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讲座-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乍一看前面所说的,似乎把人纯粹当成了一部只会听从于内心欲望,任由意识中一时的欲望控制着的机器。事实上远非如此。欲望要分大小强烈与否,人并不是一有什么欲望就付诸行动,而是在最强烈的欲望或是几种最强烈欲望的共同驱使下行动的。这些最强烈的欲望就构成了人的性格或本性,这也是“自我”要控制的区域。只要人能够坚持“自我”的控制权,就没必要受内心欲望的奴役。他可以对欲望进行支配管制和指引,甚至他还可以通过意志力的控制作用,滋生新的欲望。正如我们刚说的,掌握心理学法则后,人就能有意压制邪念,促进和发展善念。是的,在理性控制下,强烈的意志能够使人新生善念抵制替代邪念。人才是大脑的控制者。
  “确实如此,”但是批判家可能反对说,“确实是这样,但是即使那样,欲望不仍是驱动力吗?人还不是因在这样做之前就滋生了新的欲望才会这样做的吗?欲望永远先于人的行动!”这真可以称赞为紧密的推理,但是神智学先驱都知道,欲望与意志力在某一点上是相互融合的。有心的推理家和精神分析家可以想象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人几乎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意志,而不只是停留在欲望上。只有尝试过你才能理解,因为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我们说过,人不仅有控制欲望的能力而且也有新生欲望的能力。这绝对是真的,而且最近已经被很多现代心理学实验和发现证实了。人可以不受欲望的奴役,在很多情况下,人能够成为欲望的操控者甚至创造者。应用知识和意志力,人能够调整和替代欲望的重要程度。人可以先定位好自己的立场和位置,然后对遵从自己意志和命令的欲望下达命令。但是对欲望重新排位最好的办法是清除旧的邪念或恶念,用新的欲望替代它们。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做:首先,你必须仔细想好你希望达到的目标,然后应用自己的判断力对自己进行理性而公正的剖析,分析要达到设定的目标,自己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对摆在眼前的目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将目标尽可能细分,好让你能认清并完全掌握情况。然后对要达到目标之前必须先做好的事情进行相似的分析,每一细节都是通向最终目标的一步,必须每一步都有序完成,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对目标及其性质,自身具备的资质及缺陷进行评价,然后按照以下说的形成欲望:
  形成欲望第一步是形成对目标性质和细节以及整体认识清晰而重要的精神印象。我们所说的精神印象是指对前面说的目标想象出的清晰明了的精神图像。不要听到想象一词就心生厌烦,这里说的想象和你说的不是一码事。想象不只含有人们都知道的无聊空想之意。不是这样的,空想只是想象的影子。想象是真实的实体,是创造出模型或事物图样的大脑功能。人脑总是先有想象再有有意识的意志力和欲望才能够将想象物质化现实化。没有在人脑中形成对某物的想象,人们就不可能创造出该物。因此事物的精神图样总是先于其物质实体出现,欲望的形成也一样。在形成欲望之前,你必须对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精神印象。
  你会发现,形成精神印象的工作并不容易。甚至要形成一个模糊的精神图案都很难。但是不要灰心也不要放弃,常言道,熟能生巧。经过多次重复努力,心中形成的精神印象总会越来越清晰明白,每一个细节都会越来越清楚。不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也不要半途而废,你就会发现你脑中的精神印象就像拍下来存在你脑中的照片一样清晰。下一章中,我们将继续讲述精神印象和想象这一主题。获得对你所希冀的事物清晰明了的精神印象后,你对事物的注意力就培养起来了。
  注意力一词源自拉丁词语“Attendere”,意为“向前伸”,指的是当一个人注意力集中时,大脑就会“向前伸”或“延伸到”所关注的事物上,这也是关于大脑对物质作用的正确说法。尽可能将思想集中到你关注的对象上,严密关注,使其成为你意识的一部分,这样就能将你的思想印象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这样将此思想通过想象和注意力保留在你的大脑中,直到这种思想已经成为大脑中的主打思想,开始培养出将该思想印象物质化的强烈欲望、热望、渴望和要求。要求自身完善达到目标需要的品质,要求将精神印象物质化,要求将目标的细节和整体全都物质化,逐步用“更新更好的印象”替代旧有的印象,内在意识会替你完成这些的。然后要对达成目标抱有坚定而热切的期望,但是切记在这过程中不可半心半意而要全心全意!而且要对将目标物质化现实化抱有信心。要朝思暮想都要想着如何实现目标,要对此抱有最殷切的期望、迫切的热望,这是你取得成功必须的。问题是很多人对理想和目标的渴望不够强烈,我们误把模糊的欲望和希望当真挚热切的热望。要对实现目标抱有对食物一样,要有得不到你就活不了的欲望和期望。这才是最殷切的热望。这里只是一个小提示,如果你的欲望够强烈,接下来怎么做你应该已经知道了。
   。。

第7课 吸引力法则(1)
自然界有一条强大的法则,那就是吸引力法则。从原子到人类社会都是吸引力法则作用,同类事物间彼此相互吸引的结果。而与此相反的,排斥法则只是吸引力法则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吸引力法则的另一个极端。排斥法则是指异类或相互矛盾的事物之间相互排斥。吸引力法则是普遍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我们可以对某一方面的现象进行分析,因为吸引力法则在任一方面都是同等适用的,研究了一方面也就等于研究了其他方面。
  组成原子的细小微粒电子和离子间存在吸引力法则,电子与电子之间既存在相互吸引也存在相互排斥,形成不同的电子组并不断壮大,电子组与电子组之间达成稳定平衡,构成最近我们才认可为物质的最基本形式的原子。我们发现,原子与原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和亲和,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例如,每一滴水都由无数的水分子组成,而每个水分子又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为什么会这样呢?分子与原子并不是随意组合的,自然界不存在偶合,这只是每一现象的自然法则。而这正是吸引力法则的体现,这在组成物质的元素间随处可见,这也叫化学亲和性。有时,附原子团亲近或接触到另一原子团时发生碰撞,原子团发生爆炸,原子被炸得重新组合形成更具亲和力的原子团。你会发现,原子与原子间也经常存在分离和重新组合。同样,分子与分子间也存在同性相吸。
  分子间的组合构成了物质。金、银、锡、玻璃或任意物质都由数不清的分子紧密结合构成,这种结合也是吸引力法则的另一种形式。在吸引力法则中我们可以找到前面几章讲的欲望和意志力法则。 听到这儿你可能耸肩摇头,不能理解这里说的电子、原子和分子等物质构成形式与欲望和意志力有何关系,但是稍等一下,看看领先科学权威人士对此是如何说的。
  海克尔(Hakel)教授是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对精神科学嗤之以鼻的唯物主义者,对精神第一理论自然很反感。但即使是他,也不得不说:“化学亲和性包含这样一个事实:化学元素也能觉察到自身与其他化学元素性质上的差异而与其接触,相互排斥从而形成分子或原子运动。”他也曾肯定而明白地说过,原子也肯定存在与其他原子相互联系和接触的类似人的欲望的需要和希望。这就响应了欲望法则存在自然界,从原子到人类世界,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每一角落的说法。
  但是你可能要问这和成功的秘诀有什么关系?显然,吸引力法则是成功的秘诀的重要部分,因为它能够将与我们殷切期望、需要或意志一致的事物、环境或人聚合起来。如同吸引力法则将原子和其他构成物质的微粒吸引过来一样。正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具有强烈欲望,你就能吸引能助你达到目标的人或事或环境,而且你还能和你有同样目标的人结成同盟,彼此相互吸引,一起攻克实现目标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吸引力法则,你就会找到助你达成目标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作用的结果。这里不存在超自然或神秘的巫术或魔法,只是吸引力法则这一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