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暮岁回首看人生-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队里已有不少民工受不了威胁恫吓,加上思家心切,半夜逃跑了。那些个人历史有“污点”或社会关系有“问题”的人,即所谓“坏人”,一旦被追回,就遭到捆绑,揪到台上批斗。可是逃走的人数仍在增加。终于工地指挥部也觉得不妙,后来只好把他调走。

  临走前中队长在民工面前作“告别演说”,称这个中队的民工个个可爱,他舍不得离开,甚至挤出几滴眼泪。这着实让人为难,是原谅他所谓出发点是好的,是为集体着想,无条件服从他的无理要求,做他盛怒下的牺牲品,还是坚决反对,抵制他那种近于法西斯的行为?

  如果说他对民工有关心爱护的一面,那就是该休息就一律得停下来,强迫你休息。工地偶而放一次电影,一律得去看,不喜欢也不行。当然,除掉“一切服从我”,“听从我的”,他做事不带个人目的,炊事员有心多分给他一点饭菜,反遭到他的批评。劳动中他也经常走在前头。所以他走后,有时遇到工程不顺利的时候,大家还会想念起这位中队长来。(待续)

六、人生磨练——上工地去(5)
工地上最繁忙的时候,民工达三万多人。整个工地人山人海,口号声此起彼伏。领头问:“大家饿不饿?”众人就齐声答:“不饿。”“手疼不疼?”“不疼!”精神上的激励往往让人忘掉了疲劳。有节奏的“哼噢嗨哟”打夯声,一阵高过一阵,更令人精神昂扬激奋。遇到“高产日”就更加热闹,整个工地简直沸腾起来。天不亮就出工,直干到夜半收工,整整二十个小时,中间除了吃饭,没有休息的时候。挖土的人员只见空畚箕一个接一个出现在锄头下,累弯了腰也容不得停下来喘口气。推车的在路上排成几条长龙,穿梭往来,找不到有歇脚的地方,远远望去象一群群蚂蚁在奔波忙碌。劳动热情的相互感染和一片竞赛声的激励,把人们的一切私心杂念都给制服了,没有人在抱怨,仿佛只有向前才有活路。偷懒和窝工会成为最突出的景观。

  亲身经历这种人声鼎沸,你追我赶的场面,看到人民忘我劳动,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说是一个“小学生”一点不差。那种情景以前只有在电影里看到,还以为是为了拍电影的需要。不过我不知道其他民工会怎样想,对这种不尊重劳动规律,疲于奔命的做法,是乐意还是不得已。我自己可是多亏那时身强力壮才闯过来。

  工地上的民工,绝大多数是勤劳朴素的农民,他们经常会教我怎样劳动,怎样防潮防湿保护体力,说没有体力就没有劳动资本。在我受委屈时,也替我说过好话,象疼爱一个孩子那样关心我。我常常替他们写信读报,每到晚上躺在工房休息的时候,我有时唱歌,有时吹口琴。民工们都很欣赏,不时向我询问各种问题,尤其喜欢打听我本人的情况。他们常说:“一个读书人能这样跟大伙一块劳动还算不错!”春节前发补贴,大家一致评给我最高的劳动等级,享受最高7元钱的报酬。我从心里感到他们亲切可爱,曾经天真地想,要是水库完工之日,能在大坝上树一块巨大的石碑,刻上所有劳动者的名字,该有多好!他们应当跟水库工程一样伟大。

  此外,工地上各式各样的人中,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欠木。我曾经把他当作水库工地上唯一要好的朋友,非常重视同他的友谊。尽管他比我还小两岁,我跟他仍是无所不谈。我认为朋友与朋友之间应该是真诚坦白,只有对敌人才需要怀疑、防御和不信任。可是渐渐地他的所作所为开始令我失望。

  他喜欢耍弄两面手法,在领导面前表现得特别积极肯干,极力献殷勤,背后却咒骂他们是笨蛋。尤其不该的是,他当上小队长后,对小队里的民工肆意责骂,不择手段强迫大家服从他的分配,稍有不服,他就跑到中队长那里告状,搬弄是非。副小队长就因为他的暗算,被中队长叫去“批斗”。而他自己在工地上从来没有真心劳动过,只会在领导到来时,带领大家喊几句响亮的口号,向领导汇报工作成绩。领导一走开,他就把吆喝民工当作他日常的劳动。只要他感到体力过度一点,身体稍有不舒服,就装病躺下,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的‘生命’要先顾着,‘积极’还在后头呢!”

  全小队的民工都恨死他了。但因为他“手段厉害”,民工中大部分是中年妇女,迷信他的“权力”,在他面前都不敢作声。

  我曾念朋友之情,劝导过他:那些都是比我们年龄大的叔叔阿姨、伯父婶婶,应该尊重他们,甚至指出一个青年不可以“鸣鞭”作为自己的职业。他非但不听,还自夸手段如何“高明”,说我是个大傻瓜,曾被他套出许多话来,把这作为要挟我的法宝。我大吃一惊,自己的诚意反被糟踏,想不到在工地上这样单纯劳动的地方,也会遇到不齿的人。

  不久他借着报名参军,比我更早离开工地,回到家里。后来到了别的地方,又再次去表演他那种投机钻营的“高明手段”。我也从此不再与他往来。

  1959年2月,水库放假让民工回家过春节。此后我就没有再回工地去,我准备继续投考大学,这才结束了四个月的劳动生涯。

  想起来,这段经历后来对我的所谓“政治条件”并没有特别加分,甚至没有起过任何作用,但对我的人生却是一次有益的磨练。我不后悔,在我一生中将永远怀念这段时光。因为我确实认真干过,那是一次无私的劳动,一次为社会为人民造福的劳动。能有这样一次机会跟劳动人民一起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我感到一种满足,感到*和自豪。我比那些过着平淡日子的人,多出一段经历,不管这经历对我个人的前途是否有用,都是一次壮举。正如参与冒险游戏的人,别人是无法体会到他们那种快乐的心情和无比惊奇的享受。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人生挣扎——为了理想(1)
从水库工地回来,我就留在家里专心复习功课。自以为有这样一段“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劳动表现,政治条件可以合格了。工地指挥部也特地给我写了一封《介绍信》,证明我在那里劳动表现不错。这是一封我付出四个月的汗水换来的《介绍信》,我满以为是个很有份量的政治筹码,几乎寄托着全部的希望。

  何况1959年又一场“插红旗、拔白旗”,“反右倾,鼓干劲”的运动,让那些敢于说大话、假话、空话的好汉,有了用武之地。所谓“政治”己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学校里政治更显得是主课,政治条件不够格,学生高考成绩再好,也甭想被录取。可是我又一次过于天真地估计了自己的“政治条件”,当然这绝不是我的错。

  七月份我第三次参加高考,我觉得比去年更有把握,答题更成熟,成绩肯定还要好。我又满怀希望等待着。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天叔叔告诉我,派出所里的人正在调查我与国外通信搞集邮的事,而且说得格外严重。我一下惊呆了。

  当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集邮,那时纯粹是为了好奇、好玩,没有目标。后来叔叔考上大学后,把他的邮集送给我,我才开始真正的集邮。到了上中学时,我又通过不断跟同学交换,跟外地邮友通信联络,包括报刊杂志上刊登的一些外国邮友。我的邮票因此“突飞猛进”,有了可观的数量。“落取”后太无聊,一段时间我更是如醉如痴一门心思放在搜集邮票中,以此消磨时光,排除烦恼。最盛时几乎每天都有邮件,有时一天可达七、八封。但是除了彼此交换邮票,并没有任何越轨行为。早些时候我也发现邮件常常被拆开重封,特别是国外来的,更有这种痕迹。有人也问过我为何有这么多信件,因为在这个小县城里,象这样的事并不多。别人喜欢好奇,我并不介意,自以为集邮是正当的娱乐,国家有集邮公司,出版《集邮》杂志,我没有做违法的事,怕什么?想不到,麻烦的事果真来了,我不明白公安局为何要调查?叔叔听说是因为我寄报纸给香港邮友。

  我记起来,那是1958年9月,也是我最热心集邮的时候。我从杂志上的“集邮者信箱”中找到一位香港邮友的地址,按他的要求寄了些火花跟他交换邮票。来信中对方自称是一位离开家乡多年的华侨,想看看祖国的报纸,希望我寄一些给他,他可以用邮票答谢。这事本来我并不乐意,我没有订报纸,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报纸、寄报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