋人次次完蛋,也都是这个道理。
不过,今天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除了自己和对手比,还要重点说说实力和机会的匹配问题。要知道,机会来了,实力不够,照样等于零。为了说的更清楚,我们就举个例子。
故事说的是国内有个培训公司,因为海外关系关系了得,摊到手里一个考试标准的好项目。因为项目需求大,所以常高调的人就多了。但篇有我这么一个不合拍的顾问,在一片大好声中敲出了杂音。道理很简单,项目虽好,但综观全球类似项目,英国有个A…level课程,中国高中生考了这个,就可以享受英国高中生待遇。在美国有个IB课程,有了这个成绩,就被认同为美国高中成绩。所以,这个考试标准的项目还算是大国强势项目。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人家A…level课程,后台是剑桥考试委员会,更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人家IB课程也不善,同样有深厚的教育背景和官方支持。那我们呢?我们只是中国千万万小公司中的一员,想加入国际巨头俱乐部,凭什么?没钱、没人、更没关系,用什么抓?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但如果臂力不够,馅饼变陷阱,转瞬而至。
不要以为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懂,但懂和做是两回事。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还在一家网络公司任职,当时公司人不多,80人、营业额3000万。还不错,公司得到了VC的青睐,人家投了3000万人民币。钱有了,但苛刻的条件也有了。人家说,明年80人要扩到280人,营业额要做到6个亿。老总是非常兴奋的,但我私下总以为这钱拿得不踏实啊。试想,昨天的水平是管80人,明天就让你管320人,增3倍,谁能这么快?再有,去年业务能力3000万,明年乘20倍,可能吗?这就如同刚会走的孩子,你让他跑,跑的起来吗,跑死才算!
好了,说了半天,这些都是实力。当实力和机会不匹配的时候,不要冒进,否则就应了孙圣人的那句话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