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时总会失败呢?与其他难题一样,因为这 个思路本身有问题,是有悖于事实的。因此,关于我们总会失败的原 因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第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他人应当遵守我们的行为准则。 理所当然地,我们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富有智慧,在评价对与错方 面比别人更优越,我们富有公正感,承袭了善良的德行,总之,在智慧或者心理方面别人总是不如我们的。我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如果没有这种想法的话,就不会对别人如此敏感、那么 苛刻了。有这种观点的人几乎都是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认为自己 在智慧或者心理方面总是比别人优越,因此会如此强烈地要求别人 遵照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来行动。这种做法、这种意识即使不会对 别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足以让人觉得非常滑稽。 我们能不能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确比别人强呢?能不能证明我们的想法比别人的想法更有价值呢?或者能够拿出什么证 据来证明我们的观念、行为方式优于别人吗?不能!因此,当我们企 图把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时,所得到的结果总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因为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他们自己的评价标 准。尽管我们自己相信我们懂得如何去改造别人,但别人总是坚决 拒绝我们的建议。就他人而言,我们是从望远镜的另外一头来观察 他们的行为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观察角度是错误的,因此非常容易 曲解别人。其实,可能他们的行为方式是正确的,我们的反倒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期望别人能够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念,别人跟我们一样,他们也期望我们能够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 别人的行为准则与我们的迥然各异。只要记住: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第二种错误观念:认为所有人都会乐于改变自己。 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那么你就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人跟我们并 没有任何区别,正如我们喜欢固守自己的习惯性行为一样,他们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是挺好的呀,为什么非要改变呢?而且即使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也是能不改就不改了吧,改正错误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情啊。除非可以让他们十分信服我们,否则很难让别人改变自己。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2)
这并非因为别人无法改正自己的错误,他们是可以改变自己的; 但是我们必须让他们感觉到这种改变对他们非常有利,并且应该让 他们明白,如果改正错误的话,他们的生命会发生什么奇迹性的变 化。然而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我们的一片苦心,很少有人能够意识 到我们如此的良苦用心完全是为他们考虑的。 如果希望别人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来改变自己,那么便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激励条件,给他们以动力。 第三种错误观念:认为比起别人对我们的那些行为,我们对于他们的行为并不会令他们生厌。 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只关注我们自己,很少会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身上。当然,我们应该全盘地去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非常关注自己的行为,但是必须明白,别人并非也在密切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如果别人对我们的每一举动都要操心的话,那么早就无法忍受我们的行为了,其厌恶程度很可能会超过我们对别人的那种厌恶。但是别人并没有对我们的行为指手画脚,并没有像我们那样也来控制、干涉我们的行为。事实上,他们这样做并非因为我们更加优越,比别人更优秀,而是因为别人更加懂得去宽容别人,而我们根本就不会去原谅别人。 既然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否定别人的行为,别人也有权利来否认我们的权利。 第四种错误观念:认为如果别人的行为冒犯了我们,那么他们有责任去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对于为什么他人应该按照我们的思路去改正他们的行为,我们似乎已经找出了特别合理的理由:对别人提出建议完全是为他人考虑,完全是因为希望他们能够变得越来越好……然而,什么是我们的真实理由呢?其实我们是自私自利的,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才去改变别人的。 我们为了说服别人改正他们自己而付出的努力就像是一个烟幕屏障,掩藏了我们的真实意图。应该提出的质疑不是怎样才能改变 别人,而是为什么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改变别人呢?为什么当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能如我们所愿时,我们立刻就觉得别人有责任来改正自己呢?一个比较极端的原因是:如果我们能够说服别人,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有责任按照我们的意旨来改变的话,就没有人会强迫我们来改变自己了。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的行为是“正确”的,使他们意识到他们必须要按照我们的意愿来改正自己。 但是,我们到底有没有权力这样去做呢?当然没有。别人没有义务来讨我们的欢心,这应该是我们自己的义务。 除非别人冒犯了我们应得的权利,否则即使我们厌恶别人的行为方式,我们也无权要求别人去改变自己,应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让我们不开心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要去怪别人。如果他人冒犯了我们,那么我们应该企图改变自己,而不应该期望别人发生改变。这样也就不会跟别人发生任何冲突,就可以相安无事地把问题解决掉了。但是如果执拗地认为是别人才使我们面临了这样的困难的话,我们还是会企图去改变别人。然而,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做得到的,因为问题在我们身上而不在别人那里。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总是在做无用功,而且永远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有时候,改变自己更容易 很久以前,在很远的地方住着一位国王,他总是感到不快乐,尽管在很多方面他很满意自己的生活:他住在漂亮的宫殿里,他的臣民对他都很忠诚,仆人会帮他实现他所有的愿望。 总之,他生活得非常舒适。尽管过着如此奢华的生活,他还是不太满意。他最最想做的事情是能够自己徒步走遍他的国家,去看看他的臣民。既然他能够生活得如此舒适,他也希望自己的臣民能够 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但是,他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因为他的国家到处是高山,道路坎坷,他无论走到哪里,脚底板都会感到疼痛无比(因为开始时他脚底的皮肤非常嫩),所以他根本无法走遍他的国家。 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召集了国内所有聪明的谋士到宫 里。国王认为,这些人在一起肯定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来。当所有 的智者全都聚集到宫里之后,国王就说出了他的难题,希望谋士们能 够帮助他想出一个好主意来。谋士们交换了一下意见,其中一个最 老的说道,“给我们三天的时间吧,尊贵的陛下,难题肯定会解决的”。“好吧。”国王同意了,而且他让所有的谋士在会议室思考,以便于完全不受干扰。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尽管谋士们想出了很多主意,但都是不可 行的。到了第三天的晚上,他们派一个信使去见国王。告诉国王明天一早他们会将他们的想法告诉国王。 第四天一早,国王急冲冲地来到了宫殿,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所有的谋士。像以往一样,最老的谋士说道:“陛下,我们的主意就是你下令杀掉咱们国家所有的牛,剥掉它们的皮,然后用它们的皮为你铺路,这样石头就不会扎痛你了。” 国王问道:“这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呢?” 国王希望几个月就可以成行,可是没有想到谋士答道:“要10年。陛下。”     。 想看书来
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3)
“10年!” 国王惊呼道,“我可能活不到10年了。如果这就是你们的主意的话,那么先把你们的皮剥掉吧。”他只不过说说而已,并没 有打算这样去做的,因为他还算是一个仁君。 正在这时,宫里的一个小丑不知不觉地爬了进来,他说道:“陛下,如此说来还不如只杀一头牛,然后用它的皮包住你的脚,这样你就可以走遍我们的国家了。用得着杀掉所有的牛吗?” 这就是第一双皮鞋的故事。国王明白了:有时候,改变自己比改变整个世界要容易得多。    
让心灵放松的15种方法
当你感到心神不宁,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