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约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了3亿至4亿银元。 
中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特别是钦差大臣林则徐1839年六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为。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同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二,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三,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四,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五,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重点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侵略造成的危害及影响;把握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的典型史实及反侵略斗争的失败的原因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批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在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台湾的过程中,台湾人民也奋起反抗侵略者。199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1884年法舰进犯台湾,被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1885年3月,70岁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欧美报刊纷纷公开讨论如何瓜分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编成《四洲志》一书。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重点把握太平天国、洋务新政、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背景、简略过程和评价。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