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成绩好的孩子相比,成绩不好的孩子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成绩不好,父母常常会批评、责骂他们,而且有时还会动不动就拿“成绩不好”来说事。如果父母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会上升,而且还有可能使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孩子一旦陷入自卑的情绪中,取得好成绩自然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更因为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很多孩子甚至会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甚至走向抑郁。这,是最可怕的一种情形。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
  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好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他,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一种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另外,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其次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成绩是次要的。”
  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绩,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与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不要动不动就问孩子成绩、放学后就催促孩子去做作业,这样只能让孩子有种错觉:他是为成绩而活。
  方法四:父母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不要太过严厉
  我常听一些四年级孩子的父母抱怨:“孩子越大,烦心事越多,我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三年级还好好的,到了四年级就忽然下降,难道这真中了‘小时候是条龙,长大后是条虫’的说法?”
  其实,到了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与所学知识难度的增加有关之外,与四年级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就拿我邻居家的一个孩子来说:
  小姑娘很乖巧听话,在她上小学之前,父母就教会了她所有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不仅如此,小姑娘上学之后,父母还给她规定:每次考试成绩必须在前三名之内,最差也不能考到前五名之后。这个小姑娘确实没有令父母失望,一至三年级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四年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她开始变得不爱学习,甚至是讨厌学习,学习成绩也大幅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要追究家长的责任了。也许有很多家长会因此而喊冤:这孩子的家长很负责任呀,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很积极呀,他们为什么会有责任呢?
  问题就出在这两位家长的“积极”上,在孩子没上小学之前,就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全部教会了孩子,那当孩子上一年级时,老师所教的都是她以前已经学会的内容,她便会感觉学习没有意思,很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另外,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是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这时,父母要求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父母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此时,父母的严厉就起了作用,父母要求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必须在前三名,孩子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但当孩子到了四年级,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四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突飞猛进地发展,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当父母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再规定他们每次考试必须达到的名次时,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所以,对于那些还没有上学,或者刚刚读小学的孩子来说,父母们不要急于教会他们多少知识,也不要要求他们考多么好的名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对10岁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的很好:
  多问快乐,少问学习;
  多问“这次考试中,你细心了吗”,少问“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名呀”;
  多问“你喜欢学……”,少说“今天我教你学……”。
   。 想看书来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1)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执教多年,我教过的学生已经不计其数,在他们之中,有事业有成者,也有碌碌无为者。我曾对这些学生小学时的学习状况做了一次研究,我惊奇地发现,四年级,恰恰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在四年级,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
  四年级,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后来,我查阅大量的资料才知道,“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都知道,在四年级,也就是在10岁左右这个年龄,孩子的大脑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能够经常品尝到好成绩带来的乐趣,那么,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就能建立起来,就会喜欢上学习。另外,家长们都知道,在10岁左右,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不爱思考、粗心等,但当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兴趣后,他们就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和老师去改掉这些坏习惯,进而培养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但是,如果在孩子自我意识很敏感的四年级,孩子的成绩很差,或者成绩平平,那他们就不会体会到好成绩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当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不用说了。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
  由此可见,孩子只有在四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才能爱上学习,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
  所以,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孩子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而是说,在四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他们才会越走越顺畅。
  那么,在四年级这个关键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呢?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方法一: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玲玲是个性格内向的四年级小学生,有一段时间,她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因此,她感到很沮丧。
  终于有一天,玲玲哭着跑进了爸爸的房间,很伤心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想退学。”
  “为什么?”爸爸很奇怪地问。
  “我……我感觉自己比别人笨,有些课程越学越退步。”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孩子!”爸爸说,“在我的感觉中,这一个月来,你的总体成绩虽然比以前稍有退步,但在有些科目上进步明显。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孩子。”
  “真的是这样吗?”玲玲略带惊喜地问。
  “真的是这样的!照这样发展,只要你能弥补一些课程的缺陷,你一定会重新取得优异成绩的。”爸爸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我真的很难过!但没过多长时间,我就摆脱了难过的情绪,同时也摆脱了认为自己‘笨’的想法,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经过这次对话之后,玲玲内心深处重新升起了希望。她的信心又回来了,凭着自己的努力,玲玲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在四年级,随着所学内容难度的加深,不仅仅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因为学习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了,他们甚至会误认为是自己“笨”的原因。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己,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玲玲爸爸的做法就很科学,当孩子只盯着自己的缺点看的时候,爸爸让她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从她的优点入手,帮她找到了学习的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

四年级,是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