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油枯竭的后天-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休伯特峰值理论,结合全球的石油探明储量,2010年左右全球石油总开采量将达到总储量的一半,也就是达到历史峰值。随后的年份里石油总产量一定是逐年减少的,并且开采成本会迅速上升。这将对世界经济与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事实上,一些独立的科研人士对石油枯竭日的看法更为紧迫。他们不隶属于任何利益体或集团,往往出于科学探索的精神进行相关研究,其观点看起来更可信一些。这些科学家并不认同欧佩克或某些石油公司所抱有的乐观态度。他们警告说,石油耗尽的那一天,要较政府与石油公司愿意承认的日期为早。比如,伦敦石油消耗分析中心的首席科学家科林·坎贝尔判断说,便宜和容易开采的石油高峰已于2005年来过并走开了。今天即使把那些已探明的资源比重大的深海及南北两极地层下的油田都考虑在内,并且加在一起计算的话,高峰仍会在2010年左右到来。在石油资源极为丰富的中东地区,情况也同样如此。而全球社会的石油供应正越来越依赖这一地区。

第二章 石油的真相(4)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东,目前全球近2/3的石油已探明储量处于该地区。这一区域的油田由于资源分布集中,储层相对较浅,因而易于开采,可经济开采率很高。因此,中东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全球石油的主产区,每年贡献了全球60%以上的石油产量,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全球的“油桶”,同时也无可替代地成为了全球石油争夺的“火药桶”。在全球其他大部分区域,情况就不如中东地区那么优越,要么是石油资源低劣的贫油区,无法进行有效开采;要么就是探明的油田处于大洋或海底深部,开采的难度和成本急剧上升,可经济开采率很低。因此,石油开采的主战场依然在中东地区,中东的未来就代表着全球的未来。如果这里不妙,全世界能好到哪里去呢?而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目前正面临着这种不祥的征兆。2005年,美国石油专家马修·西蒙斯在所着的《沙漠黄昏》一书中,便对沙特石油供应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在查阅了大量有关沙特石油资源的技术文献及文件档案后,西蒙斯发现,沙特的油田开采起来要远远复杂得多,绝没有沙特领导人声称的那么乐观,其衰退速度比这个秘密王国愿意披露的速度更快。如果情况真如西蒙斯所怀疑的那样,沙特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向全世界刻意隐瞒其石油产量和丰度的话,这对全球社会无疑是巨大的隐忧。
  事实上, 西蒙斯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他也不是孤独的怀疑论者。科林·坎贝尔对此同样深为怀疑,其鲜明的态度与西蒙斯如出一辙。坎贝尔在做独立研究之前,曾供职于壳牌等多家石油公司。他声称说,在其担任石油公司首脑时,他很少就石油的资源储量等问题说真心话,因为那是游戏规则。不按照公司的要求发言会破坏了游戏规则。最终的结果是,要么体面地说违心话,要么黯然地离开。坎贝尔最终选择了离开,并誓言要探寻清楚石油数字背后的秘密。
  就像皇帝的新衣被揭开一样,有关石油资源储量的数字猫腻已经不仅限于沙特,信任危机似乎在蔓延。不少石油地质学家也怀疑科威特的石油储量并没有其宣称的那么多,两者相去甚远。而伊朗的情况也不妙,伊朗的油田正逐步开始分配生产。石油地质学家推测,这或许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同一种情况,即伊朗的石油可采储量下降得很快。
  诚然,在乐观主义者看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石油勘探与开采的技术水平会不断提升,这有利于更多大油田的发现及石油绝对产量的提升。因此,石油的枯竭尚有待时日。如果做一类比,以人均70岁的当代普通人寿命为基准,用来衡量石油的社会寿命,那么石油目前的年龄大约就40多岁,与70岁的社会寿命终点还有一段距离。由此乐观主义者认为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尽管40多岁距离终点还很远,但距离起点同样也很远了,因而已经没有扳倒重来的可能了,很有必要考虑“后石油时代” 的种种危机。此外,由石油消耗所带来的两难问题是,假如社会的进步还是建立在以消耗更多的石油这一基础上,那么这绝非福音,而会带来更悲观的结论,预示着石油耗尽的脚步提前临近。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消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上呈直线上升态势,今天我们日均油耗为8500万桶。按最保守的估计,到2030年,全球日均油耗需亿桶。一旦其间石油供应与需求出现差距,那怕是5%左右的供需缺口,都可能引发油价产生巨大的变动。油价重上100美元/桶看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到达200美元/桶的新高也并非戏言。届时,由石油引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或许真的就爆发了。
  总之,无论如何进行预警,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仍大量依赖石油,而且越来越严重;替代能源所占的比重只是九牛一毛。科学的警告远不及实用消费主义的说服力,多年来有关石油枯竭的无休止的呐喊似乎使人们耳根起茧了,人们甚至会反诘,几十年前科学家就说过石油要枯竭了,几十年过去了,石油还不是在大量使用吗?现实的社会还不是好好地存在吗?这真是一种可怕的认识。相比于危机本身,更可怕的就是人们对危机已经充耳不闻,这种漠然的态度会使整个社会对危机感到麻木。或许恰恰就在麻木的时候,石油枯竭的那一天便到来了。如果石油在后天耗尽,而人类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话,整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情形呢?一切不难预想,石油短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将首当其冲。假若石油短缺仅限于对交通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种影响短期还可以克服。而一旦传导到石化工业,那将带来不可承受之重。因为石油枯竭之日,也就是石化工业消亡之时。以石油或其衍生品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企业将会陷入无米可炊的窘境。今日之一针一线,衣食住行中种种稀松平常之物,大多是从石油中而来,石油的枯竭将会引发社会物质产品的空前匮乏。化肥短缺会导致农产品减产,塑料短缺会使一切涉及塑料原料的日常用品不再廉价易得。由此带来的食品短缺、包装品短缺、油漆短缺、颜料与染料短缺等诸多问题不一而足。像多米诺骨牌接二连三地倾覆一样,这种链式反应所产生的结果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增加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随着物质用品的匮乏,很多虚荣的行为将风光不再,先辈们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或许将重新为后代们所熟悉。在乡下骑一骑毛驴赶路,城市里自行车叮当作响;夏天摇起大蒲扇,冬日里晒太阳取暖,难道这才是人类应该过的本分日子吗?实难想像!假若果真如此,那则意味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崩溃或倒退。人们无法回退到先前的物质条件下而逍遥自在地生活。
  危机到来前就必须做出改变,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高能耗社会的未来(1)
第三章  高能耗社会的未来
  毫无疑问,人类社会从远古时代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高能耗的社会。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能源的消耗会越来越多。当某个时候能源的供应无法满足其需求时,危机便如影随形般地产生,而危机的延续则有可能酿成文明的崩溃,因为人类社会复杂性的骤降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崩溃的征兆。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呢?高能耗社会的未来在哪里呢?这寄托于我们在维持整个社会复杂性的同时而实现新的能源替代过程,即实现下一代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从而在本源上解决人类社会的能源供应和环境恶化问题。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从自然社会的熵学观开始说起。熵这个源于热科学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加以认识和研究,并且无孔不入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
  熵是什么
  熵,对于不少读者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而又古怪的术语。它源于希腊语εντροπια,表示变化的容量。平心而论,在汉字中,熵的意义更为形象,火字旁加个商。火,象征着热;商,则是数与数相除,表示两种状态之比。熵正是这样一个取自于热力学的重要概念,用以度量某一种系统自发地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一杯沸水置于室内会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