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你以后的想法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名医华佗,一天路过一个村庄,遇见一对小姐妹,眼红肿如桃,华佗得知由于姐妹俩思念死去的双亲,日夜不停地哭,以至于身染重疾。华佗深表同情,告诉她们:“你们只要每日在足心抓七七四十九下,不要半个月,保证治好你俩的病。不过,要当心,抓多了不灵,抓少了也不行。”说完就走了。姐姐不相信,没有按照华佗嘱咐去抓,两眼红肿不消。妹妹则一有空就抓起来,谁知手指一触到足心就发痒,忍不住要笑。每天如此不停地抓呀、笑啊,果然,不出半个月,眼疾就痊愈了。
出生以来的一帆风顺使我们经受的挫折太少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一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夸大自己的感受,太在乎自己,总以为自己的遭受是很不幸的,因此闷闷不乐,不吃饭,或许还会出现失眠。其实,每个人都有心情不愉快的经历,只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和是否表现出来。我们可能因为被妈妈说了一句而不高兴,可能因为老师的话而耿耿于怀,也可能因为没考好而大发脾气,甚至有些女生为了自己的容颜而顾影自怜。但想一想,当我们沉溺于这些事情时,学习专不专心,吃饭香不香,睡觉熟不熟?再想一想,我们过去害怕、担心、焦虑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可能觉得是没有必要小题大做的。真的,有些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遇到一些麻烦的事情后,我们要正确地调节对事物的看法。《救助情绪》一书中写道:并不是事情本身影响了我们,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真正影响了我们的情绪。比如,我们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有一道题马虎做错了,扣掉了10分。正确的认识应该这样:我这次马虎了,一定记住这个教训,下次绝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考试就能考得好一点了。不正确的认识大概是这样:我这次考试考砸了,同学们和老师怎么看我呀,丢死人了。其实你的成绩下次提高了,别人怎么还能记得你上次的成绩呢?
测一测你是情绪化的人吗?
1我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烦恼。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2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优点,不如别人。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3每天都无精打采,情绪低落。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4没有什么值得我高兴的事情。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5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我。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6觉得生活没有新鲜感,没有意义。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7对吃也提不起兴趣。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8没有什么爱好,生活没有乐趣。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9觉得前途没有什么希望。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10有许多时候会莫名其妙地苦闷。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11不喜欢我周围的人。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12我会无缘无故地落泪。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最好的txt下载网
对集体、社会负责(4)
13我不会主动地与人说话。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14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15我总觉得许多同学是假积极。
①总是②通常③常常④有时⑤很少⑥从不
以上选项中,“总是”以5分记,“通常”以4分记,“常常”以3分记,“有时”以2分记,“很少”以1分记,“从不”以0分记。
★如果你的得分超过45分(含45分),那就说明你是个生活沉重的人,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常常在一些小的事情上左思右想。
★如果你的得分超过25分,那说明你生活得比较开心,生活中会有一些不愉快,但还是能处理好的。
★如果你的得分低于25分(含25分),OK,你是个乐天派,你很快就会忘记不愉快,总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每个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也都有心情不好、闷闷不乐的时候。使心情平静下来,想一想解决的办法。
1你记得令自己高兴的事情有哪些?
2你高兴时的表现和感受是什么?
3你不高兴时的表现和感受是什么?
4高兴与不高兴带给你的不同是什么?
5你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乐观还是消沉?
6当你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是否想过它积极的一面?举个例子。
7你以后的想法?
2月16日,某重点高中开学第一天。高一年级某班却有一个座位空着,同学们纳闷:“威威哪去了?”而此时,威威的父母正被无边的焦急笼罩着,手里捧着儿子留下的一封信:“爸爸妈妈,我要去打工,自学成才,2010年的今天我会回来。”2月15日下午4点,因为不堪学习上的压力,一名16岁的男生离家出走了。
“去年期末考试,威威的化学考得不是很好,他一直觉得对不起我们,整个假期都有点闷闷不乐,真不该在学习上给他太重的压力。”威威的父亲张先生后悔不迭。他回忆说,15日下午5点半下班,略显零乱的家便透着不平常的安静,推开儿子的房门,三枚图钉将一张信纸别在书桌上,夫妻俩当时愣住了。回过神来,赶紧查看,儿子带走了上学时用的大书包,里面装着汉英大词典、英汉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还带着复读机和高一课本,此外还有一把雨伞。
抱着一线希望,张先生18日来到合肥,下车伊始,他拿着儿子的照片四处询问。在胜利路上的胜利旅馆,一位服务员一看到这张照片,便叫了起来:“他啊,见过,见过!”这位服务员回忆,17日下午,一个男孩来旅馆询问房价,但嫌30元每间的房钱太贵,扭头便走了。因为他没有身份证,旅馆没敢收留他。
威威在留给家人的信上说:“把我的钢琴保管好,房间不要动,订的书报保存好,我2010年就要回来的。”张先生说,一年前,威威有一次看报纸上类似出走内容时,曾开玩笑说要出走,但当时谁也没认真。据威威的一位同学说,在威威出走的当天下午,曾路过他家,还借用了电话,当时威威还与平时一样开朗,没有一点要出走的迹象。
在父母的眼中,威威是个自尊心很强、性格很坚强的男孩子,成绩也很好,小学六年级时便通过了钢琴六级。张先生介绍说,由于就这么一个儿子,他们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平时虽然从不打他,但在交谈中对他要求非常高,不止一次地希望他将来考上重点大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对集体、社会负责(5)
“千错万错,都是爸爸妈妈的错,希望他早点回家。”现在,一闭上眼,张先生的脑海中便浮现出儿子那两道浓浓的眉毛和一双大而闪亮的眼睛。威威走时,穿着一身新买的蓝色运动服和一条黑色裤子,脚上是雪青色的“康威”运动鞋。“威威,爸爸妈妈好想你,你在哪里?”
孩子离家出走,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上看,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自己的事要由自己来做主,因此常与家长闹独立,孩子离家出走就是这种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从教育上看,一些家长把孩子看得死死的,除了让孩子完成教师留下的大量作业外,还要加码,做也做不完的书面作业占去了他们玩的时间;还有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业”,对孩子撒手不管,漠不关心。孩子离家出走就是对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种反抗。从社会环境上看,五光十色的市场经济,使有的孩子坐不住了,他们也想到社会上去露一手,心想只要到市场上卖点什么,大把大把的钞票就唾手可得。孩子离家出走下“海”经“商”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另外,坏人的引诱、教唆也是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在家里解决不了的事情,出走更是解决不了,甚至更糟。出走后没有了亲人,却多了不少坏人。
1你认为为什么有些中学生离家出走?
2你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吗?如果有,那么是在什么情况下?
3你想到过离家出走的后果吗?
4除了离家出走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方式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