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
小逻辑
首先,作战篇开门见山对战争作了定性。孙圣人认为打仗打的就是钱,而且是相当费钱的事儿。为了有说服力,孙圣人还写了个不错的广告脚本,“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壮观吧,整个一浩浩荡荡的运输大队,这么大的场面,就算到了现在,没有些银子也是搞不定的。所以,战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谈完钱,孙圣人作了更恐怖的引申,大谈战争对国家经济的不良影响。一句话,如果长期作战,久不能克,都像某个超级国家那样长期维持国际秩序,谁都吃不消。影响很不好,后果很严重。不过,圣人从不卖关子,在散布完战争的危害后,他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而且个个都击中要害,直面钱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兵贵胜,不贵久”。
说到最后,孙圣人也明白办法是要人做的。所以,在篇末特别强调了人在战争中的角色定位。对人、钱、战争进行了高度统一性总结,即“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本篇逻辑分四步走:第一步,战争花费大,战争就是钱;第二步,长期战争危害大,后果很严重;第三步,减灾的三种解决方案;第四步,方案再好还要人,就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那就是为将者的责任。我们还是最关心本篇的核心问题,从钱开始说。
讲作战篇,一定要从“作战”两个字开始讲。单从字面看,现代人会以为这篇讲的是怎么开战、怎么列阵。不过,古时候的作战不是打仗,“作”是“备”的意思,所以,作战篇讲的也不是怎么打仗,而是打仗之前要准备什么。对此,你可能罗列出很多,如粮草、士兵、武器……但孙圣人可能就一个字——钱。
首先,请看本人提名,由孙圣人创作的开篇广告脚本:“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特征:场面宏大;
题材:战争;
主创:孙武;
关键字:日费千金。
不管战争是真的假的,一切都是钱。没钱,哪里来的十万之师啊!想必,孙圣人在钱这个问题上是清清楚楚的。否则他干吗上来先摆场面、拉清单,也用不着用“日费千金”来强调,就不会有“十万之师举矣”的感叹了。原来在钱面前,圣人也无奈。
总之,孙圣人是理解战争的,而且是站在经济角度、跨学科领域理解战争的。他已经有意无意地摆明了观点,即战争是本经济账,战争的性质就是经济,打仗打的就是钱。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了不起之处,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可以自豪地宣称,世界上有资格的军事著作不少,但第一次如此指明战争经济性质的只有孙圣人。
当然,最近也有人把战争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了,市面上火了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也谈战争和经济的关系,但是和孙圣人比,纯属小巫见大巫了。它说真正的战争是金融之间的较量,最恐怖的就是有权有势的总统、首脑也都是货币的傀儡;说控制了钱就可以发动战争、摧毁国家,一切都在金融家的掌骨之中;归根结底,金融经济才是主宰一切的根基。恐怖啊!不过细想起来,这也不算什么稀罕,因为2 500年前的孙圣人早就说了战争就是经济。
诸位看“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什么是“宾客之用”,今天的话就是公关应酬;“胶漆之材”就是办公耗材;“车甲之奉”就是设备保养。总之,就是后勤。后勤就是经济,就是钱。没有后勤,战争就没法进行。没有粮、弹药、给养供给,拿什么打?没听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没见到最阴损的计策就是绝人粮道、烧人粮仓吗?很多城池被攻破时没见到人不是战死的,而是饿死的吗?
小时候看电视,发现士兵们都喜欢去前线,认为打打杀杀才是真风光。从没见有人闹着去后勤,觉得那里混不出什么名堂。但这真是没名堂的地方吗?绝不是!
就说大家熟知的抗美援朝吧,我们停在脑子里的恐怕多是上甘岭的勇士,一个个英勇顽强的化身……似乎这就是全部。不,战场一直有两个,还有我们忽略的战场:后勤补给,那才是支持战争的生命线。
遥想援朝当年,美国人很聪明,他们知道毁掉供给线,就赢得了胜利。但志愿军更不笨,这些从小用三国的将军们,怎么可能被别人绝粮草?于是围绕摧毁与反摧毁,无数人付出了生命。但最终,用三国的人战胜了过圣诞的人,志愿军用鲜血铸造了一条打不破的生命线——后勤。从某种角度上说,抗美援朝也是后勤的胜利。打仗打的是后勤,后勤就是物质基础,是经济,是钱!
txt小说上传分享
皇帝也愁钱
说到这里,一定还有人认为我说得牵强。战场就是浴血奋战,打打杀杀,能跟后勤、经济扯吗?这也不奇怪,因为起初我也无法认同,但N年前,一部叫《雍正王朝》的电视剧让我改变了看法。
话说某年某月,大清帝国的西北边陲有人叛乱,雍正皇帝惶恐不安,派出铁杆儿跟班年羹尧征西。说起年羹尧——皇帝的红人,主子当了皇帝,自己也沾了大光。不过他也有凡人的恶习,一发达就飘了,好摆谱。而且一摆就摆世界上最出风头、花钱最多的谱——战争。
孙圣人说,战争日费千金,我们的年大将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来朝廷就缺银子,他却不替主子着想,每天歌舞升平、好酒好肉好菜伺候着自己。据说每天为他运送新鲜瓜果蔬菜的专列就不计其数,奢侈至极。
一天两天也就算了,但战争可不是你想几天就几天的。就说打叛军这件事,你一来,人家就撤了,不是你想决战就决战的。于是,年大将军的军队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转累了,干脆驻扎下来,这一驻,钱就花大了。
要知道,军队不是旅游团,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是笔庞大的支出,皇帝再有钱,时间长了也掏不起。记得为了筹钱,朝廷内部已经乱了套。朝廷变成了临时后勤保障部,每天都是前线要钱、要粮的折子,大臣们个个高度紧张,恨不得自己变成钱。于是,各省发来的钱粮不用进京,直接支持西北了。没办法,皇帝也着急啊,国库空虚,没钱啊。日费千金,舍不得不行,又不能不打,借钱也要打。这仗必须打,必须胜,打的就是钱。
原来总以为,战争就是前线流血,总以为皇帝是天下至尊,没有能难倒他的事。但这一次我领教了,战争拼的是经济实力,原来没钱皇帝也只能干着急。
难怪有人说海湾战争是美元的胜利,别的不说,单看那价值不菲的飞弹,投给海湾的可不是成千上万吨的新科技礼物,而是数亿捆美元啊!原来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真正的较量就是经济、国力的较量。哪个军队能够坚持到最后,靠的不是别的,而是经济实力。
难怪网络公司曾经死磕烧钱,看谁烧得旺、烧得多,关键还能烧得久,那是后台老板经济实力的较量。难怪红警开展的第一步,就是开矿、找钻石。因为有了钱才能造武器、造军队,看来玩物未必丧志,想那游戏设计者,也必深知战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孙子兵法》的伟大就在于第一次把经济后勤账也算到战争中。我们现在的经理人不专业啊,只知道业务不知道费用。狭隘啊,我们只知道一个人的工资成本,却不知道福利保险、办公消耗、房租水电……原来一切都是无形的费用。
没钱的后果很严重
战争等于钱的问题说完了,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