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讲座-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天某一大学立起了一块碑,纪念曾在此学习过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在一场暴雨中从湖里救出了十七条生命。来来回回他有了十七次, 将落水者一个个救上岸,被救者都活过来了,而他自己最后因筋疲力尽而晕倒。当他清醒过来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我真的尽力了吗?”这也是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只有真的尽了全力,我们才能毫无遗憾地肯定回答是。我们应该问自己的不是“我做的是不是已经够多了”、“我付出了别人一样多的努力吗”,而是“我已经尽全力了吗”?
  尽了全力做到最好的人决不是失败者,而是成功者。即使当他尽力后结果仍不尽如人意,我们也会为他做到最好而为他戴上胜利的花环。因为能够做到自己最好的人绝不是会偷懒的人,也不是会轻易止步的人,他一定会忠于职守,什么时候都能将本职工作做到最好。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失败。
  能够做到最好的人绝不会问这个厌世悲观的问题:“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他不会关心这个问题,而是全身心在想如何将工作做好,除非尽到自己全力,他是不会满意的。当你能够老实地回答:“是的,我已经尽到了全力。”你就能肯定回答好“这样做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这样做是有用的,那就是,这样就能使你做到最好,这是人们成功的前提。
  “这样做有什么用”是消极的人用来使在拼死奋斗或艰难地坚持的人气馁,打击他们信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陷入失望和绝望的深潭。一旦这个念头在你脑力中出现就要将它清理出去,反过来问自己:“我是否在尽全力?”因为肯定的答案同时也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只要我们思想积极,做的正确,做任何事都是有意义的,是应该做的。是的,即使为了这个牺牲了生命,我们仍是成功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5课 心灵的力量(3)
看一看这个最近出现在杂志上的故事吧:这是一件发生在一艘失事的德国煤油蒸汽船上的一名水手身上的事。1901年这艘蒸汽船着火后在纽芬兰海岸离岸米远的一个暗礁处撞礁了。海岸线本身是约400米高的一堵墙。黎明破晓时,岸边的渔夫发现了船上的小木筏子都不见了,很明显产生所有船员和乘客都不在了,除了3个人。其中两个站在船桥上,另一个将自己绑在帆缆高处。后来,岸边的人们看到,又一个巨浪袭击了这艘船,冲开了另两人站立的船桥。数小时之后,他们发现帆缆上的人解开了船缆,用手臂猛力地拍击自己的身体,显然是为了取暖,为了恢复在那极度的寒冷下由于长期吊在帆缆上而几乎停止的血液循环。然后,他脱去了上衣,摔给海崖上的渔夫们,他钻进了海水中!渔夫们原以为他放弃了生命,投海自尽了。但他不是这样的人。他游向了海岸,到达海岸后又尝试在海崖下的礁石上寻找一个立足点,他尝试了三次,但失败了,每一次海浪都把他冲离了礁石,最后,看到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他只得游离礁石,向船游过去。这个故事的讲述者说得好:“在99%的人都已经放弃生命被海淹没的危机时刻,唯有这一个人仍在为生命战斗!”
  在一阵与海浪的搏斗后,他回到了船上,经过拼死努力后他终于登上了船,再次爬上帆缆,朝着海岸的方向,他不停地快速地拍打自己,直到黄昏海崖上的渔夫们仍可以看到他发出的信号,告诉他们他仍活着,仍在与死神搏斗。直到第二天黎明破晓时,渔夫们发现他的头已经低到了胸前,已经没有了动静。他被寒夜冻僵了!他死了!他勇敢的灵魂已经前去见上帝了,但是在见上帝时,他看上帝的眼神肯定是坚定而勇敢的,绝不会因畏惧或羞愧而低头。这样的人真的应该进天堂去见上帝,他无需害羞或惭愧。作为作者,乔治凯南说过这样让人震颤的话:“在那样环境明显不利于人生存的情况下,他注定会死,可是他仍然选择战斗到死。你可以说这是愚蠢的,他应该在尝试在海崖下找一个立足点失败后就自己了断生命自沉船底,这样也免受后来的痛苦。但是在你的内心深处,难道你就不曾对他的勇敢、他的坚持、他的不屈不挠报以敬意?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只要他尚有意识,不管是船着火还是寒冷或是狂风暴雨都不可能让他畏惧和屈服,他是绝不会丧失他的大丈夫气概的!”
  高加索人有一句很好的谚语:“英雄总会比别人能多忍受一会儿。”而这多忍受的一会儿就是半途而废者和尽到全力的英雄的区别。只有当心脏完全停止搏动,人才算是死了,同样,只有当志气全然丧失,才算是失败了。“多忍受的一会儿”通常就是事情出现转机的时候,就是敌人放松警惕、放弃战斗撤退的时候。
   。 想看书来

第6课 欲望(1)
欲望是什么?看看韦伯斯特词典怎么解释的:“对美好事物的正常渴望,希望获得或欣赏某物的愿望。”欲望的贬义是:“过强或病态的渴望、贪欲、奢望。”
  “欲望”一词常被滥用。人们通常将其用于贬义,而忽视了其本意。很多人用这一词表达对某物不该有的渴望或贪念,而不是用于形容人对某物合理的热望。热望与欲望同义。用“欲望”表达“值得称赞的雄心抱负”与欲望的本意不相违背。想要忽视欲望是行动自然而普遍的动力的事实是不合理的,不论人的行动正确与否。没有欲望,行动时就没有强烈的意志参与,任何行动都不会产生理想效果。人类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也只有当欲望的火苗点燃了意志的发动机后才能实现。
  有些神智学教人“扫清欲望”,并警告人们注意欲望极其险恶的一面,甚至达到要求人们变得无欲的地步,认为人应该没有欲望,即使有欲望也不能说是欲望。这些都是胡说八道,因为如果一个人“希望”、“想要”、“倾向于”或“觉得最好是”或“乐意”消除欲望,无论如何都不过是借“无欲”之名表达了他的欲望,只不过是换了个词表达“欲望”的意思,但无论用以上哪个词,表达的都是欲望的意思。“无欲”与“消除欲望的欲望”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说法,如同拎着鞋带把自己提起来一样荒唐愚蠢。其实扫除欲望的真正的含义是,神智学者应该扫除人本质中的低级欲望,清除对事物的依恋。说到这儿,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神智学者都知道,即使是再好的事物也不能够控制住人的心,任何事物也不能好到让人过度迷恋,因为这样的话就成了事物控制人,而不是人控制事物。这就是“扫除欲望”的含义,我们应当避免对事物的迷恋和依赖,在这点上,神智学是正确的。欲望是令人恐怖的控制者,像大火一样,它会烧掉心灵的一切支持物,只剩下烧尽的灰烬。但是正像大火一样,欲望也是能为人所用的,只要能控制好,它就能帮助我们启动意志和行动的发动机,实现我们的目标。没有适当的欲望,世界就会死静死静,一切完全处于静止中。因此,不要像怕着火而拒绝用火一样拒绝任何欲望,也不要对欲望不加控制地玩火自焚。
  欲望是推动世界运转的动力,只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大承认。看看你周围的世界,你就能看到欲望对人类每一所作所为的影响,无论这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正如一个作家说过:“我们的每一行动,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完成的。仁爱是为免我们见人受难而自己内心忧伤或心生怜悯或是为了得到世人的尊敬,或为了得到善报。人之所以从善是因为他有意为善,因为从善能使他得到满足,而人之所以作恶也正是出于同种动机。人之所以能够忠于职守是因为他想这样,因为这样比玩忽职守更让他得到满足感。同样人们之所以有宗教信仰,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欲望,因为他从宗教中获得的满足感比追求名利带来的满足感更多。善恶都因个人欲望不同,因此可以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做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变成无欲,做事无目标。生物或非生物、动物或植物、人类世界或自然的发展都一样,欲望产生的力量是其发展的动力,所以说,欲望是一切行动的驱动力,这是生命的自然法则。” 。。

第6课 欲望(2)
乍一看前面所说的,似乎把人纯粹当成了一部只会听从于内心欲望,任由意识中一时的欲望控制着的机器。事实上远非如此。欲望要分大小强烈与否,人并不是一有什么欲望就付诸行动,而是在最强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