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看看大好形势
那么,你准备奋起直追了吗?不错,想想这些: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均寿命延长了,受教育的机会空前增加,娱乐活动日趋多样化。
我们在有生之年,有幸目睹了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尽管依然有许多人穷困潦倒、艰难度日,但是更多的人已经衣食无忧。
事实上,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往从未出现这么多富有的人。美林证券2004年的《世界财富报告》显示,2003年美国百万富翁的数量增加了14%,达227万(报告中的百万富翁指金融资产和流动资产达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士)。换言之,即现在每12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百万富翁。。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自我价值(2)
我们比较一下,1900年美国的百万富翁不到5 000人——也就是那时候每15 000个美国人中才有一个百万富翁。
不只是百万富翁的数量有所增加,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家庭收入总值几乎涨了两倍,从1965年的29 000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6 100美元。这意味着20世纪60年代一半的美国家庭财富只有29 000美元甚至更少,而现在一半的美国家庭财富已超过86 100美元。
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比较坏的方面(“月光族”拼命挣钱,没有自由)和好的方面(大量的财富和赚钱机会俯拾即是),你发现生活是不公平的。
事实是:人活着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人们选择自己的生活,
选择自己的行动,
选择行动的结果。
生活是行动的事业。
生活没有句号,除非你放弃。认识几位起步晚照样致富的人士
在开始具体讲述如何实现起步晚照样致富之前,我想请你认识几位优秀的人士。他们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他们完成了什么艰巨的事业,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许多人认为艰难的事情其实非常容易。
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给你力量,让你确实相信自己起步没有太晚,因为事实如此。
不到20年坐拥1 000万美元房地产!
2004年我第一次参加奥普拉·温弗瑞访谈节目后,电子邮件如雪片般飞来,仅仅一周就超过了5 000封。在我和员工们一起浏览、筛选需要马上回复的邮件时,一封邮件地址栏中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鲍勃·比昂迪,旧金山。”
我正想知道比昂迪先生过得怎么样呢!
比昂迪先生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事商用办公室销售和租赁工作时接触的第一位客户(在我做理财顾问之前)。他的那栋加利福尼亚普莱森顿的房子是我的第一单生意,我非常喜欢和他们夫妻俩合作。
我记得他给我讲了自己如何在早些年购置了一栋小小的两层楼公寓,又是如何购置了位于普莱森顿市区一栋漂亮而精致的房子。我一直都非常欣慰自己当时有机会接手那栋漂亮的房子,而且非常想知道这些年他是怎么处理那笔房产投资的。
因此,我拿起电话,拨通了他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他的声音,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大卫,”他说,“你在节目中表现得真棒,我和太太十分为你骄傲。我们知道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谢谢,鲍勃,”我回答道,“还是讲讲你们俩的情况吧,你们后来怎么做的?你退休了吗?你还留着普莱森顿那栋漂亮的房子吗?”
“哦,我们不久前卖掉了那栋房子——而且,我退休了。大卫,显然是房地产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其实,现在我们的房产价值已经超过1 000万美元了。”
我不禁万分吃惊,他们从一栋小小的两层楼公寓起步居然发展到拥有1 000万美元房地产。这就是一个奇迹。
“显然,”比昂迪先生接着说,“你当时说有个退休计划是非常重要的,那简直就是至理名言。当时,我的诊所只卖了不到50万美元,那可是我一生的工作,而我的房地产投资最终可以价值诊所的20倍。房产一直保持增值,每个月都有回报!”
在本书第十九章,你将学习如何与比昂迪先生一样——利用周末在房产上发财。
第二次婚姻、第二份职业、第二个人生
盖尔和理查德在我的一次签名售书会上向我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们在将近40岁的时候结婚,双方都带着两个孩子——因为他们都不幸离异,所以走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彼此深爱却没有什么资产。更糟糕的是,仅仅在婚后两周理查德就失业了,而盖尔已经有10多年不工作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自我价值(3)
就在一切本该出现转机之时,情况却似乎又在一步一步恶化。此时,盖尔和理查德碰巧读了拿破仑·希尔所著的《思考致富》一书。那是一本励志类图书,他们因此受到鼓舞,开始集中精力为自己的生活目标而奋斗,一一列出了共同的梦想、目标和价值观念,决定一起努力经营一项全家人可以共同经营的生意。
开始,他们在当地的一家蜡烛商店工作。俩人都非常努力,后来理查德做了经理,盖尔在附近的社区开了一家新的分店。孩子们也在蜡烛商店工作,同时做一些别的工作(如送报纸)。这样,不到7年全家就攒够了足以“追求梦想”的一笔钱——对他们来讲就是拥有自己的连锁蜡烛商店。
他们继续努力工作,10年后,拥有5家连锁蜡烛商店。又过了几年,盖尔和理查德卖掉了他们的连锁店,顺理成章地得到300多万美元。双方分别在55岁和58岁的时候退休,成为佛罗里达的百万富翁。
正如盖尔和理查德对我讲的,他们没能一夜暴富,但还是实现了致富的梦想。“我们在经营生意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放弃努力掌握自己命运的美国梦,”盖尔说,“最重要的是,我们教会了孩子们努力工作,有两个孩子已经在自己做生意了。”
如果盖尔和理查德的故事吸引你,那么第十八章对你一定大有帮助,那一章讲述如何选择和买进连锁经营业务。
就连奶奶都可以致富
与林恩·哈德利、比昂迪先生以及盖尔和理查德一样,你也可以起步晚照样致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就连奶奶那么大年纪了都可以起步晚照样致富。
这些年,我给大家讲述了我的奶奶罗斯·巴赫的许多故事。她非常了不起,在我7岁的时候就帮我进行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投资。(我买了自己最喜欢的餐厅——麦当劳的股票。)
奶奶在自己30岁生日的时候作出了一个改变全家几代人命运的重大决定,这个决定就是她要致富。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大决定呢?因为奶奶当时确实很穷——租住简陋的公寓,靠工资艰难度日,辛苦维持一家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生活状况,要想致富显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奶奶意志非常坚定,而且才思敏捷。她强烈地希望致富,所以只要涉及钱的事情她就认真聆听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奶奶终于成为百万富翁——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后来,她教会我的父亲、姐姐和我如何关注投资机会。按照奶奶说的时刻留意身边的机会,我们都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百万富翁。(我和姐姐都是在30多岁就成为百万富翁的。)
奶奶时刻都在关注投资,在我们家一个经常提到的笑话就是奶奶可以找到任何棘手问题的突破口,而且可以神算出其中的投资机会。
并不是奶奶的全部投资都取得了成功,不过有一天她碰上了一个好机会。她和牌友一边玩桥牌,一边夸耀我的父亲(奶奶的儿子,是个股票经纪人),这时牌友莫莉开始讲述自己儿子近来经营的新生意,这位朋友说儿子的五金店发展极其迅猛。
当晚,奶奶就打电话给我父亲,说她想投资这家五金店。我的父亲没有为之所动,“五金店没什么值得投资的,”他说,“我觉得您还是不投为好。”
幸好奶奶这次没有采纳聪明儿子的建议,她买了那家五金店的一部分股票。我说是幸好,因为那家店就是后来一鸣惊人的家得宝公司。(莫莉的儿子就是阿瑟·布兰克,家得宝公司创始人。)不到10年,奶奶当时购买的股票价值就突破50万美元。
第二章 自我价值(4)
奶奶后来又一次打电话给我父亲,谈论潜在投资——投资一家销售办公用品的小公司,这一次父亲听了奶奶的意见,决定和奶奶一起投资。她又一次投资成功:那家公司就是欧迪办公用品公司。
我保证你读完本书会在赚钱和致富方面拥有创造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