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寻商业中国-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一些中国制造的同类产品——包括立体声录音机和电视机,价格比进口货便宜。不过,这些必须要持有票证的人才能买得到。上海电视机商店的橱窗外,此时正放着13台凯歌牌12英寸的电视机作展览。这些电视机每天早上8点开机,到晚上11点才关机,据说是“为了让广大群众检验电视机质量”。在这样放了18天之后,《文汇报》对此进行了报道:“这种电视机无故障工作时间超过5 000小时,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质品标准。”   

  轻工业部、商业部等主管部门组织了全国的第一次“市场预测”,目的是对企业的生产进行指导。这份市场预测报告指出,全国市场对电风扇的需求将逐年增加,1980年的需求量是每年200万台,到1985年左右将达到高峰,以后需求量的增长比率将逐步降低。洗衣机的需求,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北方水质硬,水费便宜,适用简易滚筒式;南方水质软,电费高,适用简易涡流式。到1985年,洗衣机的需求量预计将达到150万台。1985年后,市场需要的洗衣机品种将出现变化,一部分家庭将转向需要半自动和全自动洗衣机。   

  这次市场预测的调查组访问过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13个城镇,对几十家企业、商店和1 000多个家庭做了调查,还对影响家用电器销售的诸多因素做了分析。调查组认为上海现有的住房面积都比较小,很多地方还没有下水道,目前使用洗衣机有一定困难。但是因为上海的老住房大多带阁楼,夏天很热,因此对电风扇的需求就很迫切。广州在1980年,每10个家庭中已经拥有7台电风扇,但由于天热时间很长,一些家庭要买两三台电风扇,所以,广州的电风扇需求潜力仍然是很大。   

  这份报告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它们认为,“虽然预测的准确性还有待实践检验,但调查的方法是科学的,提出的判断也是有依据的。它对于企业了解市场的长远动向,在生产中提高预见性、防止盲目性大有好处。”   

  这年,全国城乡市场商品销售激增,仅是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就达到了1 013?7亿元,比1979年同期增加了157?9亿元,这样的增幅在建国以来都是少见的。农副产品中的猪羊牛肉、家禽、鲜蛋、水产品的销售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吃、穿、用的需求都在急剧上升。不过,现在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已经从“吃、穿、用”变成了“用、穿、吃”,并且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高、中档商品上。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电风扇、洗衣机、呢绒、绸缎的销售量都有很大增加。仅是电视机的销售,1980年上半年就比1979年上半年增长了1?8倍。这一年,县以下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还超过了城市,这在往年是很罕见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姚依林在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说“整个经济活起来了”。   

  “文革”正在不断地被人们轻蔑地加以揭露,而作为“文革”基础的正是反对重物质利益的原则。曾经有15年没有加薪的中国人,现在开始普遍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对于中国社会的这些变化,常驻北京的欧美人士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些人持乐观态度,认为是邓小平领导有方;一些人则持悲观态度,认为中国的精神构造已经彻底变成了“拜物主义”了。         

。▲虹▲QIAO书吧▲  

第15节:1980年现实主义(5)         

  中国开始出现一些突击花钱的现象。比如有的青年人特别希望有一台收、录、放三用机,以便录下流行歌曲,可能就会花掉过去多年积蓄下来的全部存款去购买。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之后,人的思想和文化品位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中国也在进行种种改革,比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实行合理化、探索建立新的奖金制度。特别值得提的是两大试验:建立经济特区、建立大范围的经济圈,这给了地方政府不小的自由裁决权。这些改革都是“冲破冻土的希望幼芽”,虽然也会出现种种的问题,但凡是有进步和改革的地方,都是如此,除非,把这些矛盾和希望都覆盖在坚硬的“冻土”之下。   

  物价就是个大问题。各地乱涨价的现象不断发生,民众也越来越不满。商业部在12月9日发出了通知,要求各地商业部门立即对商品价格进行检查,把不符合规定的价格降下来。供销合作总社也要求各级供销社严格控制物价,切实整顿议价。   

  连日本的共同社都注意到了中国的物价问题。当时,一些地方扩大了按照规定提价的商品范围,或者提价幅度比规定的大,也有人把二等品和三等品当做一等品出售,从中赚取差价。这一年,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缺斤短两、改换标签等恶劣行为比比皆是。   

  这一年年底,商业部规定,国家规定牌价的工农业商品,包括进口的电视机、收录机、计算机和手表等,商业零售企业不得提高售价。商业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除了上级指定兼营的某些商品以外,不准经营本行业以外的其他工农业商品。商业系统经营的议价商品,必须符合政府规定的品种范围。对现行的议销价格,则被要求要“认真审查、打紧费用、缩小差价”,“价格偏高的,应坚决降下来”。这一年,商业部连蔬菜的价格都出台了规定:“大路”菜不能少,不能涨价,不搞议价。   

  全国城乡商品销售量激增而商业分销网点稀少也是其中的一个矛盾。这一年,刚参与组建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不久的商业专家万典武参加了一个调查组,到天津市了解饮食业及其他行业的一些情况。在调查中,群众对商业网点不足,吃饭、住店、买东西拥挤等现象,提出了很多的批评和意见。完成这次调查后不久,万典武在《人民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商业网点不足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万典武以天津为例,对比了1956年和1978年时的情况。1956年公私合营时,天津共有饮食网点7 846个,到了1978年,只剩下1 034个。网点由多、密、小变成了少、稀、大。1956年,每339个居民就有1个饮食网点,但到了1978年,网点负担的居民数增加了8倍。饮食业营业面积已经从1956年的30万平方米减少到了1978年的15万平方米。   

  万典武认为,天津是全国城市商业的缩影,全国城市商业网点的严重缺乏是十分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不仅是饮食业网点缺乏,而且百货店、副食店、旅社、理发店、照相馆、洗染店、修理店等都严重不足,数量比过去大幅度减少。其他商业环节的批发站、仓库、转运站这些设施也是严重不足,陈旧落后。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天津市饮食业的干部和职工认为,“尽管工作上有些缺点,但饮食业网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左’的思想的干扰破坏,1958年和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这个行业被砍了‘两刀’。”1958年和1960年的两次撤并网点,就使网点数量比1957年减少了83%;林彪、“四人帮”猖獗期间,这些网点又遭到砍杀,这些仅存的网点又减少了571个。减少的商业网点主要是合作店和个体商户。   

  20多年来,天津虽然也新建了一些网点,但是,由于纳入不了国家基建计划,企业又无力自筹,网点的建设发展极为缓慢。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是“急于在所有制上搞‘过渡’的严重恶果”。“有的同志”则认为,只有工业和基本建设才是生产,商业,特别是饮食业、服务业都是消费性的行业,因而大量地撤并商业网点并不是个问题。“还有的同志”甚至认为,腾出商店的铺面来办工厂,才能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万典武认为,1957时上海、天津五步一摊、十步一店的商业网点是理应恢复的。他还归纳了“天津商业部门同志”的一些具体意见,最后一条是:大力提倡和扶植区、街道和劳动群众兴办集体所有制商业、饮食服务业,并在某些行业里允许个体商户存在。万典武认为,“这些意见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是可行的”。   

  从这年开始,不仅是万典武小心翼翼地提到了个体户,事实上,官方的报纸也开始鼓励了。要不了多久,那些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创业者就将粉墨登场。         

←虹←桥←书←吧←。  

第16节:自由市场(1)         

  自由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