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歪批IT:信息时代经理人锦囊-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神快活法  这年头不但饲养场里的牲口流行“集体磕药”,看那些咨询顾问成天跟企业老总嘀嘀咕咕的,原来是要员工们下药呢,大家可要当心了……  故事十七:爸爸的评估  听说公司上了个“绩效评估系统”,有了“系统”来客观评价员工的贡献,员工们想加薪水是不是更有‘奔头’了呢?  故事十八:假新闻真工夫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IT供应商的丰功伟绩或管理层丑闻,原来IT界最会兴风作浪的人物出场了,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故事十九:讲故事销售  “天下生意均是商业秀,不会讲故事的算不上好销售”,这年头杀手级的IT销售员都是故事大王,其故事都娓娓动听……  故事二十:信息时代E言堂  咱们领导总说数字神经系统会使企业的决策会变得更科学、更民主,真的吗?  故事二十一:以领导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为何要让位为“以领导为中心” 的营销策略?老马心里自然有杆秤…。  故事二十二:第N方物流  “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物流领域却似乎“和尚”越多越妙。  故事二十三:“软文”硬造  软件商为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式软广告已经流于俗套了?请见识老马的绝活儿,不由你不服气。  故事二十四:手机授机宜  软件公司营销主管马克丁认为: “培养一个好营销人员所花的功夫抵得上培养一百个销售员。”这不,老马腰上的手机又响了,手下的小张负责“成功用户计划”又出漏子啦。老洋的这次电话通话记录,又让大家了解到“信息化成功故事”背后的潜规则…  故事二十五:“积分”也疯狂  这天是周末,洋泾浜先生被太太拉到百货商场去“淘宝”。这位IT公司销售总监是个大忙人,平日鲜有机会陪太太逛街,被夫人戏称为“加班成瘾”,今天他为了补课,识趣地应允了…。  故事二十六:短信  短信可带来同事的问候、上司的嘱咐、商场的纷扰,还有其它的意想不到的东西…。    

业界的〃不倒翁〃——牛IT先生(图)
老牛是某企业的“首席信息主管”,该职位的洋说法叫“CIO”,与“CEO”仅一个“I”字之差,意企业全部跟“IT”有关的东西(什么电脑呀、软件呀、信息流呀)都归他管。据说CIO是那些一门心思跟外企攀比国内企业中目前最风流的人物。可以说现在哪个CEO手下有老牛这么个CIO,就是世上最幸福的CEO了。牛IT在工作岗位上精明能干,不但被老板信任有加,而且在同业内小有名气,人称“牛IT”。这“牛IT”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了一套巧妙的理论和技巧。例如,在向老板汇报工作时如果碰上老板心情不佳故意找茬儿,别的CIO或许都会心里发怵避之不及,但老牛却有办法把老板的故意刁难轻松化解。闲庭信步,一路走来,老牛不但没有Career is over,反倒成了业界的“不倒翁”。作为ERP的资深用户,牛IT先生和软件公司销售总监洋泾浜是天生的一对瑜亮,这两大高手间的过招精彩至极,在业内传为佳话。    

蒙你没商量的销售魔术师——洋泾浜先生(图)
老杨先生是国内大牌软件商的华东区销售总监,因为说话时总爱冒几个沪味儿的洋词儿,所以同事们给了他一个绰号,叫洋泾浜。洋泾浜先生在软件销售方面可是一等一的高手,江湖上人称“销售魔术师”和“万人迷” ……… 被他“迷”倒的客户成千上万。除了经常亲自披挂上马去打单之外,他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为公司培养生力军,向销售“菜鸟”们传授销售领域的绝活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阴损手辣的行销高手——马克丁先生(图)
软件公司行销主管马先生的口头禅是“Marketing”,所以他被同事戏称为“马克丁”。《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作为企业软件公司的营销大员,老马真算得上是凭智谋取胜的大师,其辉煌战绩使公司高层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信条:“一个好的营销人员抵得上一百个销售员”。     。 想看书来

钢齿铜牙的咨询师——麦啃铁顾问(图)
麦先生是某大牌咨询公司大中华区的资深咨询师,位及公司合伙人。他天生钢齿铜牙,人称“麦啃铁”。     。 想看书来

六个不爱“实时商务”的理由(1)(图)
企业CIO牛IT和与某大牌软件公司销售总监洋泾浜这哥儿俩是老同学,不知道是前世谁欠了谁,昔日的老同学如今却成了一对冤家,这不,老牛的公司用ERP的老出问题,该产品的供应商正是洋泾浜。老牛忍无可忍之下,要求老洋亲自上门来看看,给个说法。于是,两位老冤家又较起劲儿来。  老洋一进门,劈头就说:“老牛!有个好消息告诉您:我们最新发布的软件已经不是普通ERP了,已经是RTE等级的软件”。  洋泾浜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他说:“通过对国内几十万用户的需求分析和经验积累,我们对RTE有深刻的理解,用本公司总裁的话来说:‘中国企业信息化已经从标准的财务软件发展到集成的ERP应用阶段,我司RTE套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的ERP开始走向实时。’咱们认为国内的企业要具备RTE能力必须具备标准、集成、协同、集中等原则。通过实现这几个伟大的原则,企业客户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更快地对外部环境作出响应……。。”  洋泾浜是“顾问式销售”的高手,自然出口成章,讲起RTE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滔滔不绝:“你现在用的是老版本的软件,如果升级为我们RTE版的系统,贵公司的库存周转率可以提高百分之…。你看,连Wal…Mart、DELL都是靠实时增加了价值,您还等啥呢?”。  谁知道,老牛的冷不丁地回了一句:“什么RTE? 不会是把ERP给拼错了吧?”  的确,老牛不晓得RTE是什么劳什子,但他记得该软件公司的上一任老总就在一年前就曾经鼓吹过“从财务软件全面升级为ERP”。  想到此处,老牛说:“贵公司当年宣布从财务软件提供商转型为ERP提供商,我们用户马上就脱了一层皮,现在你们再转成RTE供应商,可不就要了咱的命咯。其实我也不要求什么实时不实时的,只要你们的补丁能够来得及时一点,我们就阿猕陀佛了……”  RTE既然在国内外有那么多大腕捧场,被成为继ERP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为什么老牛那么讨厌RTE这个引人注目的词儿呢。作为一位信息系统的老用户,老牛自有一套朴素的观点,用老牛的说法,他有几个不爱RTE的理由,这些理由听起来,似乎比软件厂商们宣布的RTE“几大原则”还有道理:  理由一、“干活越利索越好,地球人谁还不知道?”  实时?咱老早就听说过了,不过几十年前的叫法没那么拗口,叫提高效率,后来说法越来越时髦了,叫什么“准时”、“JIT”、“敏捷”、“精益”等等,说的不都是干活利索、减少浪费吗?你现在跟我大讲RTE,我总感觉是吃微波炉里热过的剩菜。  理由二、“RTE的初级阶段。”  咱们伟大的小平同志说过:“咱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软件商和咨询顾问们可以整天轻松鼓吹“实时”,可你们看清楚了吗:今天有多少的企业还在手工作业阶段?有多少企业还在用老掉牙的软件?有多少企业还在同时跑几套互不兼容的管理软件?这一两年大喊“从财务软件全面转型为ERP厂商”的众多供应商,圈钱时许诺的“转型”的功课还没做完,至今没几个能把自己匆忙收购回来的几套互不兼容的管理软件整合起来,现在却又开始鼓吹RTE了。回去把你们的软件和服务搞搞好吧,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理由三、“说实在的,就咱们一家公司实时能算实时吗?”  光我们实时了有用吗?我们的客户和供应商不实时怎么办?昨天我才从我们供应商在东莞厂里回来,他们的供货看来是实时不了,就算我们实时了,要等多长时间、花多少代价、耗费多少精力和唇舌才让他们也实时起来?对于这这一点,咨询顾问们大概又要说“信息化成功率之所以低,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吧?  理由四、“别把时间太当回事儿”  只要省下时间就赚钱了吗?套用一句咨询顾问的口头禅:“提高商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