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迪特带来的新的领导方式改善了传统劳资关系。”
商业周刊1996
波音新航线
首席执行官康迪特给公司带来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康迪特身材高大,体格魁梧,面部表情生动,声音独特甜美,浑身散发着自信和激情。他动不动就开怀大笑,有很强的幽默感。尽管他以进取型经理著称,但同事们说他做事谨慎,注重团队力量,有时花在讨论某项决定上的时间要超过其他的首席执行官。
没人会把波音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菲利普·康迪特(PhilipM.Condit)误认成衣架。但最近在该公司西雅图总部召开的一次“便装周五”会议上,他换了四次行头——出席晨会时穿的是网球服、宽松裤及V字领运动衫,为一个老工人团体作午餐演讲时身着外套领带,在去工厂参观之时换回了休闲装,而到了夜晚的宴会上他又是西装革履了。应当称他为变色龙:他不想让外表成为破坏良好关系的原因。
作为波音公司80年历史中的第七位领导人,康迪特的背景和举止与这个时代非常合拍。热爱交际的康迪特和他那些正经得多的前任有很大不同,无论在技术性会议上、工厂车间里还是在办公室中,他都感觉良好。他先后从事过飞机设计、市场营销、产品销售和工程管理等工作,还领导了全电脑设计的机身宽大的波音777飞机的早期开发。但也许他最具时代性、最非波音化的品格,便是对工作中人所起作用的浓厚兴趣。若康迪特公开声称的让波音“关注人及他们在公司中的作用”的期望并非是口头说说而已,那么它将使他成为应时而生的英雄人物。综观波音眼前形势,使其11.8万名员工精神抖擞地进行工作是当务之急。
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的康迪特,在执掌大权之时正赶上波音公司处在漫长的商业周期上升阶段。在3年的收入下滑及6年的削减员工后,购买新飞机的订单已经超出了该公司制造飞机的速度。现在,雇员以每月1000多人的速度增加。该公司还在继续开发雄心勃勃的产品,包括它有史以来最大的747和市场紧俏的737和777的新型号。而更为重要的是,波音最终加入了航天工业的合并浪潮,它以32亿美元买下了洛克韦尔国际公司(RockwellInternational)的防卫与空间分部。随着波音公司业务的发展,其股票的交易价也顺理成章地接近了其历史最高点。
◇残酷的压力
康迪特面临的挑战便是让变革与增长齐头并进。预计波音1996年的收入将比1995年增加16%,达到227亿美元。在1997年更有可能出人意料地猛增32%,达到300亿美元。该公司的收入在1992年曾到过这一高度。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国内航空公司的资本回升和亚洲航空业的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众航空公司残酷的价格战压力,以及老对手麦道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又使得飞机的利润率较低。分析家们认为,波音公司1996年的利润将为11.7亿美元,1997年将升至17.7亿美元。然而公司的固定资产收益率却只有少得可怜的10%,这只是洛克希德·马丁等强大的航空业公司和波音主要伙伴通用电气公司及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一半。
康迪特最棘手的工作就是既要尽快地制造飞机,又要从根本上改变波音设计和生产飞机的方式。该公司计划在1998年上半年使747的月产量翻番,从2架扩大到4架,把777从3.5架增加到7架,拳头产品737从7架改为17架。纽约英国电信证券公司的航空业分析家沃尔夫冈·德米施说,让人担心的地方在于“当兴旺的机遇来临时,波音公司总会放它们溜走”。例如,在80年代后期的繁荣周期中,该公司747-400型飞机的生产远远跟不上进度,于是惹恼了客户。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波音在前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弗兰克·施伦茨的领导下展开了全面彻底的机构重组工作。
提高产量和革新生产过程这两件事很不凑巧地赶到了一块,这将使波音的后勤吃紧,也给它本已十分不稳定的工人带来更大压力。1995年秋天,波音的工人为增加薪水和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发起了69天的罢工,并以胜利告终。波音最大的工会国际技师与航空业工人联合会751区总裁威廉·约翰逊说,这家公司眼下正“力图加速完成改革,以至于它们没做必需的细节工作。”1996年夏天,777机翼生产上的问题导致该公司采取了6个星期的强制性加班,并取消了8月间的每年一度的两周休假。康迪特说这并不严重。他说:“要使产量翻番,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但车间工人们说,生产依旧滞后。
作为一直在波音工作的公司职员,康迪特在1992年升任总裁,1996年4月成为首席执行官。据估计,当施伦茨退休时,他会继任董事长,这也许就是12月份的事情。这两个人可谓截然不同。施伦茨虽然深受爱戴,却比较刻板,行事理智。按独立研究公司罗得岛州纽波特市JSA研究公司的分析家保罗·尼斯比特的话说,康迪特就是“波音公司的艾尔·戈尔”(美国副总统)。而按技师联合会约翰逊的话说,康迪特则是个“普通人”。这位新任首席执行官开的是辆毫不起眼的福特探索者车,他有时也会在公司的餐厅里吃午饭。他广为人知的一点是喜欢到装配线上与工人交谈。连施伦茨都承认康迪特更开朗,对职工的事情更关心。他说:“在领导艺术方面每代人都不一样。”
在康迪特上任头100天中,不同之处更加明显。波音宣布了一项面向全体员工的10亿美元的送股计划,并在其士气散漫的华盛顿州埃弗里特工厂附近建起了波音历史上的第一家日托儿所。康迪特还宣布了增加培训开支的计划,并向工人们保证说,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导致裁员,而只会带来工种的转换。
康迪特在其周围安排了一支支持他工作方式的经理队伍:53岁的波音商用飞机集团总裁罗纳德·伍达德,61岁的波音防卫与空间集团总裁杰拉尔德·金,以及56岁的公司业务机构波音信息与支持服务公司总裁约翰·华纳。这4个人连同60岁的首席财政官博伊德·吉万组成了“水晶球”团体,他们3年来每月开一次非正式的点子会议。金说,在康迪特成为首席执行官之前,“我们主要讨论希望公司走向何处。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讨论如何把它付诸实践。”
康迪特的父亲在加利福尼亚州标准石油公司的研究部工作。康迪特生在旧金山,长在旧金山,是家里的独生子。他说:“飞行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还在童年时期,他就把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线图贴在卧室的墙上。他和祖父、祖母吃过家宴后,通常要去旧金山国际机场看飞机。康迪特18岁那年,在祖父60高龄仍决定参加飞行的鼓舞下,拿到了他的飞行员证书。
◇主持人
1963年,康迪特获得了机械工程专业的学位,从伯克莱的加州大学毕业。两年后,他又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1965年,他加入了波音公司,在超音速运输机项目中任空气动力工程师。波音公司在该项目上投入了几年的时间,但在1971年将其放弃。从此,他由普通员工干起,在757和777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施伦茨说:“他是80年代初公司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康迪特对其工作外的生活保持低调处理,并不公开。他同第二任妻子珍住在华盛顿州西雅图郊外斯诺夸密河边的一个乡村小镇诺思本德。他的第一次婚姻给他留下了两个皆已成人的女儿。尽管他是个贪得无厌的信息消费者,从日本的管理技术到西雅图“水手”棒球队的统计资料无所不用,但他却称自己是“口头学生”或“差劲的”读者。“我只读了5页文章,就想和作者探讨一番,”他说。大家都知道他爱在他家附近的树林里边散步边思考问题。他还有点主持人的本领。在777的开发过程中,他为了逛大家,唱起了《歌剧幽灵》中的片段。
除了波音,康迪特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他是西雅图零售商诺德斯托姆(Nordstrom)公司及电子仪器制造商弗鲁克(Fluke)公司的董事。他宽敞的家中有部玩具火车,火车从起居室出发,沿着通往酒窖的楼梯来到浴室的水槽下,最后停靠在书房里。他是个歌剧迷,常为钟爱的《波希米亚人》和《蝴蝶夫人》激动不已。作为西雅图当代剧院的董事,他发起了筹集3500万美元建立新剧场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